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鲁卿

作品数:109 被引量:1,125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功能性消化不...
  • 29篇中医
  • 21篇结肠
  • 20篇溃疡
  • 19篇结肠炎
  • 19篇溃疡性
  • 19篇溃疡性结肠炎
  • 16篇脾胃
  • 12篇胃病
  • 12篇健脾
  • 11篇中医药
  • 10篇脾虚
  • 9篇药物
  • 9篇食管
  • 9篇反流
  • 8篇食管反流
  • 8篇食管反流病
  • 8篇胃食管
  • 8篇胃食管反流
  • 8篇胃食管反流病

机构

  • 10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江苏省中医院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辽宁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市宣武中...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江西省中医院

作者

  • 109篇赵鲁卿
  • 97篇张声生
  • 29篇吴兵
  • 12篇陶琳
  • 11篇沈洪
  • 11篇沈晨
  • 10篇卢小芳
  • 9篇汪红兵
  • 8篇周强
  • 8篇吴震宇
  • 8篇汪正芳
  • 8篇常雄飞
  • 8篇汪红兵
  • 6篇王垂杰
  • 5篇李玉峰
  • 5篇邓晋妹
  • 5篇刘亚军
  • 5篇魏玮
  • 5篇张旭
  • 5篇王佳佳

传媒

  • 23篇北京中医药
  • 18篇中国中西医结...
  • 11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天津中医药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医药通报

年份

  • 10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16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MLCK和PGE2-cAMP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十二指肠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和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
赵鲁卿常雄飞张声生
关键词:健脾理气方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文献传递
张声生从气血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九法被引量:9
2016年
张声生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失调是基本病机,在气血失调的基础上,生痰、生热、生湿。气血之虚实、寒热与疾病发生发展及症状表现密切相关,治疗当以调气理血为纲,从寒热、虚实四端,提出调和营卫、益气养血、调气和血、理气活血、破气破血、搜风剔络、温阳化瘀、清气止血、清气凉血九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强调平调气血,并佐以祛湿、化痰、清热、消食药物。各治法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可单独使用,又多法并用。
杨雪赵鲁卿周强张声生
关键词:气血治法溃疡性结肠炎名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述评被引量:3
2022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仅是国际医学领域的难题,也是我国重点攻关疾病。中医药治疗UC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内服和外治的多种方法为UC患者提供更多治疗的选择。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梳理,聚焦现代中医研究热点,把握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提升UC的中医证候疗效和进一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拓展思路。
张声生赵鲁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
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吗丁啉组,每组各12只。各组大鼠予生理盐水或相应剂量药物10 m L/kg灌胃,持续5 d。末次给药20 min后正常组大鼠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予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2 mg/kg),20 min后以半固体营养糊灌胃法检测各组大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各剂量组和吗丁啉组胃残留率均显著降低(P<0.05,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运动功能。
王佳佳吴震宇张声生卢小芳赵鲁卿常雄飞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小肠推进率
SAPHO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误诊漏诊情况及合并疾病,总结鉴别诊断要点。结果:7例患者中1例合并胰腺癌,1例HLA-B27阳性。临床表现上2例既有皮肤损害又有骨关节病变,5例仅有骨关节受累。影像检查中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上胸壁受累,骨硬化及骨肥厚为特征性表现。脊柱为第二常见受累部位,以胸椎最多见,连续的椎角病变形成的半圆形模式具有一定特征性。骶髂关节受累以双侧髂骨硬化为主。7例患者中1例误诊为掌跖脓疱病,1例误诊为肋软骨炎,1例误诊为掌跖脓疱病和肋软骨炎,1例合并胰腺癌误诊为转移瘤,1例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误诊为胸锁关节炎;1例合并胸椎压缩性骨折,早期漏诊。结论:SAPHO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多样,当出现典型皮肤损害而无骨关节表现时,应考虑本病可能;当仅有骨关节受累时,应充分了解骨骼病变出现的先后顺序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张亚男霍健伟温庆祥于梅艳杨迎崔璨赵鲁卿张秦李俊秋
关键词:SAPHO综合征掌跖脓疱病肋软骨炎强直性脊柱炎漏诊
清热化湿祛瘀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祛瘀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13例UC活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长期美沙拉嗪基础治疗上给予清热化湿祛瘀方,连续治疗12周,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分布,观察清热化湿祛瘀方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结果清热化湿祛瘀方治疗后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均较前升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丰度均有所升高,且拟杆菌门(Bacteriodetes)、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丰度有所下降。结论清热化湿祛瘀方治疗有助于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同时可辅助有益菌的增长,并抑制致病菌的增殖,从而更好地维持肠道微环境。
邓鑫王澍青窦丹赵鲁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
胃病Ⅰ号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胃病Ⅰ号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方法将162例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和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随访;采用国际通用的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各维度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是,在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时,试验组对BP、RE维度和PC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病Ⅰ号复方能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长的后续疗效。
吴兵赵鲁卿张声生王垂杰黄穗平魏玮沈洪汪红兵李玉峰黄绍刚刘亚军来要良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因素分析及中医防治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消化系统的疑难病种,大多数患者呈现复发和缓解反复交替的情况,病情的反复发作带来一定的癌变风险,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的发作、延长缓解期对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不健康饮食和饮酒、肥胖和缺乏运动、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四个方面,对UC复发原因进行梳理,并分析以上不良因素导致复发的机制,同时根据中医理论提出相应的中医防治策略,运用中医思想为预防UC复发提供新思路。
朱曦含邓鑫王澍青赵鲁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原因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口腔崩解片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口腔崩解片,是由黄连提取物、姜厚朴提取物、石菖蒲提取物、法半夏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陈皮提取物、芦根提取物、茵陈提取物、生薏苡提取物以及崩解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填充剂微晶纤维素、润滑剂硬...
张声生汪红兵赵鲁卿吴兵
463例慢性便秘患者结直肠息肉发病特点及其与中医虚实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463例慢性便秘患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特点及其与中医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诊断为慢性便秘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的内镜特点、病理性质以及与中医虚实证候的相关性。结果:(1)息肉检出情况:共纳入慢性便秘患者463例,检出息肉者221例(检出息肉371枚),息肉总检出率为47.73%,单发息肉100例,多发息肉121例;完善病理检查221枚,其中腺瘤性息肉96枚,非腺瘤性息肉125枚,腺瘤性息肉占43.44%。(2)腺瘤性息肉的发病特点: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男性(47.06%)高于女性(40.34%),老年(49.67%)高于中年(32.69%)和青年(22.22%),右半结肠(51.85%)高于左半结肠(38.57%),多发息肉(49.59%)高于单发息肉(36.00%),腺瘤性息肉的直径(5.15±3.40)mm大于非腺瘤性息肉(3.80±2.49)mm。(3)中医虚实证候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463例慢性便秘患者中医辨证为虚证者152例,实证者311例,实证患者比例较高,但虚证便秘患者息肉检出率为53.95%,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的比例为58.54%,均较实证更高。结论:慢性便秘虚证患者较实证患者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概率可能更高,且腺瘤性息肉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息肉位置、是否为多发和息肉大小存在一定相关性。
赵鲁卿王澍青邓鑫窦丹张声生
关键词:慢性便秘结直肠息肉中医证候虚实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