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金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2篇成矿
  • 11篇地质
  • 10篇斑岩
  • 9篇矿床
  • 7篇地质特征
  • 5篇多金属
  • 5篇金属矿
  • 5篇金属矿床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多金属矿
  • 4篇多金属矿床
  • 4篇铅锌多金属矿
  • 4篇铅锌多金属矿...
  • 4篇钴结壳
  • 4篇钼矿
  • 4篇结壳
  • 4篇矿物
  • 4篇富钴结壳
  • 3篇地质意义

机构

  • 24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青海省地质调...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中化地质矿山...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海洋沉积与环...
  • 1篇甘肃省国土资...
  • 1篇中国黄金集团...

作者

  • 29篇郝金华
  • 18篇陈建平
  • 7篇董庆吉
  • 6篇尹京武
  • 4篇任向文
  • 4篇石学法
  • 4篇刘季花
  • 4篇崔迎春
  • 4篇王涛
  • 3篇唐菊兴
  • 3篇罗志忠
  • 2篇李剑
  • 2篇丁亦菲
  • 2篇应立娟
  • 2篇赵磊
  • 2篇丛源
  • 2篇王成辉
  • 2篇高一鸣
  • 2篇李玉龙
  • 2篇凡韬

传媒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地质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矿床地质
  • 2篇西北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第九届全国矿...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莱恩海山链MP2海山富钴结壳Co元素的富集/亏损研究
2007年
  富钴铁锰结壳(简称富钴结壳或海山结壳)是生长在大洋洋底地势较高处(如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富含铁、锰、钴、铂、稀土等金属元素的"壳状"沉积矿产.与其它深海铁锰沉积相比较,海山结壳的的最主要特征是富Co,其Co含量是大洋铁锰沉积中最高的.但是,同一富钴结壳样品的不同层位Co含量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富钴结壳为什么"富钴",即Co发生富集/亏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莱恩海山链MP2海山的一块典型富钴结壳样品电子探针原位化学成分数据的系统分析,对富钴结壳形成过程中Co富集/亏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揭示富钴结壳中的Co富集机制以及富钴结壳成矿作用是否具有时代的特殊性.……
任向文刘季花崔迎春石学法尹京武郝金华
云南建水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2010年
云南建水黑山钼铅多金属矿区位于建水县城143°方向,水平距离约26km处。地处普雄乡下纸厂村至磨黑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建水县普雄乡管辖。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自古以来就存在民采矿洞,但矿区地质调查程度较低,随着近年来勘查工作的投入,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及资源预测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郝金华陈建平曾敏李伟李伟
关键词: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
青海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含矿斑岩矿物学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被引量:21
2010年
本文侧重于矿物学特征分析对纳日贡玛赋矿斑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岩中黑云母斑晶种属为含铁金云母和富镁黑云母,角闪石种属为镁角闪石、透闪石与阳起石。纳日贡玛含矿斑岩属于I型花岗岩类,由幔源岩浆同熔壳源物质而形成;斑岩结晶压力值为1.18×108~1.39×108Pa;闪长玢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的结晶温度为550℃~650℃,而浅色花岗斑岩则下降为500℃~550℃。斑岩中黑云母的Mg/Fe、Ti、Al、K、Na、Ca及F、Cl等元素含量及比值可以显示纳日贡玛具有良好的含矿性。纳日贡玛结晶压力、温度都较玉龙矿带低,反映纳日贡玛结晶岩浆房更靠近地表。纳日贡玛岩浆源区向壳源区靠近,而玉龙矿带则更靠近幔源区,表明成岩源区中壳幔物质混合比例的不同。
郝金华陈建平田永革李玉龙尹京武
关键词:矿物学特征成岩成矿纳日贡玛
云南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分及成因研究
云南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国滇东南锡矿带锡多金属矿集区。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矿物组合丰富多样。铅赋存矿物为方铅矿、铅钒、白铅矿、钼铅矿等;锌赋存矿物为闪锌矿、菱锌矿、水锌矿、硅锌矿、异极矿等;铜的赋存矿物为黄铜矿...
刘磊郝金华陈建平
关键词:矿物组分化学组成矿床成因
文献传递
