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斐

作品数:65 被引量:658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5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单点定位
  • 21篇精密单点定位
  • 15篇导航
  • 12篇卫星
  • 9篇GNSS
  • 8篇钟差
  • 8篇卫星导航
  • 8篇GPS
  • 7篇PPP
  • 6篇接收机
  • 5篇导航系统
  • 5篇卫星导航系统
  • 5篇反演
  • 5篇反演方法
  • 5篇北斗
  • 5篇GNSS-R
  • 4篇导航定位
  • 4篇星载
  • 4篇周跳
  • 4篇卫星钟差

机构

  • 65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长江航道测量...
  • 1篇成都市勘察测...
  • 1篇广州市计量检...
  • 1篇国土资源信息...
  • 1篇天津市测绘院
  • 1篇江苏省测绘工...
  • 1篇沈阳市勘察测...

作者

  • 65篇郭斐
  • 41篇张小红
  • 9篇李星星
  • 6篇王明华
  • 5篇李盼
  • 5篇刘万科
  • 5篇胡权
  • 4篇吕翠仙
  • 4篇林晓静
  • 3篇李昕
  • 3篇郭博峰
  • 2篇朱锋
  • 2篇李政
  • 2篇黄劲松
  • 2篇王正涛
  • 2篇于兴旺
  • 2篇张明
  • 2篇李盼
  • 2篇李星星
  • 2篇郑凯

