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敏

作品数:283 被引量:734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4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99篇病毒
  • 92篇口蹄疫
  • 84篇疫病
  • 75篇口蹄疫病毒
  • 66篇疫苗
  • 55篇免疫
  • 53篇基因
  • 52篇痘病
  • 52篇痘病毒
  • 38篇鸡痘
  • 35篇鸡痘病
  • 35篇鸡痘病毒
  • 33篇重组鸡痘
  • 32篇流感
  • 30篇重组鸡痘病毒
  • 27篇克隆
  • 26篇免疫研究
  • 26篇表位
  • 25篇圆环病毒
  • 24篇原核表达

机构

  • 150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3篇广西动物疫病...
  • 60篇广西大学
  • 26篇吉林大学
  • 26篇温州大学
  • 25篇解放军军需大...
  • 13篇广西壮族自治...
  • 7篇玉林市动物疫...
  • 6篇军事科学院
  • 6篇军事科学院军...
  • 4篇广西科技大学
  • 4篇延边大学
  • 3篇锦州医学院
  • 3篇吉林出入境检...
  • 3篇柳州市动物疫...
  • 3篇通化市畜牧兽...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吉林建筑工程...

作者

  • 283篇郑敏
  • 168篇金宁一
  • 95篇鲁会军
  • 59篇李昌
  • 56篇金扩世
  • 44篇贾雷立
  • 42篇马鸣潇
  • 41篇韦显凯
  • 40篇韩松
  • 36篇张洪勇
  • 35篇尹革芬
  • 34篇孙文超
  • 34篇金明兰
  • 30篇苏姣秀
  • 28篇田明尧
  • 27篇刘棋
  • 26篇李军
  • 25篇郑列丰
  • 23篇施开创
  • 23篇梁晟

传媒

  • 16篇中国兽医学报
  • 15篇第六次人畜共...
  • 13篇中国兽医科学
  • 1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1篇家畜传染病学...
  • 10篇中国生物制品...
  • 10篇动物医学进展
  • 7篇畜牧与兽医
  • 6篇中国兽医杂志
  • 6篇畜牧兽医学报
  • 6篇中国预防兽医...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5篇黑龙江畜牧兽...
  • 5篇中国动物检疫
  • 5篇病毒学报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上海畜牧兽医...

