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纯志 作品数:167 被引量:64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MIIG)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月,采用此方法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Denis分型:A型5例,B型16例,C型8例,D型3例,E型6例。观察手术前后后凸畸形、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腰背疼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并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6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骨折椎体近似解剖复位34例,椎体高度恢复4/5者4例,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腰背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未见人工骨灌注后造成椎管渗漏,随着新骨的长入MIIG逐步完全被新骨替代。全部骨性愈合,无断钉、断棒、退钉及松动现象。于术后10~15个月取出内固定,骨折椎体未发生再塌陷,仅2例遗留腰背痛。结论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及纠正后凸畸形,减轻腰背疼痛,手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费俊梁 王黎明 蒋纯志 王大林关键词:腰椎 骨折 骨移植 小切口加药物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1 2008年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卡压,引起手部感觉分布区的感觉异常,或伴有大鱼际萎缩、肌力下降、拇对掌功能受限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女性,多有夜间麻醒史。近年来在计算机使用人群中的发病率急骤升高,又称鼠标手。目前手术方法主要有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对正中神经的处理有显微外科下外膜松解或束膜间松解术。我科于2004年4月-2006年10月,收治4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开放减压手术治疗,并辅以正中神经外膜下药物注射,取得了满意疗效。 许光跃 徐燕 蒋纯志 董鸿俊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药物注射治疗 小切口 正中神经 神经外膜 临床综合征 人促红素减少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控制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手术出血量、减少术后同种输血需要量,降低患者输血率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拟行TKA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20例,术后不引流,采用围手术期静注重组人促红素;对照组20例,术后不予引流;常规手术组20例,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比较3组术前、术后1 d、7 d、2周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以及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实际失血量等于通过手术前后Hct变化计算的理论值加上额外的输血量和自体回输血量。通过观察输血量、用差值来比较术前和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Hb动态变化,来评估患者术后同种输血需要量是否减少。结果术后3组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12~22月。常规引流组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增加;试验组术后Hb减少最少;3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不引流加静注重组人促红素是控制TKA手术出血量、减少术后同种输血需要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徐晨阳 梁斌 蒋纯志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出血量 输血量 编织深筋膜法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用编织缝合深筋膜法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中桡骨小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科采用编织缝合深筋膜法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3~58岁,平均40.1岁;右侧19例,左侧14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桡骨小头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近远期功能评价。结果 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7年。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2±0.5)个月。术后3个月时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平均(90.2±8.6)分,优18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末次随访时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平均(93.9±5.7)分,优26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7.0%。结论用编织缝合深筋膜法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有利于维持肱桡关节、尺桡关节对合关系,可以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手术效果确切,近远期随访疗效满意。 祁义民 曾逸文 赵磊 喻忠 王强 隋吉生 梁斌 蒋纯志关键词:孟氏骨折 界面螺钉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2009年收治的前臂、手部、足部等各类烧伤、创伤病例中的23例全部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结果:23例患者的不同创面均一期愈合,没有出现皮瓣坏死、瓣下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随访半年疗效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带股前外侧皮神经的感觉神经皮瓣,用来修复前臂及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高的皮瓣成活率和良好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吴晓曙 蒋纯志 杨大伟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皮肤软组织损伤 创面修复 一种闭合复位骨折时使用的组合式复位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合复位骨折时使用的组合式复位钳,包括第一夹持钳和第二夹持钳,第一夹持钳与第二夹持钳之间设置有限位螺栓,第一夹持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钉,第一夹持钳包括第一夹持柄,第一夹持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段,连接段远离第... 顾延庆 徐晨阳 蒋纯志文献传递 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在计算机导航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导航对46例(54膝)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术中数字化三维骨模显示的下肢力线、关节间隙和韧带均衡情况进行截骨、调整软组织平衡和假体旋转摆位。术后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48h 引流量、并发症。观察手术前后的 HISS 评分膝关节的功能、膝关节的活动度;摄下肢全长 X 线片测量,观察手术前后 KNA 角(髋膝踝角)、应力下关节间隙角度变量和拉力下关节间隙的分离变量。术后 CT测量胫、股骨假体的旋转摆位角,摄髌骨 X 线片切线位,了解髌股关节的对合情况。观察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结果在计算机导航下成功完成54个全膝关节置换,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80±15)min/膝,48h 出血引流量为(550±60)ml/膝。术后2周 HISS 评分为(92±4)分,与术前的(46±6)分有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有高度、手术前后示 KNA 角、手术前后内侧应力下关节间隙角度变量、外侧应力下关节间隙角度变量和拉力下关节间隙的分离变量有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 CT 测量胫、股骨假体的旋转摆位角(4.2±0.4)°。术后髌骨 X 线片切线位显示髌骨关节的对合良好,无脱位和不稳。术后3个月的关节活动度屈曲为(120±9)°,无异常的膝关节松弛度。结论术中计算机导航可实时、动态地观察下肢力线变化、膝关节假体旋转对位和软组织韧带平衡情况,并提供几何学和形态学资料,对膝关节进行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重建,提高了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可重复性,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喻忠 王黎明 桂鉴超 蒋纯志 侯明夫 徐燕SPIN螺钉治疗成人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SPIN螺钉内固定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随访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58例,保守治疗组28例石膏固定3-4周后开始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组30例术后1周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定期X线复查,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判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5-33个月,平均22个月。保守治疗组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75%,有轻、中度疼痛者7例,肌力下降者3例,前臂旋转活动受限者2例,术后X线复查有2例患者发生桡骨小头骨折不同程度的移位;手术治疗组优良率96.7%,留有轻微活动痛3例,无明显关节活动受限及肌力下降。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采用SPIN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固定骨折块,精确重建关节面,保证了早期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杨大伟 蒋纯志 费俊梁关键词:疗效 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早期诊疗进展 被引量:11 2011年 骨盆骨折往往由高能量创伤所致,血管损伤为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大出血休克,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出血的性质和程度与骨盆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早期应用骨科损伤控制原则处理血管损伤,可有效地提高生存率。目前对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早期处理方法主要有采用骨盆包扎带、骨盆C型钳或外固定支架等稳定骨盆环,骨盆血管造影栓塞,骨盆填塞,双侧髂内动脉结扎。血管造影栓塞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已得到很大的提高,骨盆填塞在欧美各国有了广泛的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的疗效亦有许多新的报道,但对于如何选择治疗方式仍存在一些争议。笔者就近年来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早期诊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陈佳佳 蒋纯志关键词:骨盆骨折 血管损伤 依达拉奉对下肢碾压脱套伤患者血浆中蛋白质羰基化、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疗效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对下肢碾压脱套伤患者皮瓣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因各种外伤导致下肢碾压脱套伤的住院患者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抗凝、抗炎、抗痉挛及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再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1次/日,7日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2组进行清创缝合术后出现的张力水泡面积、瘀血斑面积、经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例数等,并测定患者血浆蛋白质羟基化(PC)、丙二醛(MDA)在再灌注前后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张力水泡面积、瘀血斑面积,经清创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例数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后24 h及1周的血浆中PC和M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下肢碾压脱套伤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脱套组织的存活率。 丁楠楠 蒋纯志 陈丁丁 许光跃 费俊梁 李康琪关键词:依达拉奉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