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美沙拉秦联合益生菌诱导缓解活动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比较美沙拉秦+安慰剂与美沙拉秦+益生菌诱导轻至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的疗效。方法:32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美沙拉秦联用益生菌治疗,对照组用美沙拉秦及安慰剂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患者UC-DAI评分及肠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后UC-DAI指数评分比较,均有效,P<0.05,两组间UC-DAI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但两组间缓解率无明显差异,表明美沙拉秦加用益生菌对诱导轻中度活动溃结促进缓解作用。结论:对于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加用益生菌有改善病情作用,但可能无益于诱导缓解。
- 肖军华郑萍黎文华窦晓坛康颖
- 关键词:益生菌美沙拉秦溃疡性结肠炎
- 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和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检测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在UC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UC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UC患者60例,收集2012年4月至10月肠镜和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黏膜病变者30例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uC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FSTL1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行t检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C组和对照组患者肠黏膜组织标本中FSTL1的表达情况,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对UC患者进行UC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其与血浆FSTL1水平的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UC组血浆FST:1表达水平[(14.37±1.80)μg/L]高于对照组[(5.80±0.72)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5)。uC患者血浆FSTL1表达水平与UCDAI呈正相关(r=0.814,P〈0.05)。UC组肠黏膜组织中FSTL1的阳性表达率[86.7%(52/60)]高于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34,P〈0.05)。结论UC患者FSTL1表达水平上升,并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FSTL1可能在UC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 宋允娜郑萍肖军华卢战军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硝酸酯在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硝酸酯对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予4%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治疗组予4VooDSS溶液和1.5g/L硝酸酯溶液,均连续饮用7d。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取小鼠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观察。分别用MPO和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MPO和一氧化氮活性。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第6和第7天治疗组和模型组的D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和6.72,P=0.012和0.008)。第7天时模型组组织学评分(2.5±0.5)高于治疗组(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第7天时模型组MPO活性、NO2浓度、NO3浓度分别为(2.8±0.6)U/g、(10.4±4.3)mmol/g、(100.3±50.1)mmol/g,治疗组则分别为(1.5±0.3)U/g、(17.5±7.0)mmol/g、(190.7±85.3)m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3、3.81、4.50,P均〈0.01)。结论硝酸酯可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
- 肖军华沈佳庆宋允娜郑萍
- 关键词:结肠炎硝酸盐类
- 第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第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4、mGluR7、mGluR8在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12只SD雄性幼鼠分为母婴分离(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NMS)组和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利用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CRD)刺激下的腹壁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和腹壁肌