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晓磊

作品数:12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三峡水库
  • 7篇水库
  • 4篇三峡水库消落...
  • 4篇水库消落区
  • 3篇植被
  • 3篇三峡库区
  • 3篇生物量
  • 3篇水淹
  • 3篇物量
  • 3篇物种
  • 3篇库区
  • 2篇植物
  • 2篇物候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需氧量
  • 1篇氧量
  • 1篇营养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哲学

机构

  • 12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重...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苏晓磊
  • 10篇曾波
  • 4篇阿依巧丽
  • 3篇类淑桐
  • 2篇黄文军
  • 2篇徐少君
  • 2篇林锋
  • 1篇乔普
  • 1篇刘建辉
  • 1篇申建红
  • 1篇陶建平
  • 1篇周永强
  • 1篇许建平
  • 1篇李宗峰
  • 1篇袁慎鸿
  • 1篇朱海燕
  • 1篇张小萍
  • 1篇潘晓娇
  • 1篇党成强
  • 1篇马健荣

传媒

  • 7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人民珠江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水系2006-2015年主要水质参数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水质监测是进行水质管理和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06—2015年逐周的自动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珠江水系水质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较好,大部分为Ⅰ、Ⅱ类地表水,但广州长洲断面的水质污染较为严重。该站点主要污染物为氨氮且长期居高不下,水体溶解氧水平较低(96%为Ⅳ、Ⅴ和劣Ⅴ类)。人口多且居住密集、经济发达和土地利用多造成的污染排放量较大是广州段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该水系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对广州市地区的污水进行科学治理。
柳青马健荣苏晓磊方羽飞周永强
关键词:水质富营养化溶解氧氨氮化学需氧量
用中国古典哲学指导“环境科学”的教学模式
2015年
"环境科学"目前在许多高校已成为一门重要的通识选修课程,本文总结了该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提出了用中国古典哲学指导该课程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对"环境科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苏晓磊朱海燕李宗峰
关键词:中国古典哲学环境科学教学模式
三峡水库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三峡水库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由于水库拦蓄所导致的泥沙沉积问题。水库泥沙沉积对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一方面,沉积在消落带的泥沙会直接改变消落带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泥沙沉积也给消落带带来了营养物质,有利于土壤瘠薄区域的消落带的植被生长和生态保护。为了揭示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因素,为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三峡水库选择了12个典型消落带样点,采用实地检测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对各样点消落带的泥沙沉积强度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进行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受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海拔高程、河岸形态、坡度、植被覆盖度的影响。(2)对于影响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自然因素而言,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是影响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其余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拔高程、植被覆盖度、河岸形态,坡度对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最弱。
俞幸池苏琴琴谢姣姣苏晓磊林锋阿依巧丽曾波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泥沙沉积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几种耐水淹植物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增强效应被引量:36
