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安宁

作品数:58 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5篇成像
  • 11篇脊柱
  • 6篇图像
  • 6篇脊柱侧
  • 5篇胸部
  • 5篇全脊柱
  • 5篇立位
  • 4篇血管
  • 4篇影像
  • 4篇造影
  • 4篇全下肢
  • 4篇脊柱侧凸
  • 4篇放射摄影
  • 4篇放射摄影术
  • 4篇侧凸
  • 4篇磁共振
  • 3篇低剂量
  • 3篇低剂量扫描
  • 3篇动脉
  • 3篇三维重建

机构

  • 55篇南京大学医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医医...
  • 1篇上海联影医疗...
  • 1篇北京推想科技...

作者

  • 56篇胡安宁
  • 28篇朱斌
  • 15篇杨尚文
  • 10篇辛小燕
  • 10篇张冰
  • 9篇田传帅
  • 8篇周科峰
  • 8篇杨献峰
  • 8篇秦民益
  • 7篇李茗
  • 7篇何健
  • 5篇施健
  • 4篇王坤
  • 3篇胡毓亮
  • 3篇辛晓燕
  • 3篇王钟
  • 3篇张鑫
  • 2篇秦国初
  • 2篇陈君坤
  • 2篇邱勇

传媒

  • 8篇医学影像学杂...
  • 7篇浙江临床医学
  • 7篇医疗卫生装备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影像技术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寰枢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寰枢椎价应用值.方法:对22例寰枢椎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16排螺旋CT用三维成像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的反映了寰枢关节脱位,横韧带损伤,骨折...
胡安宁
偏转与平移X线束的立位全脊柱数字成像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矫形外科水平的不断提高,负重骨骼脊柱的严重畸形已经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恢复正常的生理形态。反映生物力学变化的立位影像是矫形治疗首选的检查;而其局部的形态和结构也有助于术者对矫形材料固定部位的选择,以及结构重建稳定性的预测。因此,高清晰度的全脊柱影像成为摄影新技术研究的主要目标。
秦民益朱斌胡安宁田传帅
关键词:成像研究立位平移偏转生物力学变化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数字X线摄影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目前医学影像数字X线摄影(DR)质量控制现存的问题和人工智能(AI)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预期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质控效率、提升质控质量、优化完善质控管理工作。结果:AI与DR成像结合,对DR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结论:AI在影像技术上应用越来越广泛,DR评价的行业准则也会随AI与质量控制结合逐步建立起来,质控评价会更科学、更合理。
胡君花黄倩胡安宁
关键词:人工智能数字X线摄影
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ASIR重建下胸部CT噪声指数的优化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权重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时,不同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的设定对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索合适的NI以降低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地连续纳入193例行胸部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各组NI预设为15、18、21、24、27、30,并进一步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三个亚组:偏瘦及正常组(BMI≤23.9)、超重组(24≤BMI≤27.9)、肥胖组(BMI≥28)。所有患者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50%权重的ASIR重建。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13分,良好;13~15分,临界;〉15分,不能接受),测量肺重建及纵隔重建图像的噪声(脂肪)、信噪比(大血管-脂肪)、对比噪声比(大血管-脂肪)。记录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es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另外记录每位患者纵隔重建图像管电流小于50m A的层面占所有层面的百分比。结果随着NI的升高,图像主观评分增高(质量下降),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降低。各NI预设条件下胸部CT图像主观评分均≤15分,仅NI=30时,4例(4/34)患者图像主观评分为13~15分。NI=30时图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信噪比低于NI为15~27图像(P〈0.05)。NI为24~30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NI为15~21(P〈0.05)。NI为27及30时,随着BMI增加,出现电流低于50m A层面百分比降低(P〈0.05)。在NI为30时,随着BMI增加,辐射剂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ASIR重建下,胸部CT扫描可以预设NI为30,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图像质量也能满足诊断要求。
陆锐何健周科峰秦国初胡安宁杨尚文朱斌
关键词:胸部低剂量
基于CT值阈值法测量骨骼肌体积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以臀肌群为例,探讨128层螺旋CT测量骨骼肌体积的可行性。方法:将横轴位臀肌群CT扫描原始数据输入后处理工作站,应用CT阈值法测量软件对骨骼肌的三维形态进行重建,由软件计算骨骼肌体积。由两名操作者分别进行处理,操作者1于一周后重复此过程,比较不同操作者间及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的可靠性。结果:臀肌群三维形态显示良好,符合解剖学所见。研究中在组内和组间测量上均显示了很高的可靠性。臀肌群体积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结论:128层螺旋CT应用CT值阈值法测量骨骼肌体积简便、直观、可重复性强,可作为骨骼肌体积评价的影像学手段。
