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甲冰

作品数:140 被引量:60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农业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7篇灌溉
  • 38篇作物
  • 33篇冠层
  • 32篇小麦
  • 30篇冬小麦
  • 22篇玉米
  • 21篇土壤
  • 20篇灌区
  • 17篇遥感
  • 16篇水分
  • 15篇气温
  • 15篇气温差
  • 14篇生育
  • 14篇冠气温差
  • 14篇灌溉决策
  • 12篇需水
  • 12篇蒸散
  • 12篇温度
  • 12篇精量灌溉
  • 12篇冠层温度

机构

  • 117篇中国水利水电...
  • 42篇国家节水灌溉...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北京时域通科...
  • 3篇长江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河北水利电力...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陕西省宝鸡峡...

作者

  • 140篇蔡甲冰
  • 74篇张宝忠
  • 68篇刘钰
  • 66篇魏征
  • 56篇彭致功
  • 53篇陈鹤
  • 49篇许迪
  • 14篇李益农
  • 13篇王蕾
  • 11篇杜丽娟
  • 8篇雷廷武
  • 8篇雷波
  • 8篇赵娜娜
  • 7篇白亮亮
  • 6篇李新
  • 6篇蔡林根
  • 5篇刘国水
  • 5篇龚时宏
  • 4篇史宝成
  • 4篇胡亚琼

传媒

  • 14篇农业工程学报
  • 9篇中国农村水利...
  • 8篇农业机械学报
  • 7篇水利学报
  • 7篇灌溉排水学报
  • 4篇节水灌溉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灌溉排水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中国农业工程...
  • 1篇中国农业工程...