传媒

  • 18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全球定位系统
  • 4篇测绘信息与工...
  • 3篇测绘科学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测绘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测绘地理信息
  • 1篇森林工程
  • 1篇测绘通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测绘工程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NSS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实时质量控制被引量:47
2012年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实时质量控制方法,重点研究了钟跳探测与修复、周跳探测与标记、抗差估计方法,并在现有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对比分析了不同质量控制方案对PPP的影响,结果表明,钟跳不利于周跳探测,严重影响非差PPP的精度和效率,必须对其进行探测与修复;联合MW、GF组合可以探测出绝大多数周跳,且较使用单一方法更为准确、可靠;采用改进的抗差估计有效抑制了残余粗差对精密定位的影响,显著提高了PPP的精度和可靠性。
张小红郭斐李盼左翔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周跳抗差估计
利用高频GPS进行地表同震位移监测及震相识别被引量:46
2012年
结合日本3.11大地震,利用近震区和远震区若干测站的高频GPS观测数据,采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分析了强震时复杂的地表运动时序,获得了地表同震位移.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S变换对高频GPS地震波进行震相识别,有效拾取了P波初至,反演了P波传播速度并与地震仪数据、USGS提供的参考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后续地震应急、地震预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的决策依据.
张小红郭斐郭博峰吕翠仙
关键词:高频GPS同震位移日本地震震相识别S变换
一种格网化的星载GNSS-R海面风速反演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格网化的星载GNSS‑R海面风速反演方法。首先将实测风速与星载GNSS‑R观测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根据星载GNSS‑R观测数据的地理差异对已经匹配的数据集进行格网化处理,将海面划分为不同的格网,并在每个格网中...
郭斐李政陈发德张治宇张小红
ITRF2005与CGCS2000坐标转换方法与精度分析被引量:32
2010年
提出从框架和历元同时转换、框架和历元分开转换两种不同思路实现ITRF5到CGCS2000的坐标转换。转换结果表明:框架和历元同时转换的方法不能满足转换精度的要求;框架和历元分开转换,先根据若干基准点的位置与速度信息采用加权平均法内插转换点的速度实现历元间的转换,统一历元后再采用七参数法实现框架间的转换,其内符合精度与外符合精度均为1—2cm,能满足转换精度要求。
林晓静张小红郭斐
关键词:ITRF2005CGCS2000
基于FIR滤波的磁静期电离层-磁层磁场信号分离
2019年
Swarm是欧空局第4个"地球探测者"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地球磁场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利用Swarm构建地球各圈层磁场模型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对不同场源的地磁信号实施准确分离。以Swarm磁静期观测数据为例,采用FIR沿轨高通滤波对外源场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给出了滤波器窗口长度的确定方法,利用欧空局2016年发布的MIOSHA2D和MMASHA2C电离层-磁层磁场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FIR对外源场长波信号的滤波结果与模型改正结果的一致性吻合较好,在给定通带波长1 200 km、阻带波长3 000 km的情况下,将滤波器长度设置为87~129阶,可同时顾及水平方向和径向方向的滤波精度。
郭斐邱耀东王正涛
关键词:FIR滤波SWARM
导航工程专业卫星导航数据处理方法课程建设与思考被引量:7
2016年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新增的导航工程专业,然后对导航工程专业下设的一门专业课——卫星导航数据处理方法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重点围绕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郭斐刘万科楼益栋张小红
关键词:课程建设
GPS/DR组合Kalman滤波模型及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融合GPS、DR两种不同导航输入信息的Kalman滤波器,能够将GPS导航解、GPS伪距观测值、GPS多普勒观测值以及DR原始观测值进行融合,实现最优的滤波效果。实际车载试验比较分析了GPS/DR松组合、基于伪距的GPS/DR紧组合、基于伪距与伪距率的GPS/DR紧组合三种不同组合模式的导航定位精度。结果表明,紧组合较松组合而言,充分利用了GPS和DR的原始观测信息,增加了系统的可观测度,提高了滤波跟踪精度,进一步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汪志明花向红陈远郭斐
关键词:GPS/DRKALMAN滤波导航定位
利用GNSS反射信号监测海面高度变化——基于法国BRST站2019~2021年数据
2023年
GNSS反射测量(GNSS-R)技术凭借其数据来源广泛、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地表与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已成为海面高度(SSH)反演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3~6个月内的短期GPS潮位反演,难以反映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年际特征,且在动态海面改正时仅考虑了垂向速度的影响,忽视了海面波动的垂向加速度,导致低潮位与高潮位的反演精度较差。基于此,以法国某一岸基跟踪站——BRST站为例,利用其连续3年的BDS/GPS/GLONASS/Galileo四系统反射信号,通过Lomb-Scargle谱分析和二阶动态潮位改正模型,采取稳健回归策略反演海面高度,并将最终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潮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GNSS-R技术反演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演精度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均方根误差(RMSE)为7.57 cm,相关系数为0.935;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秋、冬季平均海面高度偏高,夏季平均海面高度偏低,且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存在着相反的趋势;M2、S2、K1、O1、N2、K2、P1、Q1、M4等9个分潮的振幅差为0.06~6.76 cm,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60 cm,迟角差为0.03°~6.96°,其平均绝对误差为2.45°,在频域上进一步验证了GNSS-R技术监测海面高度变化的可靠性。
郭斐李佰瀚张治宇刘万科
关键词:海面高度海平面变化信噪比
非差PPP快速静态定位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指出了采用GPS技术进行石油物探测量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非差PPP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将其应用于物探测量,结果表明:当GPS接收机数据采样间隔设置为1s,整个观测时段不少于1h的前提下,在待测点上静态观测3s~5s的定位精度在平面方向优于5cm,解决了物探测量中作业范围大、精度要求高和无基站支持等困难地区的定位问题,对于探区物理点的实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畅毅张小红郭斐畅鑫
关键词:物探测量
顾及电离层延迟高阶项改正的精密单点定位被引量:15
2013年
给出了顾及电离层二阶项和三阶项延迟改正的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型。利用全球均匀分布的38个IGS跟踪站,对比分析了不同纬度、不同电离层环境下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GNSS观测值以及静态PPP解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低纬度地区的静态PPP的定位结果影响最为显著,可达3~5mm;而对高、中纬度的影响则较小,分别为亚mm和mm级水平;且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南北(N)方向,呈向南偏移的趋势,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该分量可达3mm以上,是E方向和U方向的2~3倍。此外,电离层活跃程度对定位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其活跃期影响值相对于平静期影响值高20%~30%。
张小红任晓东郭斐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纬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