杨献峰杨尚文胡安宁金文凤朱斌
关键词:骨骼肌体积计算机体层成像阈值
能谱CT扩大肝静脉成像时间窗的动物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能谱CT在不影响血液循环情况下,有效扩大肝静脉成像时间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只正常成年猪,基础麻醉后,团注对比剂,分别于15-103s(每隔8s,共60个时间点)行CT扫描,获得混合能量和单能量两组不同能量图像,用GSI Viewer中的最佳对比噪声比(CNR)技术获得最佳肝静脉及其周围肝实质对比噪声比的单能量曲线,从而得到重建肝静脉的最佳kV值。结果猪肝静脉成像最佳时间窗混合能量组(16.0±8.0)s,单能量组(38.4±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单能量组图像的CNR值(13.86±6.94),显著高于混合能量组的(3.8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单能量组的背景SD值(3.69±0.92),低于混合能量组的(6.4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5,P=0.04)。结论能谱CT较常规CT成像能够扩大肝静脉成像的时间窗近1倍,对成像的时间要求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可提高CT肝静脉成像的成功率,CT图像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栾炜余正贤周科峰王翰胡安宁朱斌
关键词:肝静脉静脉成像动物实验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同样的冠状面弯型不代表同样的三维畸形:基于EOS三维影像系统的配对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冠状面弯型匹配而矢状面胸椎后凸(TK)存在较大差异的Lenke1A型患者的术前轴状面形态及手术疗效,研究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轴状面旋转对矢状面形态和轴状面旋转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至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Lenke1A型右胸弯女性胸弯AIS患者。根据主胸弯Cobb角、顶椎节段、侧弯包含椎体数、Lenke分型的腰弯修正参数、Risser征进行配对,共12对冠状面弯型匹配而TK不同的AIS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正常TK组和TK减少组。在术前摄EOS全身影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术后3周摄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在手术前后二维平片上测量影像学参数:冠状面Cobb角、TK、腰椎前凸(LL)、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在EOS三维重建影像上得到每个椎体的旋转,并计算主胸弯平均椎体旋转(MTR)、上胸弯平均椎体旋转(PTR)和腰弯平均椎体旋转(LR)。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术后影像学参数情况。结果共有24例患者(12个匹配组)纳入本次研究,平均年龄(13.74-2.9)岁,两组术前主胸弯Cobb角相似(53.8°±10.2°比51.0°±11.1°,t=0.27,P=0.81)。在矢状面,正常TK组术前TK为28.2°±6.1°,而TK减小组为11.2°±5.6°(t=7.68,P〈0.01)。正常TK组MTR显著小于TK减少组(10.2°比12.7°,t=-3.74,P〈0.01),且TK与MT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30,P=0.03)。正常TK组LR值显著小于TK减少组(t=-2.65,P=0.002),但绝对值相似(t=-0.33,P=0.31)。胸弯与腰弯同向旋转患者的腰椎Cobb矫正率显著大于胸弯与腰弯反向旋转者(81.1%比61.9%,t=4.24,P=0.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在控制冠状面畸形的条件下,胸椎后凸较小的患者的主胸弯轴状面椎体旋转显著大于正�
鲍虹达舒诗斌施健刘树楠孙明辉胡安宁刘臻朱泽章钱邦平邱勇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旋转三维重建
不同部位注射对比剂对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比研究经不同部位注射对比剂。对头颈部血管成像质量影响,找到注射对比剂的理想部位。方法连续收集100例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经右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B组患者经左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两组患者均采用团注跟踪触发法扫描,感兴趣区放于降主动脉内,触发阈值为120HU。CT扫描和对比剂注射参数完全一致。扫描结束后测量颈总动脉远端CT值,并由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和对比剂反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A组患者颈总动脉增强CT值(501±71)HU高于B组(461±104)HU(t=-6.96,P〈0.05),A组图像质量评分范围(3,5)分,高于B组(1,5)分(z=-0.68,P〈0.01)。B组有3例患者图像质量评分≤2分,图像无法诊断。结论经患者右侧上肢注射对比剂进行头颈cTA检查,图像质量和成功率优于经左侧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组。
杨尚文杨献峰胡安宁王钟蒋辉朱斌
关键词:头颈部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对比剂
PACS环境下CR、DR影像的优化保存
图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由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A.J.Duerinckx于1981年首先提出,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各种数字图像...
胡安宁
自动移床扫描技术在全下肢MRI中的应用优势
田传帅刘广月胡安宁施健费强金松朱斌张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