2011年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岸生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之间的关系,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Nakai)、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L.)、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等6种耐水淹植物根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根钻(Eijkelkamp agrisearch equipmentmodel 15.01)在野外直接取样的方法,获取了含有目标物种根系的土柱试验样品,采用改进的抗崩解装置测量土壤的水蚀速率,计算了这6种植物根系对土壤的抗水蚀增强系数,并使用根系分析系统(WinRHIZO Pro.2004c)对根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空心莲子草、荻、香附子和狗牙根的根冠比均值较大,野古草、荻具有较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含有根系的土壤水蚀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物种;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均与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根系径级中D≤2 mm的根系与土壤抗水蚀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与D≤2 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6物种均能显著增强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能很好地表征土壤的抗水蚀能力,尤其是D≤2 mm或D≤0.5 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可以作为表征土壤抗水蚀能力的最重要参数。
徐少君曾波类淑桐苏晓磊
关键词:三峡库区根长密度
三峡水库消落区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水淹耐受性及水淹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30
2011年
稗(Echinochloa crusgalli)、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是三峡水库消落区常见的4种一年生植物。该研究旨在验证这4种植物的种子能否耐受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水淹环境及种子在消落区变化的环境中能否成功地萌发。将消落区按照吴淞高程标准划分为9个高程梯度(145-150m、150-155m、155-160m、160-163m、163-166m、166-169m、169-172m、172-175m和>175m),实地播种这4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并将种子萌发划分为"有泥沙淤积于种子表面"和"无泥沙淤积于种子表面"2组。观察在消落区水位变化(蓄水到退水)一个周期内种子能否耐受水淹及水淹对不同高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发现:(1)稗、苍耳、合萌和水蓼的成熟种子(或果实)能够耐受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水淹环境并保持活力。(2)这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起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都随着高程的降低而逐渐缩短(p<0.01);高程169m以下,种子萌发的起始时间显著缩短(p<0.01)。总体来看,在同一高程区域内,合萌种子的萌发起始时间略长一些,苍耳次之,水蓼最短。(3)对稗、苍耳和水蓼的种子而言,萌发率随高程的降低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合萌的种子萌发率随高程的降低总体呈下降的趋势。(4)水淹过程中产生的泥沙淤积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苍耳的种子萌发而抑制合萌的种子萌发。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一年生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在三峡水库消落区变化环境中能够耐受水淹并成功地萌发,可应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中。
申建红曾波类淑桐苏晓磊黄文军
关键词:植被恢复种子萌发水淹苍耳
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生活史类型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生活史植物群落随海拔梯度及水库干流沿程的空间分布规律,于2017年8月至2017年9月对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区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的植物物种丰富度随距大坝里程距离的缩短而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2)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生活史类型植被群落盖度对水淹梯度胁迫的响应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随着消落区高程的升高,一年生植物对消落区植被覆盖度的贡献逐渐增加,而多年生植物对植被群落覆盖度的贡献逐渐降低。但是,在消落区的任一高程区域,多年生植物物种盖度均要大于一年生植物物种盖度。(3)采用TWINSPAN植被分类方法可对9个样地607个样方的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划分为25个组,其中苍耳+狗牙根群落Ass.Xanthiumsibiricum+Cynodon dactylon(含213个样方)、狗牙根群落Ass.Cynodon dactylon(包含137个样方)、狗牙根+香附子群落Ass.Cynodon dactylon+Cyperus rotundus(含55个样方)、狗牙根+酸模叶蓼群落Ass.Cynodon dactylon+Polygonum lapathifolium(40个样方)、苍耳+藿香蓟群落Ass.Xanthiumsibiricum+Ageratum conyzoides(38个样方)等为消落区的优势植物群落,群落特征明显表现出对水位涨落及小生境差异的适应。
苏琴琴俞幸池覃红玲谢姣姣荆书芳林锋苏晓磊阿依巧丽曾波张小萍
关键词:三峡水库植物群落生活史类型
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在差异性水淹环境中的分布格局被引量:10
2020年
