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锡文

作品数:75 被引量:1,47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综合性艾滋病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1篇艾滋病
  • 34篇病毒
  • 29篇艾滋病病毒
  • 21篇流行病
  • 20篇流行病学
  • 17篇吸毒
  • 14篇感染率
  • 13篇HIV
  • 12篇献血
  • 12篇HIV感染
  • 11篇有偿献血
  • 11篇吸毒人群
  • 9篇病毒感染
  • 6篇定群研究
  • 6篇吸毒者
  • 6篇免疫缺陷
  • 6篇艾滋病病毒感...
  • 5篇缺陷病
  • 5篇免疫缺陷病
  • 5篇免疫缺陷病毒

机构

  • 39篇中国疾病预防...
  • 18篇卫生部
  • 17篇中国预防医学...
  • 6篇闻喜县疾病预...
  • 5篇北京市疾病预...
  • 5篇山西省疾病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河南省卫生防...
  • 3篇山东省卫生防...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云南省卫生防...
  • 3篇中华全国妇女...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山西省卫生防...
  • 2篇开远市疾病预...
  • 2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浙江省卫生防...
  • 1篇吉林省卫生防...

作者

  • 74篇郑锡文
  • 17篇汪宁
  • 11篇施小明
  • 10篇曲书泉
  • 10篇毛宇嵘
  • 9篇杨忠民
  • 9篇高建华
  • 7篇王岚
  • 7篇颜江瑛
  • 7篇徐翠玲
  • 7篇刘中夫
  • 7篇张家鹏
  • 6篇张桂云
  • 6篇李大勤
  • 6篇贾望谦
  • 6篇乔晓春
  • 5篇丁国伟
  • 5篇段松
  • 5篇田春桥
  • 5篇乌正赉

