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思思

作品数:32 被引量:484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土地利用
  • 6篇土地利用变化
  • 3篇污染
  • 3篇污染评价
  • 3篇耕地
  • 2篇等离子体
  • 2篇动力学分析
  • 2篇载力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土
  • 2篇水环境
  • 2篇土壤重金属
  • 2篇土壤重金属污...
  • 2篇土壤重金属污...
  • 2篇区域生态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机构

  • 18篇江苏大学
  • 18篇南京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扬州环境资源...
  • 1篇江苏省信息中...
  • 1篇镇江出入境检...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作者

  • 32篇肖思思
  • 17篇黄贤金
  • 5篇吴春笃
  • 5篇储金宇
  • 4篇陆汝成
  • 4篇陈逸
  • 3篇赵小风
  • 3篇濮励杰
  • 3篇张兴榆
  • 2篇彭补拙
  • 2篇周晓红
  • 2篇刘宏
  • 2篇王慧娟
  • 2篇左天惠
  • 2篇余颖斐
  • 1篇严长清
  • 1篇姜博
  • 1篇郑泽庆
  • 1篇钟太洋
  • 1篇王结臣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江苏省土地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高教论坛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以二苯并噻吩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在SiO2表面合成了适合分离油品中二苯并噻吩的新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实验、电子扫描电镜对印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在模拟油中的静态吸附实验,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SiO2表面成功的合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的分子印迹层,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二苯并噻吩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识别性能,吸附动力学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线符合Freundich等温线模型,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以熵驱动为主的自发的吸热过程。
肖思思邱春孝徐婉珍姜博马鹏飞王宁伟
关键词:二苯并噻吩
经济发达县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被引量:33
2007年
通过对昆山市14个区镇91个土壤样品中As、Cd、Cr、Cu、Pb、Ni、Hg、Zn 8种重金属测定分析,对该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进行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昆山市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微污染,重金属Cd、Cr、Cu、Pb、Hg、Zn均超过国家土壤背景值,旱地、水田中均以Hg污染范围较广、变异系数较大。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水田(1.15)>旱地(1.00)。区镇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表明千灯、陆扬、石浦、锦溪、石牌处于警戒值之内,蓬朗、周庄、张浦、正仪、周市、巴城、淀山湖、花桥、陆家轻度污染;昆山市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土壤环境基本容量,能够保证作物品质和农业持续发展。同时,研究表明区域重金属轻微污染具有复合污染的特性,Cd、Pb相关性最高(P=0.6210),Pb与Hg、Cu、Zn、Cu与Cr也有相关性(0.438 7、0.426 0、0.350 9、0.394 0),区域重金属的轻微污染受人为因素影响显著,研究指出应加强对区域优先控制污染物Hg、次优先控制污染物Pb、Cd、Zn、Cu、Cr的控制与治理。
肖思思黄贤金彭补拙濮励杰陈逸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污染评价复合污染
区域PREE指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以土地利用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PREE系统)的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建立PREE指数力指标体系,构建了PREE指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区域PREE指数力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在...
肖思思黄贤金
关键词:土地利用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区域土地利用转移及生态风险分析——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基于1980~2005年江苏省环太湖地区4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构建了4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分析了1980~2005年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单元。根据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构造了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太湖地区1980~2005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和1990年处于低生态风险等级,2000年和2005年处于中生态风险等级。主要原因是低生态风险用地转移到高生态风险用地面积较多,建设用地快速扩展,造成生态风险不断上升。
陆汝成黄贤金张兴榆赵小风肖思思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
气液混合脉冲放电体系中偶氮染料的脱色效果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深入探究水包气式气液混合脉冲放电体系中各参数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多针-板电极形式的气液混合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以典型的偶氮染料——酸性橙Ⅱ(AO7)为目标物,考察该体系中影响染料脱色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液混合脉冲放电体系中与脉冲电源输入功率有关的因素(脉冲电压峰值和脉冲频率)对AO7脱色效果影响明显。随着脉冲电压峰值和脉冲频率的增加,AO7溶液的脱色效率和相应的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增加。在较高的脉冲电压峰值(30 kV)和脉冲频率(75 Hz)条件下,10 mg/L AO7溶液的脱色效率和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达到了92.7%和3.50×10-2/min。同时,研究证明酸性溶液条件较利于染料脱色。
王慧娟储金宇肖思思吴春笃
关键词:脉冲放电脱色动力学分析
