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建文

作品数:89 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化学镀
  • 9篇陶瓷
  • 9篇涂层
  • 9篇喷涂
  • 9篇教学
  • 9篇合金
  • 7篇等离子
  • 7篇等离子喷涂
  • 7篇离子喷涂
  • 6篇镀层
  • 6篇陶瓷涂层
  • 6篇淬火
  • 5篇金属
  • 5篇课程
  • 4篇导电
  • 4篇导电率
  • 4篇镀液
  • 4篇耐蚀
  • 4篇耐蚀性
  • 4篇化学镀层

机构

  • 83篇河北科技大学
  • 10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郑州机械研究...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石家庄链轮总...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北京钢铁研究...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冶建筑研究...
  • 1篇鞍钢股份有限...

作者

  • 84篇胡建文
  • 32篇马静
  • 18篇刘宗茂
  • 18篇毛磊
  • 15篇张欣
  • 11篇孙世清
  • 8篇阎冬青
  • 8篇王建刚
  • 7篇高青
  • 7篇孟永强
  • 6篇李建辉
  • 5篇闫冬青
  • 5篇李扬
  • 5篇李晓刚
  • 5篇高瑾
  • 4篇何业东
  • 4篇谢吉昌
  • 3篇李志明
  • 3篇张惠敏
  • 3篇刁美艳

传媒

  • 9篇金属热处理
  • 7篇热加工工艺
  • 7篇中国现代教育...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华北地区第十...
  • 3篇河北工业科技
  • 3篇材料保护
  • 3篇热处理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教育技术...
  • 2篇内燃机与配件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特殊钢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五金科技
  • 1篇铸造
  • 1篇物理测试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Cr5MoSiV1热处理工艺及组织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研究了显象管玻壳模具用 4Cr5MoSiV1钢的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与硬度的关系 ,特别是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 ,提出了预备热处理采用 1 1 0 0℃淬火 ,82 0℃回火的调质处理替代退火处理 ,随后经 1 0 2 0℃淬火 ,780~80 0℃× 4h回火 2次 ,并改善炉内温度分布状况 。
胡建文毛磊刘宗茂李志明谢吉昌王裕华
关键词:4CR5MOSIV1
材料性能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材料性能学进行课程整合优化以及采取启发式、引导式、设疑式等教学方法和引入案例教学、考试改革等一系列教学创新与实践,加强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胡建文马静孟永强张欣王建刚
关键词:教学改革案例教学考试改革精品课
表面工程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探索
2023年
在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背景下,表面工程课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课程构建了“一中心、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一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三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文和英文结合。通过创设情境,结合BOPPPS目标驱动,构建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的教学闭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材料综合实验及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制作中英文课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马静李建辉张欣胡建文王建刚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光老化对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钢板界面附着力的影响
本文通过室外(拉萨、武汉)大气曝晒试验与室内人工加速老化加速试验相结合,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和拉拔法对丙烯酸聚氨酯涂层与钢板的界面附着性进行评价。根据EIS等效电路计算结果,室内荧光紫外加速试验较氙灯加速试验...
卢琳胡建文李晓刚高瑾
关键词:金属防腐丙烯酸聚氨酯
文献传递
锤片的热处理
2012年
锤片是粉碎机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磨损的部件,其形状、尺寸、排列方法、制造质量等对粉碎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目前应用的锤片形状很多,但使用最广泛的是板状矩形锤片。板状矩形锤片形状简单,易制造,通用性好。
回艳胡建文
关键词:锤片产品质量粉碎机
时效温度对GX40CrNiSi25-12奥氏体耐热钢析出相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研究高温时效对GX40CrNiSi25-12奥氏体耐热铸钢析出相的影响,采用JMatPro软件模拟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相图和析出相随温度的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对试验钢的析出相的形态、大小、析出位置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50℃时效24 h后,大量细小颗粒状的M_(23)C_(6)碳化物在基体奥氏体晶粒内析出,在奥氏体晶粒内还发现有少量细针状σ相析出,同时在枝晶处出现密集分布的块状σ相,试验钢的硬度显著升高,达到最大值;950℃时效24 h后,晶内析出相减少,颗粒状M_(23)C_(6)碳化物偏聚在枝晶附近析出,且出现集聚和长大,导致试验钢的硬度显著下降;1050℃时效24 h后,枝晶骨架中的一次碳化物基本溶入基体中,在晶界处分散的颗粒状M_(23)C_(6)相呈链状分布,无σ相存在。
李杰胡建文陆子彤
关键词:高温时效析出相
时效温度对GX40CrSi17铁素体耐热铸钢组织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究时效温度对GX40CrSi17铁素体耐热铸钢组织变化的影响,采用JMatPro软件模拟试验钢的平衡相图和析出相含量随温度的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布氏硬度计,分析了试验钢经不同温度时效后析出相的显微组织及成分与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850℃时效,组织为大量较细小颗粒状的M23C6碳化物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硬度较铸态有所下降;时效温度升至950℃,基体上的M23C6相因回溶数量大幅减少,晶粒尺寸长大,晶界趋向平直化发展;1050℃时效,晶界更为平直,基体组织为铁素体与奥氏体相,硬度随时效温度升高持续降低。
李杰胡建文陆子彤
关键词:高温时效
瓦楞辊的表面强化工艺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经渗氮、碳氮共渗后高频淬火处理后42CrMo及45钢瓦楞辊试样的表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经渗氮加高频淬火处理后表层主要为氮化物和回火马氏体组织;碳氮共渗加高频淬火处理后试样表层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氮化物。45钢和42CrMo钢试样经过处理表面硬度分别达到740和800HV0.1,经高频淬火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化层有较好的硬度梯度。
王建刚胡建文毛磊秦森王金统
关键词:高频淬火磨粒磨损渗氮瓦楞辊
ZG3Cr13钢经长期时效后组织及硬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研究了ZG3Cr1 3钢在 5 5 0℃~ 6 0 0℃的工作温度区间经 2 5 0 0h长期时效后的硬度及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时效 1 0 0 0h内 ,硬度有明显的下降 ,之后趋于稳定 ;组织变化与正常处理后的组织均匀化程度有关 。
胡建文孟永强刘宗茂谢吉昌李志明
关键词:时效
材料工程专业实验与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与课程捆绑教学的弊端,提出了专业实验与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了四级实验平台,将原来分散孤立的实验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平台建设整合优化实验,集中技能训练,理论授课教师与实验教师联合教学,科学考核等措施,使学生在专业实验与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综合素质。
马静胡建文刁美艳王建刚张欣
关键词:教学模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