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会超

作品数:86 被引量:353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营养
  • 13篇苜蓿
  • 13篇奶牛
  • 12篇湖羊
  • 11篇日粮
  • 11篇青贮
  • 10篇应激
  • 10篇热应激
  • 9篇饲料
  • 9篇消化率
  • 9篇草粉
  • 8篇养分消化
  • 8篇添加剂
  • 8篇瘤胃
  • 7篇营养成分
  • 7篇饲喂
  • 7篇苜蓿草
  • 7篇苜蓿草粉
  • 7篇茭白
  • 7篇茭白鞘叶

机构

  • 78篇浙江省农业科...
  • 12篇浙江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浙江省畜牧技...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浙江省缙云县...
  • 3篇杭州市畜牧兽...
  • 2篇宁波禾丰食品...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浙江省丽水市...
  • 1篇缙云县农业局
  • 1篇泰顺县畜牧兽...
  • 1篇台州市农业科...
  • 1篇桐乡市畜牧兽...
  • 1篇长兴永盛牧业...

作者

  • 85篇郑会超
  • 68篇蒋永清
  • 52篇黄新
  • 28篇吴建良
  • 27篇姜俊芳
  • 21篇宋雪梅
  • 18篇周卫东
  • 9篇刘建新
  • 6篇张晓锋
  • 6篇张高振
  • 5篇吴跃明
  • 4篇黄柏丽
  • 4篇邵涛
  • 3篇陆诚
  • 3篇陈学智
  • 3篇姚建红
  • 3篇张健
  • 2篇沈军达
  • 2篇王亚琴
  • 2篇陆相龙