近15年中国耕地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揭示中国区域耕地资源压力及其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研究方法:利用STIRPAT模型和PLS方法拟合得到中国各省份耕地面积模型,依据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数就各驱动因素对耕地面积影响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采用ArcGIS 9.2绘制耕地面积驱动因素影响的空间差异图。研究结果:各省份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现代化对耕地面积的线性影响,有正效应或者负效应,且影响重要性程度差异明显。在以上述三因素为重要驱动因素的省(区、市)中,人口数量对耕地面积均起负效应,产业结构对北京、云南的耕地面积起正效应,现代化水平对上海、陕西起正效应,而对其他省(区、市)起负效应;富裕度对耕地面积的影响,有正效应或者负效应,有线性作用或者弹性作用,在以富裕度或其二次项为耕地面积重要驱动的9个省(区、市)中,富裕度或其二次项与耕地面积间存在2类类似环境EKC曲线关系,包括负效应趋于下降型(吉林)、正效应趋于增强型(山东、广西、山西、内蒙、河南、湖南、贵州、宁夏)。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全面掌握中国28个省(区、市)耕地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分异状况,为后续耕地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肖思思吴春笃储金宇
关键词:土地管理STIRPAT模型
区域PREE指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正>土地利用是人类依据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改造和利用土地资源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罗为检等,2003),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重要基础与必要支撑。目前人们业已在土地利用的水文效应、生态效应、...
肖思思黄贤金
文献传递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脆弱性评估--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碳储量为例被引量:21
2010年
文章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在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和不可持续的状态下,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降低生态系统服务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引入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脆弱性评估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类型渐变、土地管理方式变化的脆弱性响应机理,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碳储量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3个时间段,农田、林地的显著减少和建设用地的急剧增加致使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强度变化表现得愈加脆弱,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碳储量分别减少0.90 Tg、1.68 Tg、1.69 Tg;②2005—2015年间,通过对农田、林地、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脆弱性,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碳储量分别由规划控制前减少0.50 Tg变为增加0.62Tg。据此得出结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规划管理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脆弱性。最后,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王佳丽黄贤金陆汝成肖思思郑泽庆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
城市湿地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依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利用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及实验,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江苏省镇江市城市湿地主导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镇江城市湿地具有巨大和多重的生态服务功能,主导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4×1010元,直接与间接使用价值所占比例分别为71.52%和28.48%。(2)3大类13亚类主导服务功能中,文化社会服务功能价值>产品服务功能价值>调节与维护服务功能价值,分别占主导服务功能总价值的39.18%,32.34%和28.48%;旅游休闲、蓄水调洪、水源供给、水稻生产的功能价值合计占主导服务功能总价值的84.22%。(3)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全球和中国的46倍,其中,自然湿地单位面积价值为5.49×105元/hm2,远大于人工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1.04×105元/hm2)。
肖思思吴春笃储金宇余颖斐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1980-2005年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80
2012年
为了定量化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江苏省环太湖地区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3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换特征,并对研究区各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5a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3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各不相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持续增加,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期;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看,建设用地转入的速度远大于转出的速度,有规模增加的趋势,而水田、旱地、林地的转入速度小于转出速度,存在规模减少的趋势。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政策等人类活动是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近年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以水田为主的区域耕地资源质量的进一步退化。该研究为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肖思思吴春笃储金宇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