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锋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锥形束CT的头颈部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与体质量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对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进行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容积调强放疗(VMAT)中摆位误差和体质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02例接受IMRT或VMA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机载CBCT每周扫描,与定位CT图像匹配后获取摆位误差数据,同时每周记录患者体质量变化,连续6周。结果全部患者在左右、背腹、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11 5±0.125 3)cm、(-0.017 6±0.123 3)cm、(-0.014 1±0.156 7)cm,三个方向上的平均系统误差在0.02 cm以内,平均随机误差在0.2 cm以内。不同周(次)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质量随治疗进行而持续下降,平均下降近3.5 kg。体质量变化与周(次)之间呈负相关,体质量下降与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相关(P〈0.01)。结论患者的摆位误差未发现随着疗程进行出现明显变化,但患者治疗期间体质量的下降对于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产生一定影响。
- 庄婷婷郭和锋王国喜林正忠陈志坚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摆位误差
- 周围型肺癌无均整滤过器模式SBRT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动态适形拉弧(DCA)和容积旋转(RA)两种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技术在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5例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4D-CT扫描,按照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TOG)标准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在Eclipse 10.0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设计基于DCA技术和RA调强技术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采用TrueBeam加速器无均整滤过器6 MV X射线,剂量率为1400 MU/min,处方剂量为48 Gy,分4次治疗。计划设计中的靶区剂量覆盖和OAR限量要求均按RTOG标准执行。评价靶区90%、95%和10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V_(90%)、V_(95%)和V_(100%))、适形性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距离靶区2 cm处任意方向的最大剂量的百分数(D_(2cm))、50%处方剂量的等剂量线所包绕的体积与靶区体积的比值(R_(50%))、OAR受照剂量的最大值(D_(max))以及机器跳数及计划设计时间。结果:DCA和RA计划的靶区剂量覆盖的差异和OAR受照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计划设计的要求均能满足RTOG标准。DCA和RA计划靶区的CI分别为1.45±0.16和1.06±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3,P<0.05),HI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计划的D_(2cm)、R_(50%)、MU和计划设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67,t=8.151,t=6.037,t=6.316;P<0.05)。结论:DCA和RA计划对OAR的保护无差别,但RA计划的适形性优于DCA计划。DCA计划显著的降低了机器跳数和减少了计划设计时间。
- 张基永郭和锋邓春燕马长春彭逊
-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计量学
- 体质量指数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90例进行放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依据BMI分为超重组(BIM≥24 kg/m2,38例)和正常组(BIM<24 kg/m2,52例)。所有患者均行锥形束CT(CB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校正前后三维方向[左右方向(X轴)、头脚方向(Y轴)、腹背方向(Z轴)]摆位误差。结果校正前,超重组X轴摆位误差(2.85±0.52)mm、Y轴摆位误差(3.11±0.82)mm、Z轴摆位误差(2.66±0.57)mm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2.12±0.33)、(2.65±0.73)、(2.08±0.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两组X轴、Y轴及Z轴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若超重则X、Y、Z轴方向误差较高,放疗中应考虑患者体型,结合CBCT图像引导技术校正变化误差可减少摆位误差,研究价值较高。
- 陈泽伟许雪芬郭和锋彭逊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宫颈癌放化疗摆位误差
- 调强放疗在颈段或胸上段食管癌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IMRT)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并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选择完成IMRT治疗的局部晚期的颈段或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80例,其中59例同期接受了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急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即时评价: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率分别为18.8%、67.5%、13.8%。中位随访19.4个月(4.6—51.3个月),疾病进展死亡30例。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O%、62.5%、55.6%;1、2、3年局控率分别为75.4%、68.6%、64.8%;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6%、54.4%、46.5%。局部未控或复发为主要失败原因。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3%,未出现3级及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结论IMRT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耐受性好,局部控制情况仍有待改善。
- 庄婷婷黄利生郭和锋伍方财郑明章林柏翰李东升陈志坚
-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疗疗效
- 面罩固定技术应用于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放疗的可行性探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头颈肩面罩固定技术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TrueBeam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66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其中使用面罩固定技术34例,采用非面罩固定技术32例,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摆位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面罩固定技术组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70±1.40)、(2.30±1.70)、(2.10±1.60)mm,而非面罩固定技术组为(2.80±2.40)、(2.70±2.40)、(2.00±1.70)mm,两组间比较应用检验,X轴方向无明显差异(>0.05),Y轴和Z轴方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0.01)。结论面罩固定技术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放疗,重复性好,摆位误差小,对提高放疗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林浩陈鑑刘晓庆王国喜郭和锋
- 关键词: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摆位误差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 2011年
- 目的:检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剂量误差,建立IMRT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取12例IMRT计划,分别移植至IMRT验证模体,计算剂量分布,并于剂量均匀处放置测量点,利用电离室测量出其实际剂量.同时,针对12例IMRT计划,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平面相对剂量验证.结果:12例调强计划中,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0.63% ± 0.74%,计算值的误差控制在±2%以内,平面相对剂量验证的γ指数通过率为95.34%±1.50%.结论:利用指形电离室、MatriXX的剂量测量验证能有效检验IMRT计划计算和执行的误差,可作为每个病人治疗前的剂量验证常规方法.
- 郭和锋庄名赞陆佳扬陈志坚
-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 肿瘤患者CT定位扫描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 2014年
- 目的评价系统化整体护理在肿瘤患者CT扫描定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2月1580例行CT定位扫描的肿瘤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扫描定位,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5%,对轻度碘过敏患者处置恰当,患者得到更主动、更有效的护理。结论做好CT定位扫描的观察及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保证了扫描的顺利进行并获得了满意结果。
- 刘晓庆郭和锋林浩陈慕洁邱洁丹
- 关键词:CT系统化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