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群

作品数:58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军区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7篇子宫
  • 15篇子宫内膜
  • 15篇内膜
  • 15篇宫内
  • 15篇宫内膜
  • 13篇动脉
  • 12篇动脉粥样硬化
  • 10篇树突
  • 10篇去势雌兔
  • 10篇免疫
  • 10篇补肾
  • 9篇血管
  • 9篇宁心
  • 8篇受体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8篇氢表
  • 8篇脱氢表雄酮
  • 7篇内皮

机构

  • 28篇南京军区南京...
  • 14篇复旦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上海...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南开大学
  • 8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安徽行政学院
  • 1篇公安部第三研...
  • 1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徐州市妇幼保...
  • 1篇沭阳县中医院

作者

  • 58篇郝群
  • 19篇梁元姣
  • 13篇吴元赭
  • 12篇汪灏
  • 11篇李大金
  • 8篇张立彬
  • 7篇孟毅
  • 7篇袁敏敏
  • 6篇王明雁
  • 6篇朱影
  • 5篇张慧明
  • 5篇余佩武
  • 4篇王月禾
  • 4篇蔡志民
  • 4篇张坤
  • 4篇史常旭
  • 3篇王巧莲
  • 3篇王建东
  • 3篇周跃华
  • 3篇季爱华

传媒

  • 8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图书情报工作
  • 3篇情报理论与实...
  • 2篇江苏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2篇第四届长三角...
  • 2篇海峡两岸中西...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国外医学(妇...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宁心方对人单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对人单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或在实验体系中加入灌服补肾宁心兔血清,以孟加拉玫瑰红...
郝群李大金朱影袁敏敏王明雁孟毅
文献传递
创客空间服务中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提升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意义]旨在对我国创客空间服务中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提升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CNKI、WOS和EBSCO,利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创客空间中图书馆员角色定位及能力提升相关主题进行归纳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得出以下启示:搭建馆员交流平台;完善馆员培训系统;重视馆员知识产权素养;加强安全和责任的教育管理;实现馆员与创客之间的合作。
刘丽娟郝群王宁张立彬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角色
甾体激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引量:2
2012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的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疾病。EMS发病率近年明显升高,约为5%~10%,此病虽属良性疾病却表现类似恶性行为,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甾体激素相关治疗已证实是有效的。文中就近年来对EMS发病机制中的甾体激素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郝群梁元姣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甾体激素
脱氢表雄酮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疾病,与脂质代谢、慢性炎症、细胞凋亡及血栓形成有关。在绝经后妇女,肾上腺是主要的甾体激素来源,在外周可转化为雄激素和雌激素产物。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
郝群梁元姣吴元赭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甾体激素细胞病理学
补肾宁心方对单核-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补肾宁心方对动脉粥样硬化中单核 -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作为靶细胞 ,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并在试验体系中加入灌服补肾宁心方的兔血清 ,收集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 ,作用于人单核细胞系 U937细胞 ,检测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中 MCP- 1的含量及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ICAM-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 1(VCAM- 1 )的表达 ,同时测定 U937细胞 CCR2、LFA- 1以及 VL A- 4 m RNA水平。结果  ox- LDL显著升高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中 MCP- 1的含量 ,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表面 ICAM- 1、VCAM- 1的表达 ,且在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下单核 U937细胞 CCR2、L FA- 1以及 VL A- 4 m RNA水平明显升高。如在试验体系中加入灌服补肾宁心方的动物血清 ,则 MCP- 1含量明显下降 ,内皮细胞表面 ICAM- 1、VCAM- 1的表达显著下调 (P<0 .0 1 ) ,且在条件培养基作用下单核 U937细胞 CCR2、LFA- 1以及 VLA- 4 m RNA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补肾宁心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下调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抑制内皮细胞对单核细胞的趋化及相互粘附 ,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郝群李大金朱影袁敏敏王明雁孟毅
关键词:补肾宁心方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趋化因子细胞粘附分子
补肾宁心方合并DHEA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该实验通过建立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雌激素、DHEA以及补肾宁心中药复方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体内其他器官如肝脏、子宫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建立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损伤模型,进一步研究雌激素、DHEA...
郝群
关键词:补肾宁心方脱氢表雄酮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粘附分子
雌激素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24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卵巢切除)、雌激素组(卵巢切除并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于手术2周后给予高脂饮食,雌激素组同时肌内注射给药,连续12周。12周末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行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蛋白表达。结果12周末,与去势对照组比较,雌激素可显著减轻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损害,抑制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蛋白表达。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单秀玲郝群
关键词:雌激素去势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IGF受体及ER亚型蛋白质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不明,已知与过多的无孕激素对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雌激素(estrogen,E)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结合发挥效应。已知ER有两种亚型,...
梁元姣张慧明郝群徐艳季爱华胡娅莉
关键词:子宫肿瘤蛋白表达病理细胞学
美国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版权政策解析及服务实践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图书馆特藏资源版权政策与服务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美国图书馆版权政策制定与版权服务的经验,得出对我国图书馆特藏资源版权政策与服务发展的启示。[方法/过程]通过对美国高校图书馆版权馆员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以期从中吸取经验,制定适于我国国情的版权政策。[结果/结论]首先,应组建专业的版权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设立版权相关职位以及职能部门,制定版权政策文件,重视版权政策文件的宣传和学习,重视合理使用和免责声明4种方式。其次,工作方案应流程化,提出版权服务流程、特藏资源进馆版权确认流程以及特藏资源版权处理的流程。最后,寻求外部合作,积极响应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孙涵涵郝群张立彬陈俊儒
关键词:特藏资源特色数据库版权政策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胃癌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2水平及Th_1/Th_2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应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疫苗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自体肿瘤抗原在体外制备DCs疫苗。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50例胃癌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在胃癌术后予以化疗,疫苗治疗组术后化疗2周后开始进行DCs疫苗皮下注射,共注射4次。在治疗前后相应各时相点采取患者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疫苗治疗组患者DCs注射前及注射后2周、4周和8周的外周血IL12的水平分别为(37±4)pgml、(68±6)pgml、(96±12)pgml和(59±9)pgml;IFNγ的水平分别为(61±12)pgml、(134±19)pgml、(145±20)pgml和(111±15)pgml;IL4的水平分别为(55±7)pgml、(49±6)pgml、(46±5)pgml和(50±8)pgml。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12、IFNγ及IL4的水平分别为(39±7)pgml、(45±9)pgml、(44±10)pgml、(44±6)pgml;(63±10)pgml、(61±13)pgml、(62±11)pgml、(61±7)pgml;(52±11)pgml、(55±9)pgml、(53±10)pgml、(55±8)pgml。疫苗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12及IFNγ水平在疫苗治疗后明显提高,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DCs疫苗可提高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IL12的水平,并促进T细胞向Th1方向发展,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
汪灏余佩武郝群张坤王月禾石彦蔡志民
关键词:外周血疫苗治疗胃癌术后树突状细胞疫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