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惠清

作品数:65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肿瘤
  • 16篇染色
  • 15篇细胞
  • 15篇病理
  • 9篇免疫
  • 8篇组织化学
  • 7篇上皮
  • 6篇动脉
  • 6篇增生
  • 6篇免疫组化
  • 6篇抗体
  • 6篇抗原
  • 6篇DNA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异型增生
  • 5篇上皮性
  • 5篇上皮性肿瘤
  • 5篇髓鞘
  • 5篇免疫组织

机构

  • 60篇北京军区总医...
  • 6篇北京市眼科研...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太原市人民医...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山西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师范...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65篇邢惠清
  • 48篇田玉旺
  • 23篇丁华野
  • 15篇黄晓南
  • 15篇邓永江
  • 12篇郭山春
  • 9篇刘芳龄
  • 7篇吴霞
  • 7篇张葆樽
  • 6篇王鲁平
  • 6篇李彬
  • 5篇李辽青
  • 5篇林星石
  • 5篇姚宏
  • 5篇赵玛丽
  • 4篇平苏萍
  • 4篇王冬嫣
  • 4篇虞积耀
  • 4篇张庆升
  • 4篇王虹

传媒

  • 11篇中国组织化学...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癌症
  • 3篇眼科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单克隆抗体通...
  • 2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8篇1997
  • 14篇1996
  • 2篇1995
  • 12篇1994
  • 7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5篇198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泪腺上皮性肿瘤(混合瘤、囊腺癌)是眼眶中较常见的肿瘤,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肿瘤的组织发生及构成尚有争论。本文运用角蛋白、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对泪腺上皮性肿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从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角度探讨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起源、组织构成及其性质等问题,从而深化对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认识。
李彬郑邦和李辽清陈英杰胡士敏邢惠清
关键词:眼眶肿瘤泪腺肿瘤免疫组化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的病理研究被引量:13
1997年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  方法 将 6例SAH死亡病例 ,与同期同年龄段 2 0例癌症及 40例脑出血作对照 ,着重对脑内外动脉进行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  结果  1 病理检查发现 ,被凝血块包埋的动脉有内膜肿胀 ,内膜下基质增多 ,内弹力板多皱折 ,平滑肌细胞变性 ,肌细胞或肌层坏死等改变。 2 SAH组与对照组、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 ,脑内外动脉的管腔变小、管壁增厚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而SAH组与脑出血组比较 ,仅被凝血块包埋的小动脉管腔明显减小 ,管壁明显增厚 (P <0 0 1 )。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SAH后 ,被蛛网膜下腔凝血块包埋的脑动脉发生较明显的血管痉挛 ,痉挛血管既有收缩性变化 。
刘芳龄张葆樽田玉旺邢惠清王冬嫣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学脑血管
龙胆紫希夫液显示DNA染色新方法被引量:2
1996年
龙胆紫希夫液显示DNA染色新方法邢惠清,田玉旺,丁华野,黄晓南,邓永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100700)我们应用龙胆紫配制希夫试剂(Schiff'sreasent),在微波辐射下进行富尔根(Feulsen)染色,使正常及良、恶性肿瘤组...
邢惠清田玉旺丁华野黄晓南邓永红
关键词:肿瘤脱氧核糖核酸
GST—π、HAb18、HK_2三种免疫组化染色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研究中的应用
1993年
本文报道应用抗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简称GST-π)和抗人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HAb18及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HK_2。用免疫组化染色,对肝癌、肝硬化及乙型肝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GST-π是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胆管型肝癌较好的标志酶;用来鉴别低分化肝细胞癌和胆管型肝癌可能有一定价值。(2)HAb18相应抗原在肝癌的阳性率为78.6%,说明HAb18是肝癌较好的标志物。(3)HK_2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程度地异常表达,反映其肝细胞胆管化生倾向,也提示二者与肝癌确有某种程度的内在联系。HK_2可用来帮助鉴别肝细胞肝癌和胆管型肝癌。
