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梅志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转移酶
  • 4篇甲基转移酶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基因
  • 3篇儿茶酚胺
  • 3篇儿茶酚胺氧位...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基因多态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毒性
  • 1篇药物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英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治疗银屑病

机构

  • 4篇新乡医学院第...
  • 4篇解放军261...
  • 2篇解放军第二六...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贾梅志
  • 4篇吕路线
  • 4篇陈元旺
  • 3篇纪会芳
  • 2篇王瑛
  • 2篇李文强
  • 1篇姚佳志
  • 1篇顾克胜
  • 1篇曾丽萍
  • 1篇王瑛
  • 1篇尚士渲
  • 1篇张尚荣
  • 1篇张阳德
  • 1篇张红星
  • 1篇刘杰
  • 1篇宋学琴
  • 1篇王晓慧
  • 1篇仲照希
  • 1篇袁琼
  • 1篇于军

传媒

  • 4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易感性差异的5-羟色胺转运体和5-羟色胺受体机制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易感性差异的中脑边缘系统5-羟色胺转运体(5-Hrrr)和5-羟色胺lA受体(5-HT1AR)机制。方法15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2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建立CUS模型,根据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和强迫游泳试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测评指标将大鼠分为高、中、低易感组。在应激模型建立后分别处死高、低偏爱组和对照组大鼠各8只,原位杂交检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隔核(NAc)区5-HT1A和5-HT1AR的表达。结果高易感组三个脑区5-HTT的灰度值高于低易感组,3组脑区灰度值分别为:mPFC区169.20±8.23,143.53±5.31、Nac区177.41±5.68,158.65±5.24、VTA区174.16±5.61,158.654±4.8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易感组三个脑区5-HTlAR的灰度值低于低易感组,3组脑区灰度值分别为:mPFC区113.98±7.46,125.90±3.30、Nac区112.11±5.50,125.06±3.97、VTA区103.11±6.晒,115.57±3.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脑边缘系统VrA—NAc-mPFC环路中5-HT1AR高表达状态和5-HTT低表达状态与大鼠CUS高易感性有关。
刘杰王瑛贾梅志王晓慧张尚荣尚士渲
关键词:5-羟色胺转运体5-羟色胺1A受体
不同临床背景精神分裂症患者延误治疗的影响因素(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延误治疗的情况普遍存在, 给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很多问题.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延误治疗的影响因素。设计: 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的横断面研究。单位: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象: 全部病例选自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某病区 2005- 01/06 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96 例。其中男 52 例, 女 44 例, 年龄 16~55 岁, 平均(32.7±12.3) 岁; 初中以下( 包含初中) 学历 54 例, 高中以上( 包含高中)42 例。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 对每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 内容有: 性别、婚否、文化程度、起病形式、家庭住址、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家族史等, 并将它们详细分类处理。调查每个类别患者延误治疗情况( 精神病患者在出现精神症状到接受恰当的治疗的时间超过 1 年为延误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 延误治疗率, 相关因素发生频率。结果: 96 例患者中延误治疗 60 例, 延误治疗率为 62.5%。对延误治疗影响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文化程度、家族史、起病形式、经济状况进入了回归方程 , 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 0.332 1, 0.210 1, 0.190 3,0.101 2。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文化程度、家族史、起病形式、经济状况是延误治疗的危险因素, 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并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延误治疗率有重要作用。
仲照希吕路线宋学琴贾梅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新兵精神疾病终级鉴定262例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解新人伍士兵精神疾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新时期新兵精神疾病终级鉴定特点,我们对2007—2010年新兵262例精神疾病终级鉴定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陈元旺纪会芳贾梅志姚佳志
关键词:新兵精神疾病
含汞偏方治疗银屑病致汞中毒性精神障碍1例
2012年
患者女,27岁。因腰痛、下肢水肿,并伴烦躁、失眠3个月,精神失常10天,人院就诊。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6个月前间断应用含汞中药偏方治疗,基本痊愈,但近3个月出现烦躁、失眠、腰痛、颜面和双足水肿、双肾区疼痛等症状。近10天,又出现阵发性哭闹、喊叫等精神症状。既往无精神病、神经疾病等内科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
贾梅志王瑛陈元旺曾丽萍
关键词:银屑病汞中毒
司可巴比妥钠戒断综合征1例
2012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4年前罹患声带癌,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病情平稳。但由于术后出现严重失眠,每晚须服用司可巴比妥钠胶囊100~200mg方能入睡。病程中,患者出现焦虑,整日闷闷不乐,心烦、坐立不安、记忆力下降。为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每早服用盐酸舍曲林胶囊150mg,
纪会芳陈元旺贾梅志袁琼
关键词:戒断综合征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900Ins C/900Del 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900InsC/900Del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对23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例同期健康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基因型。结果COMT基因900InsC/900DelC多态性突变率为20%,该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不同家族史患者组间分布无差异显著性;COMT基因900InsC/900DelC多态性的野生基因型InsC/InsC在男性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为正常男性对照的2.19倍,InsC/InsC基因型与男性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性;女性患者与同性别对照无此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亚型之间基因型和基因频率未见显著性差异,但InsC/DelC在阳性亚型中的比值(0.55)明显较混合型(0.37)中增高,即与混合型相比InsC/DelC基因型与阳性亚型更相关(OR=2.073)。结论COMT基因第六外显子900InsC/900DelC多态性InsC/InsC基因型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易感因素;该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亚型不存在相关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遗传背景也没有影响。
吕路线张阳德贾梅志于军张红星仲朝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利培酮疗效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利培酮治疗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探讨利培酮疗效的敏感基因。方法对20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2—8m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减分率评定疗效。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基因型。对痊愈组(29例)、进步组(153例)及无效组(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进行关联分析。结果COMT基因3种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利培酮不同疗效患者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MT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单体型分析,利培酮治疗痊愈组与进步组、有效组与无效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T基因可能不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疗效敏感基因。
吕路线贾梅志李文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多态性单核苷酸利哌立酮
混合性分离型癔症2例被引量:1
2012年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19岁。因双下肢无力3个月余到我院就诊。患者分到连队体能训练后1周,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特别是上楼梯时抬腿困难,无肢体抽搐及肌肉酸痛,无腰痛及腰部活动受限,休息后不能缓解,并逐渐加重。
贾梅志陈元旺王瑛纪会芳顾克胜
关键词:暗示疗法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900InsC/900DelC多态性、-287A/G多态性和Val108/Met158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s...
贾梅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抗精神病药物
文献传递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287A/G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23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名正常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受试者的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结果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突变率为10%,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该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比较结果仍同前;不同家族史患者组间的上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该多态性基因型在精神分裂症阳性亚型、阴性亚型、混合型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G基因型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6·30倍(OR=6·300),G等位基因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1·859倍(OR=1·859)。结论COMT基因-287A/G多态性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差异,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阴性亚型的危险因素。
吕路线贾梅志李文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