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志民

作品数:75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政治法律
  • 12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0篇主义
  • 39篇社会主义
  • 19篇特色社会主义
  • 18篇中国特色社会...
  • 17篇马克思主义
  • 15篇共产党
  • 12篇中国共产党
  • 12篇国共
  • 10篇主义理论
  • 8篇邓小平
  • 7篇科学社
  • 7篇科学社会
  • 7篇科学社会主义
  • 5篇执政
  • 5篇社会主义理论
  • 5篇世界社会
  • 5篇世界社会主义
  • 5篇资本主义
  • 5篇马克思主义理...
  • 4篇邓小平理论

机构

  • 7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中共中央文献...

作者

  • 73篇闫志民
  • 2篇王寿林
  • 1篇许耀桐
  • 1篇马占稳
  • 1篇张贺福
  • 1篇徐遥
  • 1篇姜辉

传媒

  • 9篇人民论坛
  • 7篇中国特色社会...
  • 5篇求是
  • 5篇科学社会主义
  • 4篇新视野
  • 3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理论前沿
  • 2篇理论导报
  • 2篇前线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党建
  • 2篇党建文汇(上...
  • 2篇广州社会主义...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新华月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考被引量:6
200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涉及到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改革和超越,对毛泽东艰辛探索的继承和发展,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开放和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30年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以来能够实现与时俱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正确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闫志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历史的选择 现实的选择--关于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对话被引量:2
2009年
本刊记者:有大学生给编辑部来信说,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欧产生的理论,西欧很多国家都没有实践的理论,我们却要作为惟一的指导思想,这合理科学吗?据我们调查,一些在校的大学生也都有相同的疑问,您对此怎么看?
闫志民徐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大学生编辑部在校
弘扬“八大”精神 推进党内民主
2006年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及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等。这次会议对于我们今天扎实推进党内民主,以改革精神召开党代会,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与资源。而今,我们将如何传承和发扬党的“八大”精神?北京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近日召开了“纪念党的‘八大’50周年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经验”理论研讨会,现摘录部分与会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闫志民许耀桐张贺福马占稳姜辉
关键词:党内民主发扬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贡献被引量:3
2003年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发展为基本线索,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对于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指导新的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闫志民
关键词:第三代领导集体邓小平理论
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被引量:8
2015年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和系统创新,又要精心打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要打造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主要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体系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话语,其中有许多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
闫志民
关键词:话语体系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人
高举旗帜至关重要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自觉地高举这面伟大旗帜关系到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闫志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2010年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群众创造、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掀开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光辉篇章,积累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丰富经验。
闫志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人类文明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
2005年
文章深入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把“三农”问题放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三条途径:双管齐下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努力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强推进非农化的进程;坚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闫志民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执政党:改革的领导核心
2005年
闫志民
关键词:领导核心地位动力体系执政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形
新时代的深刻意蕴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重要论断。它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闫志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