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维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葡萄
  • 7篇葡萄园
  • 7篇涡度
  • 7篇涡度相关
  • 6篇西北旱区
  • 6篇旱区
  • 3篇碳通量
  • 2篇
  • 2篇CO2通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碳
  • 1篇作物
  • 1篇作物耗水
  • 1篇作物耗水量
  • 1篇作物蒸腾
  • 1篇西北干旱
  • 1篇西北干旱地区
  • 1篇旱地
  • 1篇耗水
  • 1篇耗水量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郭维华
  • 3篇李思恩
  • 1篇张鑫
  • 1篇陈霞
  • 1篇高云
  • 1篇赵鹏

传媒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全国农业水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北旱区葡萄园CO2通量的变化规律与控制机理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CO变化规律和控制机理对于认识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葡萄园作为大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CO通量有着独特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对我国...
郭维华李思恩张鑫
关键词:西北旱区葡萄园CO2通量涡度相关
文献传递
西北旱区葡萄园CO_2净交换量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3年
于2008—2010年利用涡度相关系统观测中国西北旱区某酿酒葡萄园碳通量,分析果园生态系统CO2净交换量(NEE)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葡萄园NEE晴天日变化呈"W"型曲线,阴天呈"U"型曲线。灌水和剪枝后不影响NEE日变化曲线形状,但灌水后峰谷值之差明显小于灌水前,剪枝会减小碳汇能力。葡萄园NEE生育初期为正值,生育中期为明显负值,生育末期碳汇能力开始下降。
郭维华高云
关键词:西北旱区葡萄园NEE涡度相关
西北干旱地区葡萄园作物耗水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大田试验,分析土壤蒸发、作物蒸腾和总耗水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蒸发、作物蒸腾和总耗水平均日变化均呈"钟型"曲线;全生育期葡萄园耗水420 mm,其中土壤蒸发量193 mm,占46%,作物蒸腾量227mm,占54%;日均总耗水、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分别为2.32、1.08、1.24mm/d。微型蒸渗仪结合茎流计测定的耗水与涡度相关仪测定的在小时和日尺度上均比较接近,差异不足10%;灌溉和降雨使土壤蒸发加剧,作物蒸腾对灌溉的响应滞后于土壤蒸发,而对降雨无明显响应。
赵鹏李思恩郭维华陈霞
关键词:葡萄园作物蒸腾作物耗水量涡度相关
西北旱区葡萄园水碳通量变化规律及碳通量模拟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碳、水循环变化规律和控制机理对于认识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对我国西北旱区武威市皇台酒厂葡萄园进行了一个生长季度的观测,得到了不同...
郭维华
关键词:西北旱区葡萄园涡度相关
文献传递
西北旱区葡萄园碳通量变化规律分析及模拟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环境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绿色植物是碳循环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尤其是自然系统较为脆弱的区域,植物的功能更加明显。中国西北早区生态系统脆弱,葡萄作为西北旱区广泛种植的经济果树...
郭维华
关键词:涡度相关碳通量西北旱区葡萄园
文献传递
西北旱区葡萄园CO2通量的变化规律与控制机理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CO2变化规律和控制机理对于认识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葡萄园作为大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CO2通量有着独特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对...
郭维华李思恩张鑫
关键词:西北旱区葡萄园CO2通量涡度相关
西北旱区葡萄园水碳通量耦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对我国西北旱区某葡萄园进行了一个生长季度的观测,得到了日尺度水碳通量耦合的初步关系,表明葡萄园水碳通量的变化白天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且二者均呈双峰型曲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二者存在较明显的比例关系,即葡萄园毎平方米毎秒固定1 mgCO2,同时会蒸腾2.2×10-9mm水汽。该研究为揭示葡萄园水碳耦合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郭维华李思恩
关键词:西北旱区葡萄园涡度相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