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红生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理论课部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社会科学
  • 2篇人文
  • 2篇人文社会
  • 2篇人文社会科学
  • 1篇邓小平
  • 1篇研究范式
  • 1篇哲学
  • 1篇社会科学发展
  • 1篇社会实践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方式
  • 1篇思维工具
  • 1篇主义
  • 1篇自我扬弃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 1篇精确化
  • 1篇发展马克思
  • 1篇发展马克思主...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襄樊学院

作者

  • 7篇胡红生
  • 1篇孙德忠

传媒

  • 1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文科学发展的性质、特点、内涵及其表现被引量:1
2002年
人文社会科学既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为己任 ,就应特别关注它的进化发展问题。自然科学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其自身的进化发展 ,相较之下 ,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则存在着特殊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特点。但是 ,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仍有其独特的深刻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认识方法的创新、精确化定量化趋势、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环境的改善等。
胡红生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精确化
社会科学进化发展模型新探
2003年
针对以往探讨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模型大多是把“自然”替换为“社会”而已 ,本文在借鉴和检讨西方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模型思想的基础上 ,立足于马克思“思维工具与思维产品”相统一的思想 ,从思维的基本细胞———“概念”的历史逻辑发展的角度 ,指出概念的逻辑档次提升和级别的跃进 。
胡红生
关键词:社会科学
论邓小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识
2002年
当代意识的确立,是邓小平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它既是邓小平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也是他把握当今时代性质、特征和变化的前提,还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许多新认识的基础。“与时俱进”是邓小平当代意识思想的最新概括和发展。
胡红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试论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被引量:9
2001年
本文认为 ,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是社会心态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社会心态环境的改善、健康健全人格的塑造、群体合作意识的培养三个方面 ;而这些基本目标则主要是通过强化社会心态系统的外部引力场的作用来实现的 ,大力发展生产力、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校正价值取向、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是其主要具体途径。
胡红生
论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从主体思维生产的角度看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在借鉴和检讨西方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机制思想的基础上 ,立足于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发展内在机理的独特方法论和黑格尔“逻辑与应用逻辑”相统一的思想 ,从“思维生产”的角度 ,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指出思维工具、思维方式。
胡红生
关键词:社会科学思维工具思维方式研究范式
面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发展被引量:1
2002年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对象和最本质基础。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依据于时代的实践发展。本文认为 ,只有准确分析当今世界的时代性质、时代主题、历史使命和实践特征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实践基础 ,才能找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向和突破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发展。
胡红生
论人文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动力被引量:1
2002年
揭示人文社会科学动态发展、更新转换的源泉动力 ,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 ,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自我扬弃、社会实践的合理化发展及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主体创造、超越和批判能力的发展三者相互影响、渗透、作用的共同结果。其中 ,自我扬弃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驱动力” ,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对象和最本质基础 ,创造。
胡红生孙德忠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自我扬弃社会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