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信息调查研究被引量:16
- 2020年
- 信息调查是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核心侦查手段之一。基于犯罪技术与骗术的深度融合,电信网络诈骗经历了从传统电话到平台通讯、网络电话和即时通讯的犯罪资讯手段变化,诈骗犯罪链条的设计越来越智能化、跨国化和复杂化,而其犯罪技术的推广运用采取“傻瓜式操作”,又极大降低了犯罪门槛。诈骗团伙还利用电子证据的流动性,采取多种反侦查措施和技术措施增加取证难度、分散警方大数据的应用。围绕VOIP、GOIP、嗅探短信诈骗等难度较大的电诈犯罪技术手段和反侦查措施探讨了信息调查的应用方法、调查重点以及犯罪手法破解原理,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和技术对策以切断技术演化骗术的黑灰产源头,依据犯罪规律与新技术特点建立和优化技术反制模型,通过警企大数据合作增加多维度数据的审视、理解与关联分析,以期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实务提供参考。
- 谢玲
- 关键词:信息调查VOIP嗅探
- 社会共治语境中的佛教“救赎”——由监狱行刑活动切入分析
- 中央政法委新近提出"社会共治"大思路,明确了法治的主导地位,确认了非正式控制机制的重要作用。但现制向佛教开放存在三大隐忧:唯物论与缘起论在世界本源认知上存在分歧,引佛教于行刑活动似会紊乱意识形态;佛教慈悲反衬刑事法压制,...
- 王利荣谢玲
- 关键词:以人为本
- 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制度研究
- 基于土地资源有限性、我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情况,传统的土地观念以及人类需求无限性,我国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指标需求与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需求矛盾越发凸显。为了保护耕地,我国以政府适度干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理论基础,...
- 谢玲
- 关键词:公众参与
- 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聚集地空间迁移分析——大湄公河流域样本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近年来,缅北成为东南亚地区电信网络诈骗话务窝点的聚集地。受政治局势演变、国家政策变动、犯罪成本推高、中缅执法“对峙”局面形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缅北话务窝点可能在5~10年内发生犯罪迁移,妙瓦底成为新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热点区域。研究以犯罪聚集地的空间迁移为假设,通过开源信息收集、挖掘、比对缅北与妙瓦底从事电诈活动的犯罪条件和机会,依据缅甸诈骗话务窝点的案件数据进行地理信息测量和可视化分析,旨在阐述城市空间区域内抑制犯罪力量的缺失和犯罪条件的具备导致新的犯罪热点区域形成的可能性。并在“澜湄协议”安全合作机制框架下研提遏制缅北、妙瓦底诈骗犯罪活动的对策建议。
- 谢玲
- 审查起诉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 审查起诉从诉讼目标上本应是具有司法性质的活动,但现行审查起诉结构体现出了行政化的特征,尽管吸收了辩论式的要素,但审查活动仍是单方、片面和秘密的。这种单方审查方式由于缺乏程序主体的积极参与、控辩双方的实质对抗,不仅不能保障...
- 谢玲
- 关键词:控辩平衡
- 社会共治语境中的佛教“救赎”——由监狱行刑活动切入分析
- 中央政法委新近提出'社会共治'大思路,明确了法治的主导地位,确认了非正式控制机制的重要作用。但现制向佛教开放存在三大隐忧:唯物论与缘起论在世界本源认知上存在分歧,引佛教于行刑活动似会紊乱意识形态;佛教慈悲反衬刑事法压制,...
- 王利荣谢玲
- 关键词:以人为本
- 陪都时期重庆警政制度研究
- 本文对陪都时期重庆警政制度进行了研究。抗战时期,因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同时,各种政治力量向重庆转移、集结,政治斗争复杂、严酷。为适应国民党政府统治与政治斗争的需要,在“国防中心主义...
- 谢玲
-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民国政府陪都重庆警政制度
- 文献传递
- 暗网环境下恐怖主义信息挖掘与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恐怖主义活动方式变得更为隐秘。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空间从表网的在线社区与视频分享平台转向暗网黑市交易和暗网论坛。针对暗网节点通信和交易信息高度匿名等特点,相应的反恐工作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手段,以深度切入恐怖分子用于扩大影响的暗网空间。为此,可以设计和优化专门适用于暗网的聚焦爬虫工具,挖掘恐怖主义活动信息;可以搭建涉恐事件数据模型,分析恐怖组织可能的线下攻击手段;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超链接分析方法,定位暗网内恐怖主义隐蔽社区和危险用户集群。通过准确把握暗网中的匿名恐怖主义活动规律,抓住安全监控与防范的重点、难点,综合施策,以及适时制定和精准实施反恐网络安全策略,能够最大限度遏制暗网恐怖主义的危害,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 谢玲
- 关键词:恐怖主义暗网社会网络分析
- 佛教渗入现代行刑机制研究
- 在现代法治社会,责任主义刑法观占居了牢不可破的理论与实践主导地位。报应犯罪的本意是表达世俗社会否定犯罪行为和合理运行国家惩罚权,社会学家福柯由此敏锐觉察到刑罚作用点的改变,其另样观察颇有颠覆性——反酷刑引领下的刑罚机制从...
- 谢玲
- 关键词:犯罪佛教行刑受刑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