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子菲

作品数:171 被引量:88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专利
  • 7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2篇油藏
  • 34篇水平井
  • 34篇平井
  • 26篇油田
  • 25篇注水
  • 22篇凝析
  • 21篇气顶
  • 18篇地层
  • 17篇井网
  • 16篇气藏
  • 16篇含水率
  • 14篇盐岩
  • 14篇油气
  • 14篇碳酸
  • 14篇碳酸盐
  • 14篇碳酸盐岩
  • 13篇地质
  • 12篇水驱油
  • 12篇驱油
  • 11篇水驱油藏

机构

  • 16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71篇范子菲
  • 102篇赵伦
  • 52篇许安著
  • 41篇宋珩
  • 20篇王进财
  • 17篇王淑琴
  • 16篇倪军
  • 13篇何军
  • 13篇张安刚
  • 11篇李建新
  • 8篇陈礼
  • 8篇李云娟
  • 7篇程林松
  • 7篇李孔绸
  • 7篇刘明慧
  • 6篇李建新
  • 6篇李伟强
  • 6篇王成刚
  • 6篇吴学林
  • 4篇马钢

传媒

  • 20篇石油勘探与开...
  • 9篇科学技术与工...
  • 7篇大庆石油地质...
  • 7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中国海上油气...
  • 2篇石油学报
  • 2篇计算物理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5篇2023
  • 16篇2022
  • 15篇2021
  • 16篇2020
  • 3篇2019
  • 15篇2018
  • 10篇2017
  • 18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本发明先确定油藏纵向开发层系及合理井距,根据纵向发育层系数确定基础井网的井距和中间过渡井网井距。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两套层系油藏,基础井网井距2L,经过一次加密中...
许安著范子菲赵伦王成刚何伶马钢许必锋
文献传递
油田不同含水时期的单井产液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不同含水时期的单井产液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油田不同含水时期的单井产液量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油田的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及含水饱和度生成所述油田的归一化含水饱和度;根据所述油田的含水率及归一化含水饱...
张安刚赵伦范子菲许安著何聪鸽
文献传递
油藏水体倍数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水体倍数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油藏生产开发参数;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油藏生产开发参数和物质平衡方程计算第一油藏水侵量;第一油藏水侵量包括不同时刻的油藏水侵量的值;根据油藏...
张安刚赵伦范子菲许安著
基于储层动用程度的块状砂体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哈萨克斯坦Akshabulak油田为例
2023年
以南图尔盖盆地Akshabulak油田J-Ⅲ层块状砂体为例,利用油田投产初期生产工作制度相近井的产液剖面资料和单井日产油量划分出“好”“较好”“中等”“差”4类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以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为判别函数,利用岩心分析资料选出与储层动用程度类型响应较好的7类地质参数。以7类地质参数为变量,以测井解释数据为基础,运用神经网络聚类技术将储层划分为“高”“较高”“中等”“低”4类不同级别的流动单元。统计结果表明,4类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与4种级别流动单元的静态地质参数和动态开发指标界限具有较好的对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单元的组合样式决定了储层的垂向和平面动用程度:垂向上,流动单元发育种类越多,水体会优先流向高级别流动单元,这导致油藏垂向水驱动用程度不均匀;平面上,高级别流动单元较发育的区域,水体会优先波及,这导致油藏平面水驱前缘推进速度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垂向上高级别流动单元实施调剖堵水、平面上天然水驱协同人工注水开发的开发技术策略,实现了稳产高效开发。
王进财范子菲赵伦陈烨菲张安刚张祥忠郭雪晶李毅
挥发性油藏酸气回注的最小混相压力与组分优化被引量:4
2016年
高含H_2S和CO_2酸性气体的低渗透挥发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H_2S和CO_2会以溶解气的形式被采出,并占有较高的摩尔分数。分离器条件下的气态轻烃通过回注地层,在油藏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MMP)时达到混相驱动,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驱油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减缓压力衰竭的目的。H_2S和CO_2作为污染气体,分离和回收成本较高;而与烃气一同回注地层势必会对MMP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研究酸性气体对溶解气回注MMP的影响规律并且合理地优化回注气组分。在对目标区块原油组分拟合重组的基础上,通过混合单元格法预测MMP,研究了溶解气主要组分的混相能力以及H_2S和CO_2对烃气驱MMP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注入气比例。结果表明:作为酸性杂质气体H_2S和CO_2具有较强的混相能力,可以降低注气MMP;最优注气形式为溶解气直接回注地层。
张晨朔范子菲许安著赵伦赵亮东
关键词:最小混相压力硫化氢二氧化碳正交试验
一种水驱油藏含水率预测方法及其预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驱油藏含水率预测方法及其预测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油藏样本点的采出程度R数据以及含水率f<Sub>w</Sub>数据;对以<Image file="DDA000143765861000001...
傅礼兵李轩然倪军许必锋范子菲赵伦
文献传递
一种预测水驱油藏原油可采储量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水驱油藏原油可采储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油田的开采方式及油田地质特征,收集油田开发中的历史生产数据;以生产数据中的含水率为纵坐标,累积产油量为横坐标绘制二者之间的关系图,并对含水率及累积产油量...
王力宝傅礼兵李亚哲郝峰军倪军赵伦范子菲
文献传递
复杂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油田为例被引量:30
2010年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方法研究让纳若尔油田储集层裂缝发育特征,发现油田发育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两种不同尺度的裂缝,宏观裂缝包括构造裂缝和缝合线,微观裂缝主要是颗粒破裂纹和构造微缝。不同尺度的裂缝发育程度与碳酸盐岩岩性、地层结构和应力场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宏观裂缝多发育于泥晶灰岩等胶结致密的岩石中,微裂缝多发育在孔渗性较好的颗粒灰岩中。让纳若尔油田是层状特征明显的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与致密隔夹层频繁间互的地层结构模式决定了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的垂向分布模式:Д层储集层较为致密,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宏观裂缝;Г层储集层较为疏松,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多形成微观裂缝。平面上,裂缝发育与分布受主应力大小控制,在主应力场相对高值区,裂缝发育程度更高。
赵伦李建新李孔绸范子菲宋珩程绪彬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本发明可基于物质平衡原...
张安刚范子菲赵伦许安著王进财
文献传递
一种确定水驱油藏含水率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水驱油藏含水率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以指定参数为纵坐标,采出程度为横坐标的多个数据点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指定参数与采出程度的线性关系曲线图;并根据线性关系曲线图确定目的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傅礼兵李轩然倪军许必锋范子菲赵伦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