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卫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腺癌
  • 4篇肠癌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氧化酶
  • 2篇预后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手术
  • 2篇鼠肝
  • 2篇转录

机构

  • 15篇南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5篇胡卫东
  • 9篇梅广林
  • 5篇韦成益
  • 5篇吴寒
  • 5篇徐美荣
  • 4篇单国平
  • 2篇郭经华
  • 2篇唐东
  • 2篇崔小鹏
  • 2篇肖旭
  • 1篇李挺
  • 1篇成建萍
  • 1篇王建新
  • 1篇陈曦
  • 1篇朱建伟
  • 1篇袁岱岳
  • 1篇丛钢
  • 1篇黄俊杰
  • 1篇施公胜
  • 1篇刘贵远

传媒

  • 5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江苏医药
  • 2篇交通医学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三届中-法...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骨髓斯钙素基因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人类斯钙素-1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液及骨髓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将hSTC-1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用来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及骨髓中的肿瘤微转移情况。 方法:对51例乳腺癌病人的外周血、8例乳腺癌...
徐美荣胡卫东韦成益单国平
关键词:乳腺癌外周血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检测
文献传递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骨髓斯钙素基因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人类斯钙素-1(hSTC-1)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液及骨髓中的表达,研究将hSTC-1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用来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及骨髓中的肿瘤微转移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51例乳腺癌病人的外周血(A组)、8例乳腺癌病人的骨髓(B组)以及30例乳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C组)中hSTC-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组标本hSTC-1mRNA的阳性率为93.3%,A组和B组hSTC-1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7.3%和37.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检测到hSTC-1基因的表达,说明乳腺癌已发生血行微转移;hSTC-1可作为检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骨髓微转移新的分子标记。
胡卫东徐美荣韦成益单国平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微转移
外周血人类斯钙素-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微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hSTC-1mRNA的表达,判断外周血微转移状况,探讨微转移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外周血中hSTC-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中ER、PR及VEGF的表达。结果:hSTC-1mRNA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3%(28/30),在外周血中的阳性率为37.3%(19/51);17例非肿瘤成年女性患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hSTC-1的mRNA。血液中的hSTC-1的mRNA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因子有相关性(P<0.05),包括: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VEGF等;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测到hSTC-1基因的表达,说明乳腺癌已发生血行微转移,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STC-1的mRNA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因子有关;这些因子决定乳腺癌的预后,因此hSTC-1可以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一种新的分子标记。
徐美荣韦成益单国平胡卫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Cortactin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细胞分裂状态及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corta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直肠癌细胞cortactin表达水平与细胞分裂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rta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用Kaplan—Meier法比较cortactin不表达或者低表达患者组与高表达患者组5年生存率。分析corta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FISH技术观察cortactin编码基因CTTN在结直肠组织中的扩增。体外合成cortactinsiRNA后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转染后cortactin表达量的变化及细胞分裂状态。结果Corta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和癌旁结直肠正常组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ortactin表达增高与结直肠癌不良分化(P〈0.01)、有淋巴结转移(P=0.006)、TNM分期(P=0.022)相关。Cortactin阴性表达或者低表达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ortactin高表达组。结直肠癌组织中cortactin编码基因CTTN扩增明显,结肠腺瘤与癌旁正常组织中未见扩增。导入cortactinsiRNA的结直肠癌细胞cortactin蛋白表达下降。结论Cortactin异常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有关。
黄俊杰梅广林胡卫东吴寒刘贵远时雪亮朱建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胞分裂RNA干扰
COX-2及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1(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OX-2、nm23-H1在62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结果COX-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浸润深度有相关性(P<0.05);nm23-H1的低表达与分化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COX-2和nm23-H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OX-2和nm23-H1有助于评估病情、判断预后和选择适当治疗手段。
胡卫东郭经华梅广林施公胜
关键词:环氧化酶2结直肠癌
田基黄水煎液下调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为提高肝病患者对手术术中肝脏缺氧的耐受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观察田基黄水煎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田基黄水煎液低剂量给药组(4 g/kg)和高剂量给药组(8 g/kg),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田基黄水煎液干预,在实验第8周,测定血清肝功相关酶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测定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田基黄水煎液不同剂量均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HA、LN和Ⅳ-C含量,同时能减少肝组织中HYP和MDA含量(P<0.05)。结论:田基黄对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防护作用。
胡卫东吴寒梅广林袁岱岳陈翔
关键词:肝纤维化田基黄羟脯氨酸丙二醛
葛根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Bcl-2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葛根素预处理,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和Bcl-2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后发生了显著的细胞凋亡现象,Caspase-3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6h恢复正常,其后逐渐升高。葛根素预处理使细胞凋亡明显减轻,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Bcl-2持续高表达。结论:葛根素可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肖旭梅广林胡卫东吴寒唐东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葛根素CASPASE-3
胃间质瘤2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行局部切除7例,半胃切除19例,全胃切除1例。CD117(+)100.0%(27/27),CD34(+)85.5%(23/27)。结论:手术完整切除仍是原发可切除胃间质瘤的治疗首选,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胡卫东于立涛梅广林崔小鹏
关键词:胃间质瘤免疫组化手术治疗
黄芪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黄芪给药组(AM组),制作常温下大鼠部分肝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SO组大鼠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左肝血流,其余各组分别于再灌注30min、60min、120min3个时点取血、肝组织。测定各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组血浆AST、ALT、LDH水平,肝组织MPO活性、ICAM-1分子表达较SO组升高(P<0.05),AM组血浆AST、ALT、LDH水平,肝组织MPO活性、ICAM-1分子表达较IR组显著下降(P<0.05),且病理改变较轻。结论:黄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血窦内皮细胞ICAM-1分子表达增加,由此介导中性粒细胞在局部聚集、活化可能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黄芪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王建新梅广林胡卫东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十二指肠韧带细胞间粘附分子MPO活性
外周血人类斯钙素-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人类斯钙素-1(hSTC-1)基因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外周血中hSTC-1mRNA的表达。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hSTC-1mRNA阳性率为93.3%,5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STC-1mRNA的阳性率为37.3%,血液中的hSTC-1mRNA的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因子有显著相关性(P<0.05),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而非肿瘤女性患者外周血检测不到hSTC-1mRNA。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STC-1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韦成益徐美荣单国平胡卫东
关键词:乳腺癌外周血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