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海琳

作品数:39 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腧穴
  • 7篇失眠
  • 6篇针刺
  • 6篇针灸
  • 6篇配伍
  • 5篇选穴
  • 5篇穴位
  • 5篇针法
  • 5篇敏化
  • 4篇电针
  • 4篇原发性
  • 4篇针刺治疗
  • 4篇针灸疗法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数据挖掘
  • 4篇腧穴配伍
  • 4篇教育
  • 4篇灸疗
  • 4篇灸疗法

机构

  • 38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吉化集团公司

作者

  • 39篇蒋海琳
  • 30篇王富春
  • 5篇刘成禹
  • 5篇李铁
  • 5篇徐晓红
  • 4篇闫冰
  • 3篇李瑞丽
  • 2篇刘佳
  • 2篇王洪峰
  • 2篇王琳
  • 2篇王朝辉
  • 2篇张楠
  • 1篇郑鹏
  • 1篇黎明全
  • 1篇韩东岳
  • 1篇陈新华
  • 1篇周丹
  • 1篇李丽
  • 1篇周翔
  • 1篇张琼帅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中国针灸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大学(研究与...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医教育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 1篇第十八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失眠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被引量:12
2021年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网络,即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针刺治疗失眠是在NEI下发挥的综合作用。该综述基于近10年的国内外基础实验数据研究结果,将针刺治疗失眠的机制在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分别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出中枢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因子在针刺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NEI网络角度探讨针刺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针刺治疗失眠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与借鉴。
闫冰蒋海琳马天姝程雷王子元王中柯刘成禹王富春
关键词:针刺失眠神经-内分泌-免疫
试论腧穴的生物学特性--敏化性
腧穴在机体的病理状态下可以发生敏化反应,主要表现为腧穴的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和光敏化等。本文从腧穴敏化的表现形式、腧穴敏化的探测方法、腧穴敏化的特点以及腧穴敏化的优势等方面,对腧穴的敏化性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探讨,并认为腧...
蒋海琳王富春
关键词:腧穴生物学特性
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失眠的选穴处方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腧穴配伍优效性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腧穴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30例)与腧穴配伍...
蒋海琳刘成禹王富春王洪峰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针刺治疗腧穴配伍
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失眠的选穴处方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腧穴配伍优效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腧穴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30例)与腧穴配伍组(32例),单穴组取神门穴(双),腧穴配伍组取百会穴、神门穴(双)、三阴交穴(双),以阿森斯量表(AIS)为主观指标,脑电超慢涨落图(ET)为客观指标,采集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期3个时间点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IS评价结果:①单穴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及总分的评分降低(P<0.05),随访期与治疗后相比,AIS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皆无显著差异;②配伍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及总分的评分降低(P<0.05),随访期与治疗后相比,AIS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皆无显著差异;③治疗后,配伍组与单穴组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状态及身体功能的评分更低(P<0.05),随访期,配伍组与单穴组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状态及身体功能的评分更低(P<0.05)。ET检测结果:①单穴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ABA、Glu升高(P<0.05),DA降低(P<0.05);②配伍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ABA、Glu升高(P<0.05),DA降低(P<0.05);③治疗后,配伍组与单穴组相比,5-HT含量更低(P<0.05)。总体临床疗效比较:单穴组总有效率为76.67%;配伍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均有效,但腧穴配伍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皆优于单穴。
蒋海琳刘成禹王富春王洪峰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腧穴配伍
古今赤凤迎源针法撮要被引量:5
2021年
赤凤迎源针法为传统复式针法"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其操作方法颇具特色,然而由于现代医家学者对该针法的操作描述日趋复杂,且没有统一标准,致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少。笔者通过查阅整理古代医著、现代教材及现代临床应用文献,对赤凤迎源针法的操作术式进行探究和分析,其针法操作术式主要分为两部分,并认为赤凤迎源针法的现代操作还当遵循该针法的创始人徐凤所述,其操作精炼,且易于掌握。同时为针刺手法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晋莹蒋海琳朱宇生王富春
王富春针灸学术思想述要被引量:3
2019年
王富春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成果斐然,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新应用,如'镇静安神'新针法、'古典针法'新运用、'特定穴配伍'新理论、'同功穴'新概念、'穴位给药'新途径、'临证选穴'新口诀等,为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就王富春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总结。
蒋海琳李铁王富春
关键词:针灸学术思想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三阴交应用及配伍规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三阴交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有关针刺三阴交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61篇,涉及疾病73种,主要为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三阴交在临床应用中常配伍足三里、百会、关元及太冲等穴,以胃经、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腧穴居多。对高频配穴进行聚类分析,可聚成7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三阴交常用配穴组合有足三里-三阴交、百会-三阴交、关元-三阴交等。结论三阴交临床运用广泛,多配伍胃经、任脉及督脉腧穴,以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法为主;可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如失眠、脑卒中、焦虑抑郁、痛经、不孕不育等;聚类与关联分析得出三阴交核心配伍腧穴,可作为临床取穴参考使用。
刘武蒋海琳赵雪玮刘雁泽刘柏岩王富春
关键词:疾病谱配伍规律数据挖掘关联规则聚类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贴敷治疗痛经取穴与用药规律
2023年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与取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the Web of Science、Embase中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到2022年2月15日。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70篇文献,包括81味药物和24个穴位。频次统计显示,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延胡索、肉桂、细辛、当归及川芎,药味以辛、甘、苦居多,药性以温、热为主。使用频次前5位的穴位为关元、神阙、中极、三阴交及子宫,以任脉腧穴为主。聚类分析发现,高频药物与腧穴均可聚成5类,可作为贴敷药物与腧穴处方辨证使用。关联规则显示,高频药物得出关联规则16条,核心处方为延胡索、当归、细辛、肉桂、吴茱萸、川芎;选穴得出关联规则29条,核心处方为神阙、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中极。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选穴以局部配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用药以活血药、温里药、理气药及补血药为主。用药与选穴规律体现了调理冲任胞宫气血、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
刘武蒋海琳刘成禹赵晋莹赵雪玮王富春于波余全要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穴位贴敷用药规律选穴数据挖掘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履职路径研究
2020年
本文阐述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职责,通过树立意识、构建机制等方面,研究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履职路径,从而明确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路方平蒋海琳徐晓红
关键词:导师
穴位贴敷理疗仪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脑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脑电超慢涨落图(ET)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监测和疗效对比,验证穴位贴敷理疗仪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组脱落3例。实际入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安神补脑液,早餐前服用1支,晚餐后服用1支,每日2支。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理疗仪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 d,休息2 d,疗程:3个疗程,5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2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GABA、Glu、5-HT、Ach、NE、D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统计学的差异性分析可知,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原发性失眠均有治疗效果,治疗组在调节原发性失眠患者脑内GABA、5-HT、Ach上升;Glu、NE、DA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Ach上升方面并不明显,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王鹤燃蒋海琳赵雪玮曹家桢李铁王富春
关键词:脑电超慢涨落图神经递质失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