金伯利岩中首次发现含硅碳自然铁球状体被引量:3
2003年
含硅碳自然铁球状体产于山东胜利一号金伯利岩岩管.该岩管的围岩为太古宙混合片麻岩,其金伯利岩岩浆起源于220 km(赵磊,1988),是中国金伯利岩中来源最深者,也是目前中国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品位最高者.因此,该岩管金伯利岩中含有丰富的地球深部物质.
赵磊郝金华李剑丁亦菲Eric CondlLefe
关键词:金伯利岩选矿电子探针分析包裹体X-射线
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释读蕴藏在富钴结壳中的环境变化信息,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对中太平洋海山CXD05结壳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CXD05结壳约从19.4 Ma BP(早中新世)开始发育,从基部至顶部依次发育了斑杂构造、柱状构造和纹层构造;2)结壳中亲氧元素和碎屑组分从老至新发生规律性变化。结壳构造序列反映了其生长过程中海洋动力环境能量由高到低的变化;而壳层亲氧元素和碎屑组分的变化则记录了海水的氧化程度和风尘影响强度的变化。
崔迎春任向文刘季花石学法尹京武郝金华
关键词: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显微构造地球化学
西太平洋Lamont海山中新世以来富钴结壳成矿环境的演化被引量:7
2006年
分析了西太平洋Lamont海山12个站位33个富钴结壳样品的主元素和稀土元素,结果表明,该海山富钴结壳成因类型属于水成成因,并且在形成过程中基本未受到磷酸盐化作用的影响。Lamont海山的一个富钴结壳样品剖面的电子探针数据显示,该海山富钴结壳的成矿环境在新第三纪以来至少存在2个演化阶段:第1阶段,23~15Ma,富钴结壳中Mn相对富集,成矿环境以富氧贫硅为特征;第2阶段,15~0 Ma,富钴结壳中Fe相对富集,成矿环境以贫氧富硅为特征。成矿环境的氧化能力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联系新生代世界大洋,尤其是西太平洋的地质演化背景,认为引起成矿环境演变的原因主要是西太平洋大洋板块的WNW向漂移和新第三纪以来全球水道开合,造成了Lamont海山所处海区最低含氧带逐渐减薄。
任向文刘季花石学法崔迎春尹京武郝金华
关键词:富钴结壳成矿环境水道洋流西太平洋
青海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为近期于青海南部三江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点),在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室内显微观察、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陆日格矿床矿石组构、成分及伴生元素Mo、Cu、Pb、Zn、Ag、Re等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陆日格矿床以浸染状、细脉状构造为主,发育大量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绢云母-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碳酸盐脉等。根据矿床矿化产出及矿石组构特征,进行了成矿阶段划分。陆日格矿床具备较全的斑岩热液-期后热液矿床的矿化元素组合,表明其良好的找矿潜力。
郝金华陈建平王涛罗志忠
关键词:地质特征赋存状态
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成矿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对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纳日贡玛矿区2个黑云母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4±0.4)Ma和(42.9±0.3)Ma,锆石形态、结晶振荡环带结构及元素含量均显示出岩浆成因特点;因此,锆石U-Pb年龄可代表斑岩的岩浆结晶年龄,纳日贡玛含矿斑岩岩浆的侵位年代可精确地限定于新生代喜马拉雅期,相当于中始新世。1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0.8±0.4)Ma,结合前人的辉钼矿测试结果,认为在纳日贡玛岩浆活动约2.6 Ma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开始产生成矿作用。三江走滑断裂构造系统控制斑岩矿床的分布,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郝金华陈建平董庆吉田永革李玉龙陈冬
关键词:斑岩矿床纳日贡玛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演化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构造成矿带经历了复杂而完整的多期次复合造山及叠加改造地质构造过程,导致复杂丰富的成矿演化,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床。研究认为,目前青海三江北段主要的成矿系统为:与三叠纪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银等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浅成侵入岩有关的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有关的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这些成矿系统代表了区域矿矿产资源进一步勘查的方向。
陈建平郝金华
关键词:多金属成矿地质构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