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750例被引量:8
- 2006年
- 郭琳石学敏
- 关键词:中风病致病因素病位
- 从醒脑开窍针法到石氏中风单元建设——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模式的转变被引量:10
- 2005年
- 根据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在醒脑开窍针法和卒中单元的基础上创立了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该法涵盖了中风病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从病人发病初期ICU的治疗、手术治疗到针灸及中西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饮食疗法、情志、心理疗法及健康教育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更能体现中医特色的自成体系的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的显著疗效不是来源于某一个单独的疗法,而是源于一个新模式系统管理下出现的综合效应,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针灸临床发展方向问题。
- 郭琳
- 关键词:综合疗法醒脑开窍
- 针刺治疗偏头痛60例急性期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主穴率谷、头维、太阳、风池,并辨证选穴治疗偏头痛60例,所有的观察对象均在治疗前、治疗后0.5、2、4、24、72h分别进行4分量表(4-point scale)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测评,以观察治疗前后各时间段患者偏头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各时间段比治疗前4 pointscale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明显改善。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72h内症状明显缓解,近期疗效显著。
- 王舒陈祥芳郭琳樊小农丁晓蓉David Picard石学敏
-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疗法疗效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同证型脑卒中的效果比较(英文)被引量:8
- 2006年
- 背景:“醒脑开窍”针刺法是针对脑卒中“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病机创立的以阴经穴为主,辅以规范的手法量化标准的,能有效治疗脑卒中的一套系统针法。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不同证型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黏度的影响。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和特需针灸病房。对象:选择2001-01/12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病房住院脑卒中患者750例,男466例,女284例,平均年龄(64±12)岁,病程2h~3年。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方法:①参考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5版)确立辨证分型:中经络者688例,中脏腑者47例。②选用苏州生产的“华佗牌”毫针(长1.0~1.5寸,直径0.32~0.38mm)施以“醒脑开窍”针刺法。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1.0~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委中,直刺0.5~1.0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2次/d,7d为1个疗程。③平均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黏度(正常值:低切为6.50~9.25mPa·s,中切为4.35~5.45mPa·s,高切为3.65~4.40mPa·s)。采用血脂测定仪测定总胆固醇(正常值:3.38~6.5mmol/L)和三酰甘油(正常值:0.56~1.47mmol/L)水平。主要观察指标:“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不同证型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黏度的影响。结果:完成全血黏度和血脂检测的患者分别为690和721例。中脏腑证全血黏度正常的脑卒中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中经络证(10.3%,15.4%,P<0.01),总胆固醇、三酰�
- 郭琳石学敏许军峰
- 关键词:血液粘度
- 针刺治疗60例急性期偏头痛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6年
- 郭丽樊小农陈祥芳郭琳刘健David Picard石学敏
-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急性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不同证型与血流变、血脂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对比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种证型的临床差异及血流变、血脂的关系。方法对750例中风住院患者,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综合实验检查,对比分析中经络与中脏腑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中脏腑证在年龄上明显大于中经络证(P<0.01);中脏腑证全血黏度正常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中经络证(P<0.01),胆固醇、甘油三酯正常者比例明显大于中经络证(P<0.01),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大于中经络证(P<0.05,P<0.01);中经络证以阴虚风动、风痰瘀阻居多,而中脏腑证以痰湿蒙神、风痰火亢居多。
- 郭琳许军峰石学敏
- 关键词:中风中经络中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