年份

  • 8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19篇2008
  • 15篇2007
  • 35篇2006
  • 44篇2005
  • 46篇2004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群常见疫病混合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解广西部分县市猪群常见疫病流行情况,本次调查通过RT-PCR或PCR方法,对采集到的26份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测,主要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乙脑病毒(JE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结果显示,抽检地区猪群多发生混合感染,以3重或多重感染为主,疫病潜在流行态势较为复杂。
梁晟郑敏郑列丰杨荣温丽霞付薇
共表达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24
2004年
将FMDV衣壳蛋白P1-2A和蛋白酶3C基因单一/共同插入到鸡痘病毒载体pUTA-2和pUTA- 16LacZ中, 构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2P1和pUTAL3CP1, 分别与鸡痘病毒282E4株FPV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 经RT-PCR, IFA及Western杂交等方法筛选后成功获得携带有FMDV免疫原基因的两株重组鸡痘病毒株vUTA2P1和vUTAL3CP1. 应用2株重组鸡痘病毒株免疫小鼠, 经对免疫小鼠脾细胞中T细胞亚类计数、脾细胞CTL杀伤活性以及FMDV抗体的检测, 证明这2株重组鸡痘病毒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以鸡痘病毒为载体进行FMD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究为FMD的最终防治探索一种新的候选疫苗.
金宁一张洪勇尹革芬郑敏刘彤江文正李子健
关键词:FMDV重组鸡痘病毒免疫原性蛋白酶基因重组鸡痘病毒
猪脑心肌炎病毒GXLC株的分离及其3D基因分子特征的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采集临床疑似脑心肌炎死亡仔猪的组织作为接种材料,接种于BHK-21细胞系,观察细胞病变(CPE),并用RT-PCR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进行鉴定,证实分离到1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命名为GXLC株。应用RT-PCR方法扩增GXLC株的3D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对获得的3D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XLC株3D基因全长1380 nt,编码460个氨基酸,含有7个抗原表位。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GXLC株与国内外其它EMCV分离株3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4.7%~99.7%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6.1%~99.6%之间。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基于3D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的系统进化树可将所有EMCV分离株分成2个群:Ⅰ群和Ⅱ群,Ⅰ群可再细分为Ⅰa亚群和Ⅰb亚群,其中猪源EMCV在Ⅰ群和Ⅱ群中均有分布,而鼠源EMCV分布在Ⅰ群,人源EMCV分布在Ⅱ群;GXLC株与其它中国分离株均属于Ⅰa亚群。
陈进喜施开创黄胜斌陆文俊屈素洁郑敏李军
关键词:脑心肌炎病毒3D基因分子特征
2011—2014年广西猪瘟免疫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猪是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1]。猪瘟除引起热性全身性败血症以外,还可引起一系列其他临床表现,如妊娠母猪流产、胎儿畸变、慢性营养性消耗、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受损、继发或并发细菌或其他病毒病等。
韦显凯郑敏黄宝学苏姣秀兰斌黄张玲梁素联梁晟郑列丰
关键词:猪瘟免疫应激反应自然宿主SWINECSFV
Asia1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国内流行的Asia 1型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特性,合成了Asia 1型口蹄疫病毒2个流行毒株VP1基因的5个抗原表位,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再按设计的酶切位点连接,构建出Asia 1型口蹄疫病毒VP1双拷贝基因片段(VP1 Asia)。然后,将VP1 Asia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P1 Asia,接着将其转入BL21菌中进行原核表达。以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抗原检测了牛Asia 1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结果显示,VP1 Asi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以纯化的VP1Asia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Asia 1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以建立的ELISA方法和标准Asia 1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0.0%(27/30)和93.3%(28/30),符合率为89.7%(26/29)。本研究为组装Asia 1型口蹄疫病毒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鲁会军金宁一郑敏韩松霍晓伟田明尧李霄金扩世
关键词:口蹄疫多表位基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019-2021年鸭坦布苏病毒广西流行毒株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特征,以期了解、掌握DTMUV广西毒株流行新特点,为及时调整、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9-2021年广西各地的鸭组织病料,采用已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DTMUV,根据毒株检测年限和来源地选取部分阳性样品进行DTMUV全序列扩增及测序,并进行序列相似性、重要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系统发育、全序列重组及遗传进化速率分析。【结果】共获得8株DTMUV全序列,基因组全长为10992 bp,为广西毒株。广西毒株之间开放阅读框(ORF)及E、NS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9%~99.8%、97.0%~99.9%和97.8%~99.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99.9%、99.0%~100%和99.3%~99.9%;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4%~99.3%、85.8%~99.5%和87.1%~99.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0%~99.8%、94.8%~100%和97.5%~99.9%,且与水禽源TMUV相似性高于其他宿主源。与疫苗株FX2010相比,DTMUV广西毒株E蛋白共有11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其中第43、150、153、326、403、464及487位为广西毒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ORF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毒株均分布于2.1亚群,而源自广西的GX2011和GX2015株隶属于2.2亚群,表明DTMUV广西流行毒株进化趋势不完全一致;E、NS5基因系统发育趋势与ORF相似。重组分析结果表明,GXBH01-2019、GXZS02-2020、ziYY150901及HB2016株检测有重组信号。E、NS5基因的遗传进化速率估算分别为1.31×10^(-3)和1.30×10^(-3)替换/(位点·年),表明二者进化较为同步。【结论】当前DTMUV广西流行毒株表现为与主要流行毒株亲缘性较近,E蛋白发生特有氨基酸突变,进化趋势不一致,存在重组现象等分子特征,结果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了基础数据。
熊陈勇尹彦文施开创李军郑敏韦显凯冯淑萍龙凤屈素洁陆文俊周洪槿黄海莲谢守玉黎宗强
关键词:E基因
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在猪的试验免疫研究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最烈性传染病之一。与发达国家通常采取的扑杀政策不同,发展中国...
郑敏金宁一秦晓冰尹革芬金扩世万遂如田明尧贾雷立李萍张林李昌夏志平
文献传递
山羊痘病毒糖蛋白基因ORF122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以山羊痘弱毒疫苗毒株AV41的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山羊痘病毒(GTPV)ORF122基因片段。另设计1对引物,经PCR扩增获得缺失跨膜功能区的ORF12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ORF122,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出分子质量为32ku的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以被GTPV阳性血清识别。经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其纯度达到90%以上,产量达5.5mg/L。上述结果为GTPV重组诊断抗原的筛选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李春艳郑敏黎宗强莫胜兰屈素洁梁媛李向涛秦保亮
关键词:山羊痘病毒克隆原核表达
口蹄疫病毒的抗原位点变异研究进展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1898年首次发现的病毒性动物疾病,因其发病凶猛,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口蹄疫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
鲁会军韩松郑敏霍晓伟李昌金宁一
文献传递
猪乳头瘤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3年
为建立可以快速检测猪乳头瘤病毒(SsPV)的方法,根据SsPV E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SsPV E2保守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MD18-T-SsPV作为标准品质粒,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条件优化后,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qPCR方法在7.2×10^(1)~7.2×10^(8)copies/μL模板浓度区间内与Ct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7.2×100copies/μL,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0倍;与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捷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圆环病毒4型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0%;对44份猪皮肤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阳性率为2.27%,普通PCR检测阳性率为0%。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建立了SsPV qPCR检测方法,为SsP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方法。
张昕宇李玉莹雷晓哓赵宸辰黄海鑫汪伟郑敏孙文超兰添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