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瑞瑛
-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儿童患者的操作体会
- 本文从实践出发,讨论了运用日本进口的型号为KM-8800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儿童患者的一些问题和操作体会.儿童患者有着不少和成人患者接受治疗时的不同之处,因此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手术中的及时观察处置显得特别重要...
- 谷瑞瑛周霞秋郭清安宝燕
- 关键词:儿童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
- 文献传递
- 血浆交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治疗组的存活率,每次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凝血因子V、补体C<...
- 安宝燕周霞秋谢敬东蔡伊梅谷瑞瑛
- 关键词:人工肝存活率血浆交换慢性重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恩替卡韦长期治疗核苷(酸)类药物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至少5年对核苷(酸)类药物初治的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BMS463-012和BMS463-023研究项目在瑞金医院感染科入组的20例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核苷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在第一阶段(第1~2年)口服恩替卡韦0.5 mg/d,第二阶段(第3~5年)口服恩替卡韦1.0 mg/d。检测并记录基线以及治疗48、96、144、192和240周时患者的ALT、HBV DNA、HBeAg和 HBsAg水平。如治疗240周时HBV DNA ≥300拷贝/mL,则进行基因序列测定以明确是否发生耐药。结果恩替卡韦治疗第48、96、144、192和240周,HBV DNA <30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60%、40%、50%、85%和85%,HBeAg消失率分别为15%、15%、20%、30%和65%。有3例患者在第192周发生 HBeAg 血清学转换。恩替卡韦治疗48周时血清 HBV DNA<300拷贝/mL 与>300拷贝/mL患者相比,240周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00%和66.7%;240周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3%和0。入组患者中基线ALT>2倍和<2倍患者相比,前者240周病毒学应答率为100%,后者为75%;前者240周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为37.5%,而后者为0。入组患者基线高病毒载量(>10^8拷贝/mL)和低病毒载量(<10^8拷贝/mL)比较,前者240周病毒学应答率为83.3%,后者为100%;前者240周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1.1%,而后者为50%。以上二者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治疗48、96、144、192和240周血清 HBsAg 水平分别为(4.04±0.40)、(3.64±0.44)、(3.73±0.41)、(3.53±0.55)、(3.55±0.55)和(3.55±0.63)lg IU/mL。相对于基线,在第48周、144周、192周、240周 HBsAg效价有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5、0.005、0.009、0.018)。治疗240周时 HBeAg消失和未消失的患者,其基线 HBsAg效价(3.95±0.54)lg IU/mL比(4.20�
- 谢敬东陈榕刘芸野蔡伟王晖郭清谷瑞瑛周霞秋谢青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
- 血浆交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选取 4 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入院后给予内科综合治疗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治疗组的存活率 ,每次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凝血因子 V、补体 C3 、血氨、血浆内毒素及 WBC、RBC、PLT的变化 ,并观察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及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存活率为 5 0 % ,治疗组每次治疗前后肝功能明显改善 ,凝血因子 ,补体 C3 明显上升 ,血氨、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 ,治疗前后 RBC、WBC、PLT无明显变化。治疗组部分患者在治疗中有荨麻疹、口唇麻木等副作用 ,但不影响治疗的进行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眚好转。结论 :人工肝治疗较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副作用小 ,安全性高。人工肝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清除患者体内的血氨、内素素等有害物质 ,补充凝血因子、补体、白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 ,为患者的自然恢复争取机会。
- 安宝燕周霞秋谢敬东蔡伊梅谷瑞瑛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血浆交换人工肝副作用肝功能
- 血清HBsAg动力学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予拉米夫定(LAM)抗病毒治疗期间血清HBsAg定量水平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3例CHB患者予LAM治疗104周,对出现完全应答持续24周以上的患者停药再随访104周,观察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检测基线、LAM治疗24周、52周、76周、104周的血清HBsAg定量水平和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经LAM治疗104周,5例患者出现完全应答24周以上而停药,其在治疗52周、76周和104周的血清HBsAg与基线相比的下降值显著高于未停药组。LAM治疗52周时血清HBsAg下降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P<0.05,血清HBsAg下降阈值大于2log10IU/ml时,预测治疗104周出现完全应答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86%;同时达到停药标准的患者数显著高于下降值小于2logIU/ml的缓慢下降组(P<0.05)和血清HBsAg水平高于基线的升高组(P<0.01),而耐药的发生率低于缓慢下降组和升高组。结论血清HBsAg定量检测可作为CHB患者抗HBV疗效考核指标之一。
- 蔡伟谢青安宝燕赵国明王晖周霞秋郭清谷瑞瑛
- 关键词:HBSAG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和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急性肝坏死后TNF、LPO、ALT、SB变化,结果发现,实验后血清TNF、LPO、ALT、SB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肝组织呈斑块至亚大块坏死。提示:病毒、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过氧化脂质在急性肝坏死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谢青郭清周霞秋李惠英谷瑞瑛
- 关键词:DHBV肝坏死过氧化脂质发病机理
-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谢青,郭清,周霞秋,李惠英,朴文姬,谷瑞瑛,丁长囡,李定国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同属嗜肝DNA病毒科,它们具有类似的生物性、免疫原性和致病性。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O55B5)的诱导下,...
- 谢青郭清周霞秋李惠英朴文姬谷瑞瑛丁长囡李定国
- 关键词:鸭乙型肝炎病毒急性肝坏死发病机制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被引量:3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 2 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内科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血浆置换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氨、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氨、血浆内毒素、TNF α、TGF β1 治疗前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5 ) ,而HGF浓度呈上升趋势 ;治疗组甲硫氨酸浓度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5 ) ,其他氨基酸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无明显上升。结论 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氨、内毒素、TNF α、甲硫氨酸等有害物质 ,抑制TGF β1 上升 ,而HGF上升 ,缓解炎症 ,抑制肝脏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 。
- 安宝燕周霞秋谷瑞瑛俞红郭清谢敬东
- 关键词:血浆置换肝细胞生长因子慢性重型肝炎TGFΒ1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操作及手术护理
- 2002年
- 本文讨论了运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的操作和护理。经对 2 3例重型肝炎和顽固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采用或不采用日本进口的型号为 KM- 880 0治疗仪进行血浆置换术和胆红素吸附术后效果的观察和分析 ,对血浆置换术、胆红素吸附术及活性炭吸附术的患者准备、物品准备、环境准备及工作人员准备等进行了讨论。本文还着重讨论了血浆置换术中的配合、操作步骤、术中病情观察、机器状态观察和化验指标的检测以及手术的患者的体位、饮食、休息、穿刺部位观察等护理工作。
- 谷瑞瑛周霞秋郭青
-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手术护理血浆置换术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儿童患者的操作体会
- 2004年
- 目的 :本文从实践出发 ,讨论了运用日本进口的型号为 KM- 880 0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儿童患者的一些问题和操作体会。儿童患者有着不少和成人患者接受治疗时的不同之处 ,因此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手术中的及时观察处置显得特别重要。
- 谷瑞瑛周霞秋郭清安宝燕
-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儿童血液通路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