传媒

  • 27篇中华流行病学...
  • 1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0篇中国性病艾滋...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瞭望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美传染性疾...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1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2
  • 1篇1987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的合理性——传染病管理制度与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的关系被引量:1
1992年
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是根据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并对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的指南。此方案是流研所制订的199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进行试调查。1991年根据试调查的结果,进行了修订。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概述了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病种,检查的方式及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疫情管理和报告质量两部份。疫情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采用以下指标来衡量。1、疫情管理班子是否完善,
杨功焕葛为民陈爱平黄正京曾勇民郑锡文
关键词:疫情管理疫情调查医院传染病漏报
全文增补中
对我国中部某省三起非法地下采集血浆案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00年
刘中夫梅志强郑锡文张文吉王凤香周郁毛宇嵘曲淑霞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
一套值得系统阅读的流行病学专著——《流行病学》(大参考第3版)被引量:1
2016年
流行病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在探索病因、防控疾病、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以及改善人群健康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已经由传染病扩展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和健康相关领域,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也日趋完善成熟,不仅成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而且还成为现代医学的骨干学科。其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展与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控制、消灭疾病的进程。
郑锡文
关键词:《流行病学》疾病防治策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类疾病谱
农村既往有偿献血社区居民艾滋病病毒检测意愿调查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农村既往有偿献血社区居民艾滋病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检测意愿。方法 选择 10个存在既往有偿献血事件的村庄 ,采用入户调查和村中拦截行人的方式对 18~ 5 9a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有效问卷共 4 77份 ,大部分人愿意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随机抽样、普查和只查献血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接受率分别为 85 .95 %、93.0 8%和6 0 .17% ,经统计学检验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人们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意愿与调查方式有关。不愿意接受检测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没有感染的可能和担心别人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愿意将HIV阳性检测结果告知配偶、家庭其他成员和家庭以外的人的比例分别为 86 .37%、5 3.6 7%和 2 1.5 9%。结论 在农村既往有偿献血社区 ,大部分人愿意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人们较易接受对全体村民进行HIV检测 ;其检测结果告知范围人们更倾向于局限在家庭范围内。
高建华郑锡文杨忠民施小明张玉良贾望谦董少良徐翠玲汪宁
关键词:农村有偿献血艾滋病病毒意愿
贵州省织金县吸毒人群HIV感染者感染状态暴露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描述贵州省织金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阳性吸毒者将自己感染状态暴露给其他人的比例和原因。方法 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搜集 4 0名来自社区和戒毒所知晓自己HIV阳性的吸毒者的定量和定性资料。结果  85 % (34/ 4 0 )的研究对象将自己的感染状态暴露给家庭成员 ,其中 2 4人 (6 0 % )为自愿暴露 ,10人 (2 5 % )为未经同意的暴露 ,暴露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得到家人情感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在获知自己感染HIV后 ,16人有吸毒的固定性伴 ,均把自己的感染状态暴露给了这些固定性伴 ;另外 4人有不吸毒固定性伴 ,其中 2人未将感染状态暴露给这些固定性伴。 75 % (30 / 4 0 )的研究对象把自己感染HIV的状态暴露给吸毒的朋友 ,暴露的主要原因是“劳教所不接收HIV感染者 ,害怕被劳教”、“吸毒者中感染的人也很普遍”。而仅有 12 .5 % (5 / 4 0 )的研究对象将感染状态暴露给其他亲戚或不吸毒的朋友。结论 大多数HIV感染的吸毒者愿意把自己的感染状态暴露给家庭成员和吸毒的朋友或固定性伴 ,这有利于HIV感染者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和医疗照顾 ,也有利于HIV阴性吸毒者了解吸毒同伴的感染状态。
徐翠玲王爱民陈芳杨忠民钱汉竹施小明高建华郑锡文汪宁
关键词:吸毒HIV感染艾滋病
某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评估某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探讨HI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某县戒毒所和社区征集满足条件的吸毒者,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访谈,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注射吸毒人群269人,HIV感染率为26.0%(70/269)。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包括家庭所在地为县城(相对于其他乡镇)(OR=4.08,95%CI:1.65~10.08)、注射总次数≥1000次组(OR=7.45,95%CI:2.62~21.16)或注射总次数100~999次(OR=3.03,95%CI:1.04~8.86),在戒毒所内有共用针具行为(OR=8.32,95%CI:2.77~24.98)或仅有戒毒所外共用针具行为(OR=5.54,95%CI:1.97~15.60)。结论 目前该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共用针具危险性的宣传教育,加强打击毒品隐蔽进入戒毒所的力度。
徐翠玲郑锡文汪宁
关键词: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HIV/AIDS相关的羞辱与歧视被引量:37
2004年
施小明郑锡文
关键词:HIV艾滋病病毒流行病
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及疾病负担
亚洲已继北美、非洲之后成为全球HIV感染上升最迅速、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AIDS的流行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问...
吕繁田芳王岚郑锡文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艾滋病病毒疾病负担心理契约
文献传递
织金县吸毒人群HIV发病率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评估贵州省织金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发病率趋势。方法收集织金县吸毒人群既往HIV调查和哨点监测资料,建立回顾性队列。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算HIV发病率。结果1999年9月~2004年2月吸毒人群HIV累计发病率为88/百人年,2001年12月~2002年6月达到顶峰135/百人年,以后各时间段呈下降趋势。目前,吸毒人群的HIV发病率为58/百人年。戒毒所吸毒人群HIV感染率2001年1月为20%,2001年11月迅速上升至180%。2002~2003年HIV感染率比较稳定。结论织金县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近期维持在稳定水平,但HIV发病率仍然很高,>5/百人年。因此对吸毒人群仍要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干预。
徐翠玲王爱民陈芳杨忠民施小明钱汉竹高建华郑锡文汪宁
关键词:感染率吸毒者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调查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了解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艾滋病 (AIDS)相关的歧视 ,为寻求降低歧视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 10个存在既往有偿供血的村庄 ,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入户调查和村中拦截行人的方式 ,对 18~ 5 9岁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有效问卷 4 77份。结果显示 ,在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存在严重的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 ,主要表现为不与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来往和不与他们在一起吃饭 ,分别占 5 8 91%和 5 1 36 % ,引起歧视的主要原因有 84 2 8%的人是害怕被传染。AIDS歧视人群主要来自于本村和邻近村 ,分别占 86 37%和 5 3 88% ;有 80 0 8%的人认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降低AIDS相关的歧视和耻辱。人们对于HIV感染者的态度与其感染途径有关 ,80 2 9%的人对于通过有偿供血途径感染上HIV的人持同情态度。结论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存在着严重的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 ,降低AIDS歧视应作为今后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
高建华郑锡文施小明杨忠民贾望谦张玉良董少良徐翠玲汪宁
关键词:有偿供血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