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柳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背驮式肝移植术中肺动脉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术中肺动脉压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35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病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连接迈瑞PM-9000多功能生理监测仪,麻醉后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记录麻醉后30min、无肝期前10min、无肝期5min、无肝期1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5min、新肝期10min、新肝期30min和新肝期6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CWP)、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后30min比较,MAP、CVP、CO、CI、MPAP、PCWP在整个无肝期下降明显(P<0.05),PVRI和SVRI在无肝期上升(P<0.05);MAP在新肝期5min下降明显(P<0.01),MPAP、PCWP和CVP在新肝期10min明显升高(P<0.01),CO和CI在新肝期10min有一定增加(P<0.05),PVRI在新肝期5min上升明显(P<0.01),SVRI在新肝期5min降低(P<0.05)。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术虽然缩短了无肝期时间,但术中肺动脉压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仍较明显,加强术中监测并及时给予处理十分重要。
- 杨吉武罗显荣朱新运李保安邹柳华
-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肺动脉压血流动力学
- C形臂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C形臂引导下行静脉输液港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形臂引导下给138例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比较C形臂引导下置管与传统盲穿置管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导管扭曲、误入胸腔、锁骨下静脉穿刺误人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穿刺误入腋静脉等)发生率的情况。结果C形臂引导下置管患者均未发生以上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置管患者(P〈0.0)。结论C形臂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朱新运杨吉武邹柳华
-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C形臂中心静脉置管
- 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病人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酸碱变化及处理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酸碱的变化。方法35例肝移植病人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均未采用静脉-静脉转流,麻醉前做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定直接动脉血压并抽取血液样本,观察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不同时点pH、PaCO2、PaO2、BE、HCO3-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无肝前期观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在无肝期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pH值逐渐降低,BE负值加大,出现较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新肝期随着移植肝循环的开放,酸中毒进一步加重,与术前值相比,pH、BE、HCO3-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明显下降(P<0.01),大多数病人血管开放后PaCO2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容易发生较为明显的代射性酸碱中毒,且逐渐加重。
- 杨吉武朱新运罗显荣邹柳华李保安
- 关键词:肝移植新肝期无肝期酸碱血气
- 乳癌改良根治术气管插管两种复合全麻的对比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种不同全麻方法。方法选择32-65岁6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硬吸组(IE组30例)和静吸组(IV组30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意识恢复均较好,拔管后伤口无痛感,舒适度IV组最佳,IE组次之。结论采用静吸、硬吸复合全麻方法,患者较安全舒适,且静吸复合方法更好。
- 杨吉武朱新运邹柳华何小华刘世国秦勇王曦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异丙酚加舒芬太尼麻醉对癫痫手术患者皮层脑电图及气管拔管的影响
- 目的:探讨异丙酚加舒芬太尼静脉全醉对癫痫手术患者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的影响,以及术后患者气管拔管时出现的躁动,应激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200例癫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100)和异丙...
- 何小华朱新运杨继武秦勇邹柳华林应京刘世国
- 关键词:癫痫二异丙酚舒芬太尼皮层脑电图气管拔管静脉全麻
- 文献传递
-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血液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变化及处理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变化及处理。方法43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均未采用静脉-静脉转流,术中插入Swan-Ganz导管和左侧桡动脉置管,监测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及术毕各时段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应用标准公式计算氧输送、氧耗量和氧摄取率,持续监测心输出量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结果无肝前期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P>0.05),门静脉、下腔静脉阻断和再灌注时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p<0.01),无肝期心排血量明显下降(p<0.01),氧耗量在无肝期明显降低(p<0.01),在新肝期开始进行性增加(p<0.05~0.01),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在无肝期明显降低(p<0.01),在新肝期开始进行性升高(p<0.05~0.01)。结论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波动明显,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采用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时需维持血液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平稳,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监测十分重要,对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朱新运杨吉武李保安邹柳华
- 关键词:肝移植血液动力学氧动力学
-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围术期血酸碱和电解质变化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围术期血酸碱、电解质变化及处理。方法:39例病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凝血功能、血糖、体温和尿量等。麻醉后、无肝期控制血K+在3.5~4.0mmol/L,无肝前期控制输液量,无肝期严格控制输入总量,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min,无肝期前15min,无肝期15、30min,新肝期5、15、30min及术毕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生化和凝血功能等。结果:麻醉后30min、无肝期前15minpH、BE值和HCO3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但无肝期随门、腔静脉血流阻断时间延长,pH、BE值和HCO3下降,至新肝期5min达高峰。-血K+麻醉后30min、无肝期均较麻醉前低,新肝期血流开放后有一过性升高,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肝移植无肝期,尤其在无肝后期维持血K+在可耐受的较低水平,对减轻新肝期门、腔静脉开放后血K+过高,预防肝再灌注综合征发生,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是有利的。
- 李保安邹柳华杨吉武朱新运
- 关键词:肝移植血气分析
- 肝移植术无肝期及新肝早期血酸碱度变化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血酸碱度变化。方法35例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麻醉前做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定直接动脉血压并抽取血液样本,观察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不同时点血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剩余碱(BE)和标准碳酸氢根(HCO3-)变化。结果无肝前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肝期随着手术时间延长,pH逐渐降低,BE负值加大,出现较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新肝早期随着移植肝循环的开放,pH进一步降低,与术前相比,pH、BE、HCO3-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均明显下降(均P<0.01),大多数患者血管开放后PaCO2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容易发生较为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且逐渐加重。
- 杨吉武朱新运罗显荣邹柳华李保安
- 关键词:肝移植无肝期酸碱度血气分析
- 乳癌改良根治术三种插管全麻方法的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三种插管全麻方法,评选最佳方案。方法选择9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分为全凭吸入全麻(VCA)、硬膜外吸入复合全麻(VECA)、静脉吸入复合全麻(VI-CA),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 各组麻醉诱导后、切皮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结束后,VCA组MAP稍升高、HR稍增快。VECA和VICA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术后苏醒较快,拔管时间较早。静脉吸入复合全麻(VICA)组苏醒质量最佳。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可选择(VECA)、(VICA)麻醉。VICA更安全有效,苏醒快。
- 杨吉武朱新运杨俊邹柳华熊文辉秦勇王曦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记录麻醉前(T0)、腰硬联合麻醉开始后(T1)及用药后5(T2)、15(T3)、30(T4)、60 min(T5)时警觉/镇静(OAA/S)评分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率(R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T0、T1时3组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点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OAA/S评分显著低于T0时(P<0.05),右美托咪定组T3~T5时及丙泊酚组T2~T5时OA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T0和T1时SBP、DB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T3~T5时SBP和HR及T4~T5时DBP和RR显著低于T0时(P<0.05)。右美托咪定组T3~T5时HR显著低于T0时(P<0.05)。丙泊酚组T5时HR及T4~T5时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T5时丙泊酚组SBP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并能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 杨吉武唐靖朱新运邹柳华熊文辉
- 关键词:高血压腰硬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