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佳状

作品数:64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腰椎
  • 16篇椎弓
  • 16篇椎弓根
  • 13篇椎间盘
  • 13篇骨折
  • 12篇脊柱
  • 10篇内固定
  • 10篇后路
  • 9篇颈椎
  • 8篇入路
  • 8篇手术
  • 8篇螺钉
  • 7篇前路
  • 7篇椎弓根螺钉
  • 7篇椎管
  • 7篇椎间盘突出
  • 7篇复位
  • 6篇胸腰椎
  • 6篇腰椎间盘
  • 6篇退变

机构

  • 56篇遂宁市中心医...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遂宁市人民医...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天津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4篇郑佳状
  • 46篇陈宇
  • 44篇汪凡栋
  • 44篇张智
  • 26篇刘元彬
  • 16篇廖伟
  • 13篇蒋电明
  • 11篇唐龙
  • 6篇叶永杰
  • 5篇安洪
  • 4篇张娜
  • 4篇邓文
  • 3篇康小平
  • 3篇兰家平
  • 2篇汤逊
  • 2篇徐永清
  • 2篇王志强
  • 2篇张智
  • 2篇刘丹
  • 2篇阳波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西部医学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总结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8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成人颈椎骨折脱位127例,对随访2年以上的35例行疗效分析。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19~68岁,平均35.5岁;单侧小关节绞锁13例,双侧小关节绞锁18例,椎弓根骨折4例;单纯脱位26例,骨折脱位9例。术前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4例,B级7例,C级18例,D级4例,E级2例。后路采用小关节撬拨解锁复位27例,后路关节突切除解锁复位4例,后路经内固定压棒复位4例,患者均行经侧块螺钉固定;前路采用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26例,前路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9例。采用影像学对颈椎序列、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和颈椎曲度进行评价,采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围手术期安全,未发生手术相关、卧床相关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序列、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和颈椎曲度恢复好。35例获得随访27~96个月,平均41.5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序列、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和颈椎曲度维持好;ASIA分级:A级4例,B级0例,C级3例,D级4例,E级24例。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恢复和维持颈椎序列、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和颈椎曲度,神经功能改善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郑佳状张智陈宇汪凡栋刘元彬宋昭君廖伟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联合入路
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固定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
目的:总结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固定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2年6月,共收治寰枢关节稳定性丧失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21~71岁,平均40.30±5.65岁.其中新鲜...
郑佳状张智蔡奇霖陈宇汪凡栋
关键词:寰枢关节寰椎枢椎
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8
2018年
目的比较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122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49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开放组(61例)和微创组(61例),开放组患者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组患者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两组均采用经伤椎及伤椎上下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微创组:在C型臂透视下,经皮植入椎弓根钉;开放组:采用正中切口,肌间隙入路,显露横突与上关节突基底部中上1/3处植入椎弓根钉。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影像学参数、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微创组的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0.13±2.15)cm、(87.23±21.22)m L、(96.81±18.38)m L,明显少于开放组的(17.32±4.56)cm、(257.15±41.17)m L、(146.78±32.36)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和Cobb角均优于术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躯体疼痛程度得分、情绪角色评估得分、精神健康评估得分、总体健康评估得分高于同期开放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宇郑佳状汪凡栋刘元彬廖伟张娜张智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
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其中,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均套接有滑套。其有益效果是,该骨科脊柱手术拉钩,通过无影灯、蛇形灯管、限位板、固定板和弹簧等的设置,...
汪凡栋郑佳状陈宇
文献传递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31例采取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而B组患者38例采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情况、颈椎稳定性变化[颈椎活动度(ROM)和颈椎曲度指数(CC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JOA评分以及JOA改善率则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OM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B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CCI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B组患者的CCI则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90%),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8.4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案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相近。其中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更好地恢复颈椎稳定性,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更长,易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的危险;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且出血量较少。
蔡奇霖张智郑佳状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9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3年收治9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治情况。均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再次手术术前均行分泌物培养及药敏,无保守治疗。1例行清创置管冲洗,8例行VSD置入持续负压吸引,其中4例行内固定取出。结果:2例患者再次手术前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正常,术前术后分泌物培养均为阴性,但清创术后伤口疼痛、肿胀等症状缓解,7例患者再次手术前有明显感染症状,术后体温、血沉、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均较术前逐渐下降,症状得到控制。术后均获得随访,感染无复发。细茵培养发现3例大肠埃希菌,2例金黄色葡萄糖球菌,1表皮葡萄球菌,3例阴性。结论:VSD置入持续、通畅负压吸引对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有确切治疗作用,能缩短患者病程,部分患者可保留内固定器。疗效确切。
陈宇李磊张智郑佳状
关键词:VSD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活性松质骨螺钉固定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松质骨螺钉的生物活性及其固定山羊股骨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年山羊30只,随机分成两组,建立股骨外髁骨折模型。实验组用2枚n—HA/PA66螺钉固定,对照组用2枚国产聚-DL-乳酸(Poly-DL-lactide,PDLLA)螺钉固定,术后外固定6周,于术后4,8,12周摄x线片、行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检测,即刻固定强度行体外实验。结果X线片显示,骨折在8周时均骨性愈合,骨折未见移位或畸形愈合。组织学切片显示,4周时n—HA/PA66螺钉与骨界面上有新生骨痂样组织形成;8周时n—HA/PA66螺钉周围新生骨组织形态类似编织骨;12周时n—HA/PA66螺钉周围形成成熟骨小梁。结论n—HA/PA66螺钉具有成骨活性,最终与骨组织发生整合,不需再次手术取出,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内固定材料。
郑佳状蒋电明安洪
关键词:股骨骨折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AO分型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腰背功能恢复等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3例AO分型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经皮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51例与改良组(采用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52例,比较2组手术情况、腰背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应激反应[术前、术后3 d检测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与肌酸激酶(CK)水平]、影像学检查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年检测椎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AVHR)]和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均短于经皮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2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改良组低于经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2组血清Cor、E、CK水平均高于术前,但改良组血清Cor、E、CK水平均低于经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2组Cobb角小于术前,AVHR大于术前,且改良组AVHR大于经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时,2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改良组低于经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O分型B型胸腰椎骨折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促进患者术后腰背功能与生理解剖结构恢复和减轻疼痛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汪凡栋郑佳状陈宇宋昭君刘元彬唐龙王淼周永刘会毅
单纯髓核摘除术与髓核摘除联合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单纯髓核摘除术与髓核摘除联合动态稳定系统(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Dynesys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术式对术后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与髓核摘除联合 Dynesys 治疗并获得3年以上随访的 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29~61(平均40.5)岁;其中单纯髓核摘除组29例,髓核摘除联合 Dynesys 动态固定组32例。手术前后行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评分及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ROM )、相邻节段椎间高度及 ROM 测定。结果6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41(平均39.1)个月。单纯髓核摘除组与髓核摘除联合 Dynesys 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 VAS、ODI 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Dynesys 组患者末次随访 VAS 及 ODI 评分改善率高于单纯髓核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 组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节段 ROM 较术前减小(P<0.05)。单纯髓核摘除组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手术节段 ROM 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单纯髓核摘除组与髓核摘除联合 Dynesys 组术后上下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及 ROM 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 Dynesys 组手术节段 ROM 小于单纯髓核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 Dynesys 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明显大于单纯髓核摘除组(P<0.05)。术后 Dynesys 组上下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与单纯髓核摘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髓核摘除联合 D
刘元彬张智郑佳状汪凡栋陈宇蔡奇霖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
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内固定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1
2005年
郑佳状蒋电明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内固定物可吸收材料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