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云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命题
  • 3篇高考
  • 2篇语文
  • 2篇作文
  • 2篇考试
  • 1篇典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浅析
  • 1篇学生考试
  • 1篇学生作弊
  • 1篇语文《考试说...
  • 1篇语文高考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程
  • 1篇语文课程标准
  • 1篇证言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现状
  • 1篇赏鉴
  • 1篇审题

机构

  • 9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葛云杰
  • 1篇霍彤彤
  • 1篇韩雨

传媒

  • 2篇现代语文(中...
  • 2篇中学语文(大...
  • 1篇教育探索
  • 1篇现代语文(高...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现代语文(下...
  • 1篇中学语文(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锦瑟》课例赏鉴被引量:1
2015年
诗歌的解读,无外乎通过意象把握情感,只有找准了意象,清楚意象所包蕴的诗人的情感,才能读懂诗歌。本节课没有直接用“意象”这个词,而是把典故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来,先调动学生的美感体验。通过画面描绘的指向,把握诗歌内容,理解典故内涵,体会诗歌情感。
霍彤彤葛云杰
关键词:《锦瑟》典故
也谈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2009年
从大类而言,作文分直接命题与非直接命题两种;从审题与立意来看,前者易后者难。非直接命题作文在90年代前后的代表是材料作文,在2000年前后为话题作文,至今则又出现了结合二者特点的所谓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命制差别不大,都分为三个逻辑段落:
葛云杰
关键词:材料作文审题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命制
梦回大漠
2010年
曾看过老庄墨韩写的一部叫《楼兰旖梦》的漫画,特别喜欢书中描绘的汉时楼兰古城——那里有清澈见底的孔雀河、有苍翠挺拔的胡杨林。孩子的笑闹声在小城里回响,少女跳起的舞蹈向路人传递祝福,少年纵马扬鞭,歌颂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树。整本书中,是完全不同于汉家景色的异域风烟。
韩雨葛云杰
关键词:楼兰古城景色
也谈“乐活”
2009年
如果说在2006年“乐活”还只是一个新鲜的概念,那么进入2007年,“乐活”则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关注,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成为了流行语。如:
葛云杰
关键词:流行语汉语媒体
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变化与启示
2000年
葛云杰
关键词: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溯流寻源,回归本体——关于作文评价标准的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以道德、政治为着眼点,导致求同不存异,重共性轻个性,扬群体抑个体的价值取向,作文的逻辑起点已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应试,学生作文与做人脱节,思想与生活剥离,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和"辞藻华丽"两种倾向。课程标准体现了写作教学"回归本体"价值观念的巨大转变,应当建立"能够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见解,生动、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的文章就是好文章"的评价标准,还中学生作文以清新、自然、率真的风格。
葛云杰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回归本体
语文高考命题取向的反思与展望被引量:12
2006年
葛云杰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高考命题
以言悟文,以文证言——文言文“言”“文”关系的思考
2010年
新课改以来,如何看待、处理文言文教学“言”与“文”的关系,渐为人们关注。学文言文的目的可以定位为:理解基本知识,阅读古代典籍,汲取文化精华。所以,一方面要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理解语句含义,领会文章意思,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语义,体味语言,感悟古人撰文的妙处。进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言”与“文”实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傍,相得益彰。
葛云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中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浅析被引量:3
1997年
近年来,为了消除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各级教育部门制订了一系列考试守则,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中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并且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笔者对6所学校100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42.3%的中学生承认自己作过弊,17.6%的学生反对作弊,而高达40.1%的学生对考试作弊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作弊太平常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文试图从心理分析角度,找出中学生作弊的心理因素和相应的对策,以期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从中学生作弊的整个过程看。它一般经历了矛盾的产生→作弊动机→作弊行为这三个阶段。具体地说。矛盾的产生是源于现状与要求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考试时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水平低于试题的要求,这种矛盾是作弊心理产生的第一步;在这种矛盾的支配下,学生感到自己可能不会解答试题时。
葛云杰
关键词:心理浅析学生作弊作弊现象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知识现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