传媒

  • 10篇浙江农业科学
  • 6篇粮食与饲料工...
  • 4篇动物营养学报
  • 4篇浙江畜牧兽医
  • 4篇家畜生态学报
  • 3篇中国饲料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养兔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中国奶牛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兽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饲料研究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黄牛杂志
  • 1篇营养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SG15基因作为羊疾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ISG15基因作为羊疾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从羊ISG15基因中克隆获得一种作为分子标记应用的与羊疾病抗性相关的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在SEQ ID NO:...
宋雪梅蒋永清姜俊芳吴建良郑会超黄新周卫东
文献传递
体外产气法评价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应用体外产气法模拟瘤胃发酵,通过测定瘤胃培养液发酵常数、24h体外产气量及粘附在消化残渣上的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力,评价添加不同种类植物油及不同添加水平对湖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5×3二因子设计,棉籽油、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油分别替代基础底物中0%、2%、4%的玉米粉。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油极显著降低24h体外产气量(p<0.01),随着添加量增加,体外产气量显著下降(p<0.05)。除在2%添加量时,菜油与其他4种油差异显著(p<0.05)外,5种植物油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油显著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p<0.05)。添加2%剂量组使羧甲基纤维素酶活降低3.74~9.34单位(p<0.05),4%剂量组降低6.99~11.88单位(p<0.01)。5种植物油中,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棉籽油与菜籽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4%植物油并未显著改变24h瘤胃培养液pH值及NH3-N浓度。结果表明,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及羧甲基纤维酶活有抑制作用,添加水平越高,负效应越大。
郑会超姚建红吴跃明袁谦叶均安刘建新
关键词:体外产气法植物油瘤胃发酵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正>为探讨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在半开放式牛舍饲养的遗传组成相似、健康无病的8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胎次2~5胎,泌乳天数在180±15d),分为8 个区组,于2008年7月随机...
郑会超蒋永清黄新陆诚张高振张键
关键词:中草药添加剂热应激中国荷斯坦奶牛生理指标
文献传递
湖羊和杜湖杂交一代羊羊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湖羊是浙江省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四季发情、一胎多羔、泌乳力强等种质特性。此外湖羊性情温顺,耐粗饲,可终年舍饲。由于长期以羔皮质量和繁殖性能为目标进行定向选育,湖羊的肉用性能并不突出,引进优良的肉用型绵羊改良湖羊的肉用性能,是提高湖羊产肉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姜俊芳周卫东宋雪梅吴建良郑会超黄新冯金情单鑫鑫蒋永清
关键词:杂交一代营养成分比较绵羊品种杂交羊泌乳力肌内脂肪含量
中草药添加剂对夏季奶牛产奶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为筛选适宜的缓解夏季奶牛热应激的中草药添加剂,选择同一栋牛舍的82头泌乳中期奶牛,随机分为8个区组,分别接受4个处理,每个处理有南区组和北区组各1个。4个处理分别为复方中草药散剂A、复方中草药散剂B、对照组C、大青叶提取物T,A、B、T组每头牛每天补饲150,120、15 g中草药添加剂。结果发现复方散剂有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奶牛直肠温度,提高呼吸频率,改善日粮养分消化率的趋势;大青叶提取物能够缓解热应激的生理状态,对产奶性能影响不大。总体来看,复方散剂较单味中药提取物更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郑会超陆诚张高振张建黄新黄柏丽蒋永清
关键词:奶牛中草药热应激产奶性能养分消化率
清热解暑中药验方对热应激奶牛采食行为及产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试验探讨3种清热解暑中药验方对热应激奶牛采食行为及产奶性能的影响。40头泌乳末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4种处理,即对照组、清热健胃组、清暑组和加减白虎汤组。所有试验牛饲喂相同的全混合日粮,3个处理组分别补饲清热健胃散、清暑散和加减白虎汤散剂,用量为每日每头150g。结果发现,全天采食量和牛舍各时点的温度和温湿指数极显著负相关。在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时添加清热解暑中药对采食行为影响不显著,仅在第1天早饲时略影响采食速度。清暑组干物质采食量较高,产奶量下降较少,表明清暑散具有缓解热应激、促进食欲的作用。
郑会超忽占利黄新蒋永清刘建新
关键词:热应激中药采食行为产奶性能
不同牧草日粮对浙东白鹅肉鹅的饲喂效果被引量:9
2008年
选用刚出壳的大小一致的浙东白鹅雏鹅171只,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1)补充料+50%黑麦草+50%苜蓿草组(混合组);(2)补充料+黑麦草组(黑麦草组);(3)补充料+苜蓿草组(苜蓿草组)。采用补充料定量投喂、饲草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8周的饲养试验表明,混合组和苜蓿草组的饲草采食量比黑麦草组分别提高6.65%和18.25%;混合组和苜蓿草组日增重分别为67.56和65.20 g,比黑麦草组分别提高15.92%和11.87%(P<0.05),混合组的每kg增重饲料成本最低,分别比紫花苜蓿组和黑麦草组下降0.28%和6.11%;屠宰测定表明,混合组的宰前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胴体率比黑麦草组提高12.53%,3.70%,5.99%和6.97%,肉色得到显著改善(P<0.05),pH值、系水力、嫩度等3个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苜蓿草或苜蓿草+黑麦草混合饲喂可明显提高浙东白鹅的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并能显著改善肉色性状。
王亚琴蒋永清徐宁迎董路章哲明郑会超
关键词:胴体性状黑麦草
清热解暑中药验方对不同体外培养温度下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使用清热解暑中药组方是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举措之一,有关其对热应激条件下瘤胃发酵特性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体外批次模拟瘤胃发酵方法,评估3种清热解暑中药验方对瘤胃动态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清暑散和清热健胃散选自中国...
郑会超蒋永清宋雪梅张磊
关键词:清热解暑中药验方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
HPLC法测定辣椒秸秆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检测分析超越馨香和福椒六号辣椒品种秸秆不同时期叶片、侧枝、主杆部位的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为有效利用辣椒秸秆提供依据。方法:辣椒秸秆分成叶片、侧枝、主杆,60℃烘干粉碎,与甲醇溶液充分混合,采用HPLC法测定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并用精确度、浓缩、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检验测定方法的可靠性。HPLC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超纯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7℃。结果: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的标准和浓缩曲线呈显著的线性变化;连续5次进样,RSD分别为0.13%和0.08%;重复性试验,样品辣椒素和二氢辣椒含量的RSD分别为1.7%和2.7%;稳定性试验,12 h内供试品溶液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浓度的RSD分别为2.3%和1.7%;回收率分别为95.8%和94.3%。除超越馨香,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在不同收获时间和部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存在时间和部位的交互效应,叶片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显著高于侧枝和主杆(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HPLC法检测辣椒秸秆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辣椒秸秆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其含量与品种、部位和采收时间有关。
周卫东陆相龙邵涛王亚琴姚宏霏赵鑫郑会超
关键词:采收时间辣椒素高效液相色谱
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及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本课题以探讨提高牛奶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营养调控手段为目的,研究了小同植物油对湖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一)以及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牛奶中CLA含量的影响(试验二),并初步探讨了植物油提高牛奶中CLA含量的机理。 试...
郑会超
关键词:植物油牛奶CLA产奶性能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