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光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被引量:1
- 2004年
- 莫光华
-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文学关系德语文学德文叔本华悲观主义
- 色彩学被引量:3
- 2004年
- 《色彩学》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重要著作,至今未译成中文。故此,本刊邀请莫光华先生首译此书,以飨读者。这里刊出其"第一编·理论部"。今后将逐章刊登译文。
-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莫光华
- 关键词:色彩学中国书画生命世界
- “另一个”歌德——“自然研究者”歌德暨《色彩学》译序
- 2004年
- 一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是自不待言的:作为诗人和文学家,歌德的创作数量众多、体裁丰富、成就巨大。不仅如此,除文学创作以外,歌德还在美学、文艺理论、哲学、历史甚至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 莫光华
- 关键词:色彩学世界文学史文艺理论文学创作植物形态学《浮士德》
- 歌德的形态学发展观被引量:3
- 2014年
- 歌德的植物形变论蕴含了关于植物个体形态发育和变异的学说,其核心就是他在研究植物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形态学思想。其基本概念"形变"后来成为歌德描述自然界一切形态生成与变化过程的专用术语,成为他解读自然界里一切现象的锁钥。他在随后各种自然研究中不断充实了自己的形态学思想:"形变"和"类型"蕴含着事物变化的可能性,而"极性"和"升华"意味着变化的动力和方向。作为思想家的歌德善于将自己的自然研究结论普遍化,用于解释和理解一切生物特别是包括艺术问题在内的人自身的种种现象;从而歌德的生物学思想也可以视为一种发展观。
- 莫光华
- 关键词:形变形态学发展观
- 歌德《西东合集》中的形态学思想被引量:5
- 2017年
- 诗人歌德一生有五十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自然并有大量著述,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他在研究植物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形态学思想。其基本概念"形变"后来成为歌德描述自然界一切形态生成与变化过程的专用术语,成为他解读自然界里一切现象的锁钥。本文初步探析了歌德形态学思想在其晚年杰作《西东合集》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体现。
- 莫光华
- 关键词:形态学升华
- 词语破碎之处:格奥尔格引论被引量:2
- 2005年
- 施特凡·格奥尔格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之一,“格奥尔格圈”是当时最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之一。由于格奥尔格与纳粹当局的微妙关系,也由于其作品独特的美学旨趣,人们对格奥尔格的接受可以概括为极度崇拜和赞扬,极度误解和拒斥这两个极端。本文论述诗人的创作历程及其各作品的主要特色以及“格奥尔格圈”的概貌和基本性质,简析诗人与其时代特别是纳粹当局的关系并介绍近年来格奥尔格研究在德国的进展情况。
- 莫光华
- 关键词:格奥尔格法国象征主义尼采纳粹
- 多维视野中的歌德研究——以思想史进路的研究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歌德作为迄今为止最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之一,其文学作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其思想史地位却往往为人忽视。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学界基于文学本位和思想史视角的歌德研究,然后讨论了思想史进路的歌德研究之理论与方法,进而以《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为例,考察了歌德研究的思想史维度,并指出歌德研究的思想旨趣或在于融通中西的元思维,读者唯有沉浸于宏阔的思想史空间,同时精读歌德的文本,才可能全面反思作为诗人和思想家的歌德的超时代意义。
- 莫光华
- 关键词:思想史
- 发现歌德:德国学者对自然研究家歌德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诗人歌德一生有50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自然并有大量著述,其自然研究著作和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数歌德学家仍然把诗人歌德与自然研究家歌德割裂开来,对其自然研究活动和著述视若无睹。20世纪初对自然研究家歌德的发现与重估,开辟了全新的歌德学视角,大大拓展了歌德研究的范围。当代学者在新的科学与文化语境中,再度关注歌德与自然的关系,多方发掘自然研究家歌德及其著作体现的思维方式,为历史悠久的歌德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 莫光华
- 关键词:自然研究
- 文学翻译家中的思想者——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教授访谈被引量:4
- 2007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杨武能译文集》,不仅受到读者欢迎,也引起翻译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特约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莫光华,对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兼文学院教授和中国译协名誉理事杨武能先生做了一次访谈。
- 莫光华
- 关键词:文学翻译家德语学术界
- “语言这条狗”——评耶利内克的《啊,荒野》被引量:2
- 2005年
- 本文评述了耶利内克《啊,荒野》的结构、主题和语言特点,并认为这部作品既是对奥地利和德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的无情揭露和冷酷批判,又是作者文学、艺术和哲学观的冷峭表达,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深刻反思。这部作品鲜明的语言风格,尤其是作品中随处可见的“色情语汇”及“污言秽语”,可以视为耶利内克通过独具匠心的语言运作揭露和消解男权话语、直面人生的一种尝试;而耶利内克的“受奖辞”与《啊,荒野》的话语风格同出一辙,不失为理解耶利内克及其话语方式的一把钥匙。
- 莫光华
- 关键词:耶利内克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