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瑜

作品数:12 被引量:229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小儿
  • 3篇静脉
  • 3篇患儿
  • 3篇儿童
  • 2篇心脏
  • 2篇性疾病
  • 2篇输液
  • 2篇静脉输液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儿科
  • 2篇儿童喘息性疾...
  • 2篇肺炎
  • 2篇干预
  • 2篇喘息
  • 2篇喘息性
  • 2篇喘息性疾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动态观

机构

  • 11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苏瑜
  • 8篇李莉
  • 4篇陈芳
  • 2篇王扬帆
  • 1篇黄转
  • 1篇陈实
  • 1篇吴少皎
  • 1篇何海霞
  • 1篇陶春平
  • 1篇曾梦飞
  • 1篇周丽
  • 1篇范文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喘息性疾病康复期的肺功能动态观察及健康管理被引量:9
2016年
喘息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发展为哮喘,其发病率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逐年增加。本研究分析规范化健康管理引发康复期喘息性疾病患儿的肺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对患儿喘息性疾病症状控制情况、ACT评分、住院时间和次数及患儿对治疗和护理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陈芳陈实李莉吴少皎苏瑜
关键词:喘息性疾病疾病康复期健康管理肺功能儿童动态观
心脏患者ICU中睡眠剥夺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评价改善心脏ICU患者睡眠剥夺的护理措施,完善心脏ICU患者睡眠护理规范。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入住心脏ICU的患者纳为对照组,2009年4~10月入住心脏ICU的患者纳为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落实了睡眠剥夺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均采用VSH睡眠质量评分表进行睡眠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睡眠中断、睡眠长度、睡眠潜伏期、睡眠深度、达到休息的程度、醒来方式、主观感觉睡眠质量等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睡眠时辗转反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患者ICU中存在睡眠剥夺,影响睡眠的因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护理措施对心脏患者ICU中睡眠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改善心脏患者ICU中的睡眠。
何海霞苏瑜符林秋
关键词:睡眠剥夺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住院接受治疗的喘息性患儿110例,并按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均55例患儿。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患儿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对2组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对喘息性疾病病理(78.18%)、患儿致病原因(83.63%)、疾病发作原因(89.09%)、疾病预防原则(90.91%)、预防喘息家庭护理(96.36%)、发作处理方式(94.55%)、疾病相关药物了解(89.09%)、儿童服用药物方式及剂量(98.18%)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后对照组和健康教育前自身;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儿的精神良好率(63.64%)优于对照组(38.18%);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5.03±1.34)d]、住院费用[(3789.07±700.25)元]和护理满意度(83.64%)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后研究组儿童药物吸入方法评分[(7.02±1.99)分]、急性发作次数[(3.11±0.95)次]、再次住院次[(1.51±0.79)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高喘息性患儿对护理及治疗的积极性与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苏瑜李莉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小儿喘息性疾病
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重症及普通儿科病房患儿病原菌特点及感染相关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并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儿科病房治疗的28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入住重症病房841例、普通病房1997例,回顾分析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入住病房类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侵入性操作、季节变化、营养状况及使用呼吸机等临床资料归纳患儿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2838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1.48%,其中重症病房感染率为1.78%高于普通病房(P=0.036);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占64.29%,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0株占23.81%,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株占11.90%,以白假丝酵母为主。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住院时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有侵入性操作、入住重症病房、中重度营养不良及春冬季节是患儿在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儿科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对感染相关因素引起重视,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李莉陈芳苏瑜黄转周丽
关键词:儿科病房病原菌医院感染
综合性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5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持续干预至出院,干预前后进行健康知识认知问卷调查,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AQ)与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价家属与患儿治疗依从性,观察患儿预后。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吸人器使用方法、居家护理方法和小儿护理技巧评分别为(3.37±0.54)分、(2.39±0.14)分、(4.61±1.35)分和(3.02±0.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5±0.51)分、(1.36±0.17)分、(2.17±0.32)分和(1.37±0.31)分。干预后,观察组MAQ评分为(7.38±1.77)分,高于对照组的(5.92±1.06)分;FLACC评分为(4.12±1.01)分,低于对照组的(8.07±1.15)分。预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21±1.05)d和(6.06±2.16)d,均短于对照组的(4.18±1.16)d和(8.43±2.13)d;出院6个月后复发率观察组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00%,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居家护理水平,进而提高家属及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这对改善患儿预后及降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李莉陈芳苏瑜
关键词:肺炎小儿依从性复发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探讨在辅助治疗后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疾病恢复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后的咳痰缓解时间(3.92±0.94)d、咳嗽缓解时间(3.14±0.86)d、喘息缓解时间(3.37±0.86)d明显少于对照组咳痰缓解时间(6.52±1.88)d、咳嗽缓解时间(6.81±1.87)d、喘息缓解时间(6.62±1.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少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程度,应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李莉苏瑜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个性化护理
气质类型结合社会生活能力分级用于学龄前哮喘儿童家庭护理中的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学龄前哮喘儿童家庭护理中通过气质类型结合社会生活能力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62例学龄前哮喘患儿,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则根据气质类型和社会生活能力综合评分进行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急性发作、就医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急性发作(2.28±0.42)次、住院(1.10±0.22)次、急诊就医(1.73±0.35)次和对照组患儿急性发作(3.54±0.33)次、住院(1.93±0.34)次、急诊就医(3.06±0.54)次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随访1年的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AQLQ)评分、PEF%、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学龄前哮喘儿童家庭护理中通过气质类型结合社会生活能力分级护理的效果明显,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和就医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和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李莉苏瑜
关键词:学龄前哮喘气质类型社会生活能力家庭护理
一例抑肽酶过敏致心脏骤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护理被引量:1
2003年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0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Ⅱ-Ⅲ级.于11月23日送手术室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入手术室后常规行抑肽酶过敏试验,患者在试验时出现过敏引起心脏骤停,经复苏后立即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手术后返回ICU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HR130~139次/分,窦性心率,BP90~100/40~50mmHg、中心静脉压6~10cmH2o,给予多巴胺120mg+盐酸肾上腺素0.5mg于10ug/kg/min于微量泵静输入.
曾梦飞苏瑜陶春平
关键词:心脏骤停主动脉瓣置换术护理术后并发症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60
2016年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采用常规护理患儿设为对照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患儿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对风险认识程度、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针头脱落发生率(3.33%)、液体渗出率(2.50%)、反复穿刺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14.17%、10.83%),且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实验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意识、风险因素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意向及处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对基础护理、操作熟练度、操作规范度及服务态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苏瑜李莉陈芳王扬帆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
RCA法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与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 A )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置入静脉留置针126例患儿(对照组)实施RC A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制订新的护理方案后,将其应用于自2014年1~12月收治并置入留置针的130例患儿中(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脱管发生率、置管费用、留置时间及儿童家长对相关信息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脱管发生率(3.85%)、置管费用[(53.06±6.57)元]、留置时间[(2.85±0.39)d ]低于对照组脱管发生率(29.37%)、置管费用[(176.25±23.78)元]和留置时间[(1.61±0.1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6.92%)、使用留置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知晓率(98.46%)、发生脱管的应对措施知晓率(93.85%)、如何进行有效护理知晓率(94.62%)均高于对照组(65.08%、60.32%、42.86%、4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A法应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后可以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降低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苏瑜李莉
关键词:非计划拔管儿科静脉留置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