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俊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催化
  • 4篇氧化物
  • 4篇锰氧化物
  • 4篇催化剂
  • 4篇催化氧化
  • 3篇纳米
  • 3篇CO催化
  • 2篇导电
  • 2篇压电
  • 2篇压电复合
  • 2篇压电复合材料
  • 2篇氧化锰
  • 2篇氧化性
  • 2篇碳纳米管
  • 2篇陶瓷
  • 2篇陶瓷粉
  • 2篇陶瓷粉体
  • 2篇热压
  • 2篇热压工艺
  • 2篇纳米管

机构

  • 12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2篇赵俊
  • 7篇程水源
  • 7篇叶青
  • 6篇康天放
  • 4篇赵建生
  • 4篇李冬辉
  • 2篇朱满康
  • 2篇王海平
  • 2篇侯育冬
  • 2篇郑木鹏
  • 1篇王道
  • 1篇赵海霞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2009第八...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载型层状氧化锰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本文通过氧化还原法(Bir-1)、乙醇还原法(Bir-2)、水热法(Bir-3)、溶胶凝胶法(Bir-4)四种方法制备了Birnessite(简称Bir)型层状锰氧化物。通过离子交换法以Bir-2型层状锰氧化物为载体,制...
赵俊
关键词:催化氧化性能
用于低温消除VOCs气体的层状氧化锰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消除VOCs气体的层状氧化锰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使用廉价的高锰酸钾和醇为原料,通过碱性溶液和分散剂调节制备出高比表面积(97m<Sup>2</Sup>/g)和热稳定性高(>500℃)的层...
叶青赵俊王海平程水源康天放
文献传递
Fe-Bir型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通过氧化还原方法制备出具有层状结构的锰氧化物K-Bir,再以K-Bir为模板,通过湿插入法合成铁负载型催化剂,并运用XRD对其物相结构进行分析,以CO氧化反应为模型对Fe-Bir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负载Fe后,...
叶青赵俊李冬辉赵建生程水源康天放
关键词:锰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
层状Birnessite型锰氧化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2012年
综述了Birnessite型、负载型层状锰氧化物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应用现状等,重点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层状锰氧化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叶青王海平赵俊赵海霞程水源康天放
关键词:BIRNESSITE
Fe-Bir型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通过氧化还原方法制备出具有层状结构的锰氧化物K-Bir,再以K-Bir为模板,通过湿插入法合成铁负载型催化剂,并运用XRD对其物相结构进行分析,以CO氧化反应为模型对Fe-Bir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负载Fe后,...
叶青赵俊李冬辉赵建生程水源康天放
关键词:锰氧化物CO催化氧化
文献传递
低铝状态下五元系统CaO-SiO2-Al2O3-Fe2O3-SO3矿物烧成的研究
目前,气候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水泥工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通过调整结构、改进工艺、改变生产方式等降低CO2的排放量,成为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来源于生料中碳酸盐分解和燃料燃烧产生的...
赵俊
关键词:硫铝酸盐水泥煅烧温度
纳米PD负载K-BIR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以KOH 的乙醇溶液和KMNO4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了K-BIR 锰氧化物,通过钯溶液 与K-BIR的交换反应,制得纳米PD负载K-BIR的PD-BIR 催化剂。采用TG-DSC、XRD 和BET等表征技术分析了K...
叶青赵俊王道程水源
关键词:催化氧化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基于压电颗粒与碳纳米管协同的压电三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压电颗粒与碳纳米管协同的压电三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柔性压电复合材料领域。选取熔盐法制备的高性能锆钛酸钡钙(BCZT)陶瓷粉体作为压电相,高导电性和高力学性能的碳纳米管(CNTs)作为导电相,通过调控热压工艺...
郑木鹏赵俊武旭辰朱满康侯育冬
以Au(PPh_3)(NO_3)为前体制备的Au/13X结构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1
2010年
分别以金的有机配合物Au(PPh3)(NO3)和无机化合物HAuCl4为前驱体,采用常规浸渍法分别制备了Au/13X-Org和Au/13X-Ino,并以后者作为对照.采用N2-吸附/脱附、SEM-EDS、XRD和XPS等技术对所制样品的织构、晶体结构和价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所制样品对CO的催化氧化性能.N2-吸附/脱附、SEM-EDS和XRD结果表明,对于Au/13X-Org样品,Au较均匀地分布在13X载体上,而Au/13X-Ino样品,Au聚集地分布在13X载体上.通过XRD和SEM测定表明Au/13X-Ino上金粒子(平均粒径≈26.6nm)明显大于Au/13X-Org上金粒子(平均粒径<5nm).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Au/13X-Org催化性能明显优于Au/13X-Ino,Au/13X-Org在低温25℃时CO转化30%,150℃完全转化;而Au/13X-Ino在低温无活性,CO完全转化温度高于400℃.对于这种"惰性"13X载体负载Au活性的差别可能归因于金粒子的大小和前驱体中有无氯物种两方面的原因.XPS结果表明,在Au/13X-Org和Au/13X-Ino催化剂上催化氧化的活性中心为金属态Au0.
叶青赵俊李冬辉赵建生程水源康天放
关键词:CO催化氧化
SnO_2负载Au和M-Au(M=Pt,Pd)催化剂及其低温催化氧化CO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以SnO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浸渍法(IM)制备了金负载Au/SnO2催化剂,同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M-Au/SnO2(M=Pd,Pt)双金属负载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对C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CP法和IM法相比,DP法制备的Au/SnO2-DP催化剂,Au颗粒(<5nm)较小,分布均匀;Au/SnO2-DP中的Au是以金属态Au0存在,而Au/SnO2-CP和Au/SnO2-IM中,金以Au0和Au3+的混合价态存在,在Au/SnO2-DP和M-Au/SnO2中的Au、Pt、Pd和Sn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Au/SnO2-DP催化性能明显优于Au/SnO2-CP和Au/SnO2-IM.Au与Pt和Pd的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不同方法制备Au/SnO2催化活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Au颗粒大小和Au氧化态的不同而产生.而M-Au/SnO2活性提高,可能是由于Au与Pt和Pd之间的相互作用.
叶青赵建生李冬辉赵俊程水源康天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