人工水库修建引发的差异性水文节律是决定消落区植被群落格局的主要因素,高强度水淹环境中水淹胁迫是影响植被的重要因子而低强度水淹环境中物种竞争是影响植被的重要因子。为了探究差异性水淹环境中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的水淹耐受能力及光资源竞争能力(植物株高)对植被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对三峡水库典型消落区不同水淹强度下生长的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典型消落区调查共发现有植物41种,其中高耐淹低竞争能力型植物4种,其生物量在所有物种生物量中的占比达70.99%,低耐淹高竞争能力型植物23种,其生物量占比为28.02%,低耐淹低竞争能力型植物14种,生物量占比不足1%,消落区内无高耐淹高竞争能力型植物物种分布;(2)高耐淹低竞争能力型植物在水淹强度大的消落区区域占优,低耐淹高竞争能力型植物在植物物种竞争压力大的消落区区域占据主导,低耐淹低竞争能力型植物在消落区中仅有零星分布;(3)消落区植被生物量格局随着高程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差异性水淹环境对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分布的影响,可以为深入理解消落区植被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大型水库消落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何蕊廷杨康曾波李瑞牛汉刚史邵华阿依巧丽苏晓磊
关键词:三峡水库水淹胁迫物种竞争植被生物量
基于RS/GIS的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37
2012年
对森林植被类型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提高、充分发挥"增汇减排"的碳库经营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利用缙云山高分辨率影像(WorldView-2)解译植被专题图和1∶10 000地形图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野外样方调查、文献中植被生物量回归(经验)模型和碳含量数据资料,在ArcGIS支持下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缙云山植被以针叶林为主(30%),人为干扰程度较高的灌木林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1%),地带性顶级植被——常绿阔叶林面积较小(6%);碳储量密度为针阔混交林(74.23 Mg/hm2)>针叶林(62.97 Mg/hm2)>常绿阔叶林(62.65 Mg/hm2)>针竹混交林(59.84 Mg/hm2)>慈竹林(48.72 Mg/hm2)>毛竹林(47.88Mg/hm2)>灌木林(10.66 Mg/hm2),平均碳储量密度高于全国和同地区的平均值,达到了50.45 Mg/hm2;在空间分布上,针叶林在中高海拔(>500 m)和斜坡(>15°)以上优势明显,灌木林则相反,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优势随着海拔升高或坡度增大而增加,植被的碳储量密度也随海拔的增高或坡度增大而增势明显。结果表明缙云山积累和存贮了较多的碳,"库"的功能强;而处于演替阶段初期的针叶林及灌木林明显占优,表明其在碳的积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有"汇"的潜能。此外,在较高海拔和较大坡度上的高碳储量密度,与人类的活动频度较小和对植被干扰较轻相关。因此可以推测,随着自然演替和保护区的封育改造、退耕还林及择伐补阔等森林管理措施的进行,将利于森林植被的保护、发育和更新,促使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密度进一步增大,碳"汇"潜能进一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徐少君曾波苏晓磊类淑桐刘建辉
关键词:RS/GIS生物量
水位节律差异对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物候类型1年生植物物种构成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三峡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原有长江自然的水位波动节律,并在三峡库区内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消落区:蓄水前未经历过水淹的完全水库消落区,其水位节律夏低冬高;以及蓄水前属于自然消落区目前受蓄水和洪汛双重影响的消落区,其水位在冬季和夏季都存在高水位。这与自然消落区冬低夏高的水位节律均存在差别。1年生植物根据萌发结实特性可分为春萌秋实、冬萌夏实型植物和广适性植物3类。在不同消落区选取5个样地划分样带设置固定样方,涨水前和退水后调查发现:各消落区均存在3种1年生植物,但3种类型物种的比例和和优势度存在显著差异。只受夏季洪汛影响的自然消落区共发现1年生植物73种,冬萌夏实型植物以45种占优;而水位节律与之相反的完全水库消落区,1年生植物物种数为85种,其中春萌秋实型植物以45种以及较大的优势度成为该区域的优势1年生物种;双重影响消落区,1年生植物物种总数未明显下降,但是在蓄水和洪汛的双重影响下其种群大小相对较低。水位节律的巨大变化会引起1年生植物优势类型的显著改变,适合生长的1年生植物主要是因为其生长周期与淹没期不完全重叠而成为优势物种类型。
袁慎鸿曾波苏晓磊许建平
关键词:三峡水库物候
三峡库区河流生境质量评价被引量:35
2019年
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区流水生境的大幅度减少及垂直落差最高可达30 m的消落带的形成,使库区支流生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因此对库区河流生境质量评价十分必要。基于水文情势、河流形态和河岸带生境3个方面18个指标的河流生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峡库区36条重要支流254个样点河段进行河流生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4.72%的样点河流生境质量处于优等,30.31%为良好等级,49.61%为一般等级,15.35%为较差等级,没有最差等级的样点。对于表征河流生境状况的水文情势、河流形态和河岸带生境3个类别,254个河段总体上河岸带生境状况最好,其次为水文情势,河流形态最差。从总体上来看,三峡库区支流生境质量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河岸带植被状况、消落带宽度、人为干扰、河床底质状况、水文情势自然性等为主要的驱动因子。
陈淼苏晓磊黄慧敏高婷党成强董蓉曾波陶建平
关键词:三峡水库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