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电极
  • 7篇电解
  • 6篇电解槽
  • 5篇电还原
  • 5篇制氢
  • 5篇水电解
  • 5篇合金
  • 4篇电解制氢
  • 4篇水电解制氢
  • 4篇体积
  • 4篇体积流量
  • 4篇
  • 4篇CO2
  • 3篇机械合金化
  • 3篇合金化
  • 3篇NAFION
  • 3篇催化
  • 2篇电沉积
  • 2篇电镀
  • 2篇电化学

机构

  • 18篇中国船舶重工...
  • 8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26篇蒋亚雄
  • 16篇巴俊洲
  • 14篇李军
  • 12篇唐金库
  • 10篇吴文宏
  • 5篇汤卫华
  • 3篇李军
  • 3篇郑立军
  • 2篇马强
  • 2篇傅玉婷
  • 2篇颜飞雪
  • 1篇张龙龙
  • 1篇刘晓峰
  • 1篇张琪
  • 1篇薛贺来
  • 1篇王庆斌
  • 1篇魏文英
  • 1篇李军
  • 1篇张鹏飞
  • 1篇李黎明

传媒

  • 12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工业催化
  • 1篇电源技术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工厂动力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研究蚀刻液稳定性的一种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得到更好的蚀刻效果,有必要研究蚀刻液的稳定性,因而研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了3组各成分含量不同的蚀刻液的稳定性,通过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得蚀刻液中Ni2+浓度,并间接计算出腐蚀量,对比考察了根据蚀刻速率-腐蚀量的关系和蚀刻速率-时间的关系研究蚀刻液稳定性这2种方法。实验结果证明:根据蚀刻速率-腐蚀量的关系研究蚀刻液的稳定性具有可行性,且更具优越性;同时,3种蚀刻液中,1B42稳定性最好,且该蚀刻液的最大金属腐蚀量为3 g/L。
傅玉婷巴俊洲蒋亚雄颜飞雪
关键词:蚀刻液稳定性
In及In-Sn电极电还原CO_2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CO2电还原技术在降低"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及消除密闭环境的CO2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用于电还原CO2的In及In-Sn电极,在三电极测试体系及电解槽中,对所制备的电极进行活性及稳定性测试。在常温常压和2000A.m-2的电流密度下,所制备的In和In-Sn电极(43cm2)电还原CO2生成HCOOH的速率分别达到0.585L.h-1,0.922L.h-1。在40h的电解测试中,两者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In-Sn较In具有更高的CO2电还原活性,是一类更具应用前景的电极。
汤卫华蒋亚雄巴俊洲李军吴文宏张琪
关键词:CO2电还原电极
In及In-Sn电极电还原CO_2动力学参数测试被引量:2
2010年
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中对所制备的In及In-Sn电极分别进行了电还原CO2的动力学参数测试。通过极化曲线测试了这2种电极的电荷传递系数α及交换电流密度i0。In及In-Sn电极上电还原CO2的电荷传递系数分别为0.0695和0.0423,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0.463 A/m2和6.665 A/m2。通过交流阻抗谱测试了In及In-Sn电极电还原CO2的法拉第阻抗,分别为13.972Ω和10.466Ω,In-Sn电极上的表面电容大于In电极。测试结果说明了In-Sn电极的电活性要高于In电极,电极比表面积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电极活性高低的重要原因。
汤卫华蒋亚雄巴俊洲李军吴文宏唐金库
关键词:CO2电还原动力学参数
一种水电解制氢氧系统电解液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电解制氢氧系统电解液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电解槽的总电流、电解液流量、电解槽压力、电解槽出口温度,并结合电解槽的小室数量,确定工作状态下的气体体积流量;结合设定的...
王杰鹏蒋亚雄马强丁睿陶志杰李朋喜宋时莉李黎明张晓辉郝珍
一种基于热量衡算的电解槽运行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热量衡算的电解槽运行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通过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电解槽的实际槽前温度;若实际槽前温度偏离预设槽前温度,控制冷媒流量控制器对电解液的进液温度进行控制,预设槽前温度基于预设槽后温...
王杰鹏蒋亚雄李军马强丁睿张世渊袁先明宋时莉张晓辉郝珍
电沉积Ni-S、Ni-W-S合金析氢阴极的研究
2009年
在电沉积法制备Ni-S合金电极的基础上,向镀液中添加钨酸钠制备了Ni-W-S合金电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W-S合金电极和Ni-S合金电极的催化性能都要好于其他电极,Ni-W-S合金电极的性能随着钨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计算了电极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包括Tafel斜率b、交换电流密度i0和过电位),解释了Ni-W-S合金电极和Ni-S合金电极在不同电流密度区活性不同的原因。恒电流电解表明,Ni-W-S合金电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电极的微观形貌用SEM进行表征,成份用能谱进行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电极的晶型结构。
马强巴俊洲蒋亚雄李军吴文宏
关键词:电催化活性过电位
电沉积制备Ni-Sn合金电极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电沉积法制备Ni-Sn合金的工艺条件对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镀液成分和沉积电流密度对Ni-Sn合金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同时发现,所制备的Ni-Sn合金的形貌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经过200h耐用性试验,所制备的Ni-Sn合金电极的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未发生变化。
张鹏飞巴俊洲蒋亚雄李军吴文宏
关键词:电沉积
浸渍-还原法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研究浸渍-还原法对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对浸渍-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通过方程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有利于还原过程中控制晶核生长速度,从而获得微细的铂颗粒;为了在膜的内表层形成精细的铂颗粒,要求离子膜内扩散是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同时还要求有快速的界面化学反应及较高的还原剂浓度。
唐金库巴俊洲蒋亚雄李军吴文宏
电镀制备铟-锡合金电极及其电还原二氧化碳性能
2013年
以腐蚀铜网为基体,在硫酸盐镀液中制备得到用于电还原CO2的铟-锡合金电极。对镀液配方进行了筛选,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镀液配方进行优化,得到制备铟-锡合金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In2(SO4)350g/L,SnSO430g/L,柠檬酸40g/L,添加剂TSNA4g/L,稳定剂3g/L,电流密度1.5A/dm2,温度25°C,pH约1.5。最佳工艺下制备的In-Sn合金镀层呈均匀的灰白色,结合力良好,In-Sn合金电极上电还原CO2生成甲酸的电流效率达71%,稳定性良好。
汤卫华蒋亚雄巴俊洲李军吴文宏唐金库
关键词:电镀二氧化碳电解还原
一种水电解制氢氧系统压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电解制氢氧系统压力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解槽总电流、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结合额定电流和额定温度,确定第一压力调节系数;在当前迭代周期内,基于第一压力调节系数、工作压力和电解槽的额定压力,...
王杰鹏蒋亚雄马强丁睿龚剑李朋喜李黎明宋时莉张晓辉李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