年份

  • 10篇2023
  • 6篇2022
  • 17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不同预见期区域作物ETc预测预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不同预见期区域作物ETc预测预报方法,基于气象数据采用标准方法彭曼公式计算ET<Sub>0</Sub>、根据涡度相关仪获得作物ETc,进而在FAO‑56单作物系数法的基础上,获得作物系数Kc。因此E...
陈鹤魏征韩信李益农张宝忠蔡甲冰彭致功潘岩谢天慧
文献传递
考虑作物生长状态的农田表面温度数据精量甄别与区分
2022年
农田表面温度是土壤、作物和大气之间进行水/热交换传输的重要参数,也是灌区遥感反演模型的重要参量。在利用热红外传感器连续获取农田表面温度数据时,由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处于动态变化中,农田表面温度数据往往混合了作物冠层温度和土壤表面温度。为精准甄别和区分田间海量监测数据,该研究结合Logistic作物生长模型,通过考虑作物生长状态指标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作物冠层高度及其关键节点,构建了农田表面温度监测数据的甄别算法。以内蒙古永济试验站玉米和向日葵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并利用解放闸灌域和吉林省长春试验站的玉米和向日葵田间观测数据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考虑LAI和作物冠层高度并利用Logistic模型模拟的关键节点来建立甄别算法,能够为农田稀疏植被表面温度数据甄别提供高效判定。与人工测量值对比,冠层温度优化幅度在10个百分点左右(相对误差),土壤表面温度优化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甄别方法可以明显提升冠层和土壤表面温度的获取精度。甄别算法中校正因子数值需根据作物种植密度及LAI确定,其中玉米校正因子选择作物冠层温度校正因子0.9,土壤表面温度校正因子1.1;向日葵校正因子以叶面积指数最大值4为基础,选取冠层温度校正因子0.7,土壤表面温度校正因子1.2;在不同地区应用时,向日葵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每增加1,推荐冠层温度校正因子调高0.35,土壤表面温度校正因子调低0.18。研究结果可为精量灌溉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了农田监测数据的性能,为无人机遥感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精量甄别提供算法和验证。
肖春安蔡甲冰常宏芳张敬晓许迪
关键词:冠层LOGISTIC模型
农作物冠层温度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检测设备,尤其是涉及农作物冠层温度测定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伸缩支架顶部;伸缩支架的下端安装在支架座内,支架座包括垂直的支架套筒,支架套筒底部连接有水平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插槽,...
张宝忠陈鹤魏征彭致功许迪蔡甲冰王蕾
文献传递
基于区域墒情监测和遥感数据的实时灌溉预报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域墒情监测和遥感数据的实时灌溉预报系统及方法,灌溉预报系统包括遥感信息墒情反演模块、区域墒情实时监测模块和区域实时灌溉预报模块;遥感信息墒情反演模块将确定的区域墒情空间展布系数传输至区域实时灌溉预报模...
蔡甲冰刘钰陈鹤彭致功许迪杜丽娟李新白亮亮
文献传递
一种农田表面温度监测数据精量甄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表面温度监测数据精量甄别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农田的下垫面表面温度多点观测数据;获取待测农田内待测作物的生理指标;根据获取的生理指标和同一时间内下垫面表面温度多点观测数据的均方差,判断获...
蔡甲冰肖春安魏征常宏芳张敬晓张宝忠彭致功陈鹤王雅琦
文献传递
簸箕李灌区田间灌溉需水量计算与研究
该文即是由灌区实例资料计算各种作物需水量,推求其净灌需水量;然后通过模型检验现行作物灌溉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并对田间灌溉系统进行评价,求其实际田间灌溉效率;最后由责任中不同灌溉制度方案的对比,确定试区合理的作物灌溉制度,...
蔡甲冰
关键词:灌溉效率灌溉需水量作物需水量
文献传递
农作物长势监测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农作物长势监测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发明能够通过数据收集端收集农作物生长过程指示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接收端进行分析处理;另外将过往的种植经验进行总结集成到该监测系统中,从...
张宝忠彭致功魏征陈鹤蔡甲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与同化的区域精量灌溉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与同化的区域精量灌溉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灌区的实时监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天气预报信息;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反演获得的灌区地表温度数据集和产量预测模型实时获取作物产量估算值G,判断第N...
蔡甲冰常宏芳张宝忠魏征张敬晓许迪彭致功
玉米浅埋滴灌工程综合效益及对地下水位影响分析:以科尔沁区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近年来完成100万亩农田由传统地面灌(管灌)转为浅埋滴灌的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本文根据该工程实施2年来的实地调研和2010—2019年地下水观测资料,以常规管灌为对照,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节水、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对浅埋滴灌技术和高效节水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并对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情况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和2019年浅埋滴灌技术比管灌技术分别节水41.83%和37.66%,灌溉水生产率提高1倍以上,净收益增加51.96%和49.88%。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对比可知,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由工程实施前0.36 m/a下降至0.24 m/a,浅埋滴灌工程实施能明显减缓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浅埋滴灌技术的综合效益均高于管灌,可在本地区或者相似区域推广应用。
吴梦茜李桂玲蔡甲冰魏征李益农于颖多
关键词:玉米地下水埋深
冬小麦返青后腾发量时空尺度效应的通径分析被引量:27
2011年
作物腾发量(ET)的时空尺度效应是作物高效用水调控与节水灌溉管理中需面对的基础科学问题。该文对返青后冬小麦生育期内试验小区实际腾发量(ETa)和区域水分通量(LE)以及作物生长环境因子进行实测,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冬小麦ET时空尺度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作物蒸腾蒸发的影响因子不同,显示了其不同的时空尺度效应。对试验小区实际腾发量ETa来说,以全日24h的数据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是叶面积指数LAI和净辐射Rn,而白日时段(7:00-18:00)分析显示主要影响因子是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_7-18和叶面积指数LAI。对田间尺度的区域水分通量LE来说,全日24h数据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净辐射Rn和作物高度H,白日时段(7:00-18:00)数据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饱和水汽压差VPD_7-18和作物高度H。冬小麦返青后的时间尺度效应表现是全日24h作物腾发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净辐射,而白天时段影响腾发量的主要因子是空气饱和水汽压差;空间尺度效应表现是小面积的作物腾发量大小对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变化敏感,区域水分通量的大小与下垫面植被高度的变化有关。
蔡甲冰许迪刘钰张宝忠
关键词:冬小麦腾发量通径分析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