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峰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深水
  • 2篇水区
  • 2篇南海北部深水...
  • 2篇凹陷
  • 2篇白云凹陷
  • 2篇北部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地层压力预测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信息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地震预测方法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南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源岩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4篇郭志峰
  • 3篇刘震
  • 2篇刘国昌
  • 1篇张功成
  • 1篇陈婕
  • 1篇沈怀磊
  • 1篇刘华锋
  • 1篇黄艳辉
  • 1篇武彦
  • 1篇陈小宏
  • 1篇吕睿
  • 1篇高建军
  • 1篇孙志鹏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地震信息定量预测烃源岩热成熟度——以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钻测井数量少、钻遇层位浅和难以获取高精度地层速度,不利于有机质成熟度的预测。为此,本文从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孔隙度(Ro-Φ)预测模型建立和地层速度提取两个关键环节入手,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的烃源岩成熟度地震定量预测方法:①采用研究区及邻区烃源岩Ro与Φ的乘方关系,建立了烃源岩Ro-Φ预测模型;②利用有色反演方法确定了相对速度分量与低频速度分量,再将相对速度分量与低频速度分量合成为频带适中的地震绝对速度。对比Ro-TTI方法与本文采用的Ro-Φ方法的烃源岩成熟度预测效果可知:前者预测有机质成熟度精度更高,适用于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后者主要基于地震、钻井和地质资料,可以从宏观上了解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及生烃潜力,适用于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的地震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古近系烃源岩在凹陷中心部位成熟度较高,向四周逐步降低,表现为:古近系上部渐新统(陵水组、崖城组)烃源岩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局部地区甚至达到过成熟阶段,现今及成藏期对本区供烃具有重要贡献,其中崖城组烃源岩生烃最为有利;下部始新统烃源岩在全区几乎处于过成熟阶段。
黄艳辉刘震陈婕郭志峰武彦孙志鹏
关键词:烃源岩
基于Curvelet变换的缺失地震数据插值方法被引量:32
2011年
Curvelet变换具有局部性、多尺度性和多方向性,在处理非稳态地震信号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利用Curvelet变换的压缩特性重建缺失的地震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稀疏变换的缺失地震数据插值的基本原理,在反问题正则化理论框架下,针对L2范数约束和L1范数约束条件,分析了两种约束的差异,着重阐述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L1范数约束的插值方法,其优点在于对非线性同相轴不需要分窗口处理,并将凸集投影算法(POCS)引入到Curvelet变换的插值方法中,通过采用按指数规律衰减的阈值参数加快了迭代收敛的速度。理论和实际算例验证了Curvelet变换插值方法的有效性。
刘国昌陈小宏郭志峰刘华锋高建军
关键词:地震数据CURVELET变换凸集投影L1范数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钻前地层压力地震预测方法被引量:15
2012年
针对南海北部深水区钻井数量少、钻遇层位浅和高质量地层速度难以获取三大突出问题,从地层压力计算模型改进和地层速度提取两个关键环节入手,首先改进趋势地层压力计算模型,提出压缩因子概念,提高地层压力计算精度;然后利用速度谱资料获取低频速度,并通过有色反演提取地震相对速度,将低频速度与相对速度合成为高质量的地震绝对速度,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的高精度地层压力钻前地震预测方法。应用新计算模型和地震绝对速度对白云凹陷进行地层压力钻前地震预测,经实测资料验证,新方法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表明白云凹陷珠海组和珠江组以静水压力为主,古近系发育超压,超压体系可为深层油气向上运移提供强劲动力。
郭志峰刘震吕睿刘国昌张功成沈怀磊
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区地层压力预测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具有典型的高温高压特征.应用地温-地压系统概念,分析白云凹陷地层温度、地层压力及地温-地压系统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白云凹陷发育高压型复式地温-地压系统,即浅部为静压型地温-地压系统,深部为高压型地温-地压系统.同时将地层温度与地层压力进行平面耦合,在平面上将白云凹陷划分为6种地温-地压系统分区,白云凹陷北坡位于高温常压区和高温高压区,主洼带主体处在超高温高压区,主洼中心位于超高温超高压区,南坡位于高温高压区.已发现天然气藏主要分布在地温-地压系统的相对低能区.白云凹陷独特的高压型地温-地压系统可为油气运移提供超强动力,并控制油气藏分布.
郭志峰刘震王伟张功成沈怀磊
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区海洋地球物理石油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