田玉旺邢惠清郭山春林星石
关键词:染色肝疾病
抗大肠癌单克隆抗体MC_3的应用
1989年
大肠腺瘤异型增生是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尤其重度异型增生易发展成癌或与癌并存。在形态上重度异型增生有时又难以与高分化腺癌区别,有人认为此病变为良恶性交界性病变,因此寻找能反映恶性变的标记物对肠癌的防治是很重要的。为此,本文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MC_3对79例大肠腺瘤异型增生(轻度26例、中度39例、重度14例及可疑癌7例);34例大肠癌及5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做免疫组化PAP法染色;检测肠癌相关抗原在各类肠腺瘤粘膜中异型增生不同程度中的差异及其意义做初步研究。另外。
邢惠清王鲁平石京雪
关键词:大肠癌单克隆抗体异型增生
图像分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1997年
图像分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韩玲霞田玉旺邢惠清陈春艳白血病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图像分析可为白血病的诊断、判别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观察疗效提供一个新的生物学定量参考指标。笔者采用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韩玲霞田玉旺邢惠清陈春艳
关键词:白血病ALLDNA
肝癌相关抗原HAg18—1 ELISA诊断药盒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1992年
应用HAg 18-1 ELIsA诊断药盒,对原发性肝癌(PHc)、肝炎及肝炎伴有肝硬化、其他癌(肺癌、胃癌、结肠癌)以及正常人,共400例,进行了血清学的检测。结果显示:HAg 18-1 ELISA阳性检测率,PHC为81%,肝炎及伴有肝硬化为30%,肺癌为36%,胃癌为28%,结肠癌为12%,正常人为0。PHC组HAg 18-1 ELIS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此外PHC 80例中有56例同时伴有AFP的检测,其中AFP 17/56阴性,17例阴性中HAg 18-1 ELISA检测阳性10例(59%),故对AFP检测PHC具有明显协同和补充诊断价值。此药盒操作简便,易于推扩,对PHC的临床诊断和普查提供了新方法。
林星石孙小华邢惠清从云辉
关键词:肝肿瘤诊断药盒
胃上皮异型增生10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胃上皮异型增生及相关病变Padova国际分类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按照 1998年Padova国际分类标准 ,收集复习既往胃黏膜活检诊断为各级异型增生的病例 10 7例 ,对其中 71例进行随访或追踪复查 ,3 8例伴有肠化者行HID/AB黏液染色。结果 既往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的 4 2例中 ,按Padova分类标准仅9例诊断低度异型增生 ,2 7例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 ,其余 6例定为异型增生。 4 2例中 13例获随访结果 ,12例经一次或多次复查为浅表或萎缩性胃炎 ,1例进展为黏膜内癌。按Padova分类诊断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中的 14例获随访结果 ,复查均为浅表或萎缩性炎。Padova分类将异型增生分为 2级 ,据随访复查资料 ,诊断低度异型增生的癌发现率是 3 / 9,高度异型增生的术后癌诊断率是 5 / 5 ,高度异型增生伴局部可疑浸润的术后癌诊断率是 10 / 10。结论 以往按三级分类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的病例 ,多数是慢性胃炎的反应性上皮增生 ,非真性肿瘤。按Padova分类 ,应列入“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组观察随诊。胃黏膜活检诊断高度异型增生的病例常合并有早期癌或浸润癌 ,诊断确定后应早期手术切除病灶。
王鲁平赵立姝丁华野田玉旺胡海邢惠清
关键词:异型增生病理
一种新的显示髓鞘和神经纤维的双重染色方法
1994年
一种新的显示髓鞘和神经纤维的双重染色方法邢惠清,田玉旺,丁华野,邓永江,黄晓南(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我们经大量实验,应用新方法氢氧化钾一过碘酸-甲基紫希夫氏液和维多利亚蓝双重染色法.在室温下进行髓鞘和神经纤维染色,克服了缺点,获得...
邢惠清田玉旺丁华野邓永江黄晓南
关键词:双重染色髓鞘纤维染色甲基紫复染
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比较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为了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性质特点和脑卒中的关系,对14例脑卒中病例(脑出血7例,脑梗塞7例)的颈动脉进行了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病灶侧颈动脉存在明显粥样硬化性狭窄,P<0.05,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重于脑出血,尤以颈内动脉表现为著,P<0.05,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备不稳定的组织学特性,为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溃疡,附壁血栓或质地松散,密度不均易脱落的斑块。该研究提示:颈动脉狭窄的程度与脑出血或脑梗塞均相关,若粥样硬化斑块为不稳定状态,则是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病因。
刘芳龄姚依群张葆樽田玉旺邢惠清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病理中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