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祥岩

作品数:3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望远镜
  • 13篇天文
  • 11篇光学
  • 6篇视场
  • 6篇视宁度
  • 6篇天文选址
  • 6篇光子
  • 6篇大气光学
  • 5篇图象
  • 5篇图象传感器
  • 5篇椭圆率
  • 5篇光学系统
  • 5篇光子计数
  • 5篇感器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4篇天文望远镜
  • 4篇湍流
  • 4篇准直
  • 4篇望远系统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国...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云...
  • 2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芝加哥大学
  • 1篇德州农工大学

作者

  • 38篇袁祥岩
  • 12篇李正阳
  • 11篇陈华林
  • 11篇裴冲
  • 8篇李博
  • 6篇卢海平
  • 4篇戴松新
  • 4篇张凯元
  • 3篇崔向群
  • 2篇李红梅
  • 2篇姚正秋
  • 2篇刘根荣
  • 2篇王力帆
  • 2篇付建宁
  • 2篇顾伯忠
  • 1篇丁明德
  • 1篇张辉
  • 1篇谢基伟
  • 1篇杜福嘉
  • 1篇李博

传媒

  • 4篇光子学报
  • 3篇天文学报
  • 3篇光学学报
  • 2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科技纵览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星像椭圆率模型的望远镜高效精准调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星像椭圆率模型的望远镜高效精准调焦方法。该方法涉及光学系统调焦领域,解决了调焦精度低、调整速度慢等问题。步骤如下:(1)以科学CCD实拍星图为基础;(2)扣除图像背景噪声;(2)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恢复星...
袁祥岩李博李正阳
夏克-哈特曼(S-H)应用在天文望远镜系统时的图像预处理
夏克-哈特曼可用于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检测、波前检测、大型拼接镜面的共焦检测、以及大气视宁度的测量等。本文从S-H在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中用于波前检测的实例出发,分析了CCD的暗电流和响应不均匀性对S...
袁祥岩张勇
关键词:大气湍流图像复原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南极望远镜封窗加热电极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南极望远镜封窗加热电极的固定装置,包括角钢、第一螺钉、绝缘压片,角钢由侧面的弧形面和上端的平面组成,弧形面用于将固定装置固定在望远镜镜筒上,绝缘压片活动设置于平面的下方,平面和绝缘压片之间设置有压...
李正阳陈超韩子健姜鑫刘婷婷袁祥岩
文献传递
南极冰穹A首台自动视宁度检测仪的研制被引量:1
2011年
南极冰穹C(Dome C)的选址结果显示:Dome C具有寒冷干燥、红外背景辐射低、可连续3~4个月观测、空气明净、透过率高、风速低等特征,是比地面上任何中纬度台址都好的天文观测台址.而由我国最先登陆的内陆最高点冰穹A(Dome A)被国际天文界广泛认为可能是比Dome C更好的天文台址.近3 yr来,中国科学院南极天文中心领导开展Dome A的台址测量工作,初步结果表明Dome A作为天文台址具有巨大优势.但是到目前还没有获得直接用于衡量天文台址在光学观测方面的主要参数视宁度数据.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我国首个用于Dome A的自动视宁度测量仪,基于一台口径35 cm的商用望远镜进行硬件改造和软件开发,使其能在Dome A低温低压环境下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处理.目前该仪器已随"雪龙号"科考船起运南极,于2011年初安装到Dome A并开始测量.起运前,在兴隆观测站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台)选址组的一台视宁度监测仪进行了对比测量,对软件、硬件和装调方法进行了检验验证.
裴冲袁祥岩陈华林汪达兴赵建林温海坤李正阳
天文望远镜的滚珠式超低温镜面侧支承机构
天文望远镜的滚珠式超低温镜面侧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镜面侧支承机构的结构是:天文望远镜主镜镜筒的四周,设有贴合于望远镜圆形镜外圆柱面的U形槽,该U形槽内充满小钢珠。优化方案是采用Φ4㎜的小钢珠。本发明的天文望远镜的滚珠...
姚正秋袁祥岩李红梅
文献传递
基于Keck方法的大型拼接镜面共面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LAMOST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同时应用薄镜面主动光学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的望远镜,但望远镜目前的设计要求还只是共焦,还没有很好地开展共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Keck望远镜的共相方法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红外波段得到了10m镜的衍射像。参照Keck的算法,开发了一套用于检测拼接子镜前后有一定平移误差时的模拟软件,在LAMOST及以后各大型望远镜的拼接镜面实验装置上应用。结果表明,这个方法是现实可行的。
李艳袁祥岩崔向群
关键词:KECK主动光学共面
组合多孔径闪耀和差分图像运动光学湍流传感器及方法
组合多孔径闪耀和差分图像运动的光学湍流传感器及方法,由Febry透镜、出瞳分割镜部件、CCD图象传感器与计算机组成,特征是Febry透镜用于匹配小型望远镜的入瞳,使出瞳位于出瞳分割镜部件上,Febry透镜和小型望远镜的组...
裴冲陈华林袁祥岩
文献传递
首架南极天文望远镜CSTAR的光学系统被引量:6
2009年
2008年1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首台南极小望远镜阵CSTAR成功安装在南极内陆最高点DOME A,用于天文观测.正如天文学家预言,南极是个极好的天文台址,CSTAR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在南极展开天文科考的可能性与优越性.在此重点介绍我国首台南极望远镜设备CSTAR的光学系统,以及为保证在南极低温环境下望远镜保持高质量成像所采取的措施,最后给出观测结果.
刘根荣袁祥岩
关键词:地球望远镜
南极光学望远镜的氧化铟锡薄膜多相交流电除霜方法
2015年
在极地环境(如南极Dome A)中的光学系统,氧化铟锡(ITO)薄膜加热除霜有突出的优势。简述了ITO薄膜除霜原理,指出了目前采用的直流电、点状电极的加热设计存在局部过冷、电极过热、整体加热不均的情况,影响成像质量与除霜效果。给出了加热除霜效果的评估指标,提出了多相交流电、线状电极的新设计,并采用"主路径"分析法进行论证。然后以南极巡天望远镜(AST)为背景,对500 mm口径镜面进行有限元模拟,在等功率条件下,对各加热设计进行评估。使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实际镜面:采用新设计后,镜面温度均方差降低了81.65%,峰谷值降低了76.31%。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大幅提高了加热除霜的均匀性和效率,改善了视宁度,有望应用于南极光学望远镜工程中。
郑奕赵顶袁祥岩王晋峰张凯元
关键词:ITO薄膜
天文选址大气光学参数测量仪
天文选址大气光学参数测量仪,由小型望远镜、CCD图象传感器与计算机组成,特征是,小型望远镜入瞳处的前方依次安装有:平行光管(带有网格分划板)、入瞳分割镜;小型望远镜入瞳处的后方的光轴上,依次安装有:可开合的分光镜、四通道...
陈华林裴冲袁祥岩戴松新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