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江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烧结矿冷却过程正交模拟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烧结矿粒径、进口流量、料层高度、孔隙率和进口风温是影响烧结矿冷却过程中余热利用量的主要参数。通过对某钢铁厂360 m2环冷机进行研究,针对烧结矿换热的特点建立了烧结矿换热过程求解的数学模型。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为平台,采用UDS和UDF构建多孔介质局部非热力学平衡的能量双方程模型,模拟烧结矿冷却过程;以提高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量为目标,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烧结矿换热过程的5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组合。通过与现场测试的数据比较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过程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烧结系统的余热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张家元张小辉周孑民戴传德谢东江
- 关键词:烧结矿数值模拟余热利用
- 烧结矿冷却过程数值仿真与优化被引量:29
- 2011年
- 以某钢铁企业360m2环冷机为研究对象,以多孔介质模型为基础,对动量方程源项加以修正,对环冷机台车内气、固态采用局部非热力学平衡的双能量方程模型分别建立能量方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并结合其二次开发平台,建立了适用于烧结矿冷却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影响冷却过程的5个主要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以提高环冷机的余热利用量为目标的最优运行参数的组合,通过与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 张小辉张家元戴传德谢东江
- 关键词:烧结矿多孔介质数值模拟正交实验
- 环冷机冷却过程数值仿真与优化
- 环冷机是钢铁烧结生产的重要设备,但一直以来对环冷机的热工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和分析,以致对该系统的操作和改进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依据实际生产设备,建立并求解环冷机冷却过程的物理数学仿真模型,深入探索环冷机...
- 谢东江
- 关键词:环冷机冷却过程数值模拟余热利用
- 文献传递
- 烧结环冷机分层布料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被引量:9
- 2013年
- 基于局部非热平衡换热理论,建立多孔介质内气体-颗粒两相非平衡换热的能量双方程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自编程序的结合,对三维环冷机内的换热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环冷机内各层物料粒径对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布料工艺,将大粒径物料分布于环冷机底层,小粒径物料分布于中层,可以增加约14%的余热利用量,且有助于实现环冷机内温度场分布的均匀性,研究结果对环冷机分层布料以及余热利用具有参考作用。
- 李茂母玉同张家元谢东江
- 关键词:环冷机温度场数值仿真
-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试耐火材料热物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在对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基本原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在第二类边界条件下半无限大物体一维导热的数学模型,研制一套低导热系数材料的热物性测量装置,并结合相关文献通过数值计算获得高斯误差补函数一次积分较为精确的解。设计的测试系统采用数据采集卡DUT5000,利用VB编程技术对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及处理,测定8种耐火砖和陶瓷纤维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测试系统所得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与文献中的结果相对误差不超过6%,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时间短、精度较高等特点。
- 周孑民朱再兴谢东江李浩陈伟张永星
- 关键词:导热系数导温系数误差分析
- 动态法测量熔点附近热导率
- 2010年
- 相界面移动测量法,是动态测量熔盐热导率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一维条件下相界面移动速率与热导率的代数关系,通过测量相界面移动速率来定量计算热导率。该方法要求实验平台满足一维导热及平板温度突然升高等物理条件,故合理设计优化加热装置成为减小实验误差的重要手段。采用电感加热,满足实验对加热装置高热流密度、快速控温的热环境要求。陶瓷圆管作为相变室,中部使用填充绝热棉及温度补偿方式尽量减小径向散热;上下部使用自制电感加热器包裹高温钢,提供两端面温差及温度突变。利用该装置,对溴化锌熔点附近热导率进行测试,并结合数值模拟减小测试误差。
- 周孑民谢东江梁艳南吴烨杨莺
- 关键词:无机盐热物性数值模拟
- 高强型煤热对流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在热对流干燥实验台上,采用连续称重和测温的方法研究单颗粒湿型煤的热对流干燥特性,获取型煤含水率及内部测试点温度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采用分时干燥与强度测试的方法研究高强型煤含水率与其冷态机械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型煤的热对流干燥过程经历升速干燥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其中,以降速干燥期为主;型煤干燥过程中,存在蒸发界面内移的现象;高强型煤的冷态机械强度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先增加后降低,型煤干燥存在最佳含水率,试验条件下高强型煤干燥的最佳含水率为2.32%。
- 彭好义周孑民彭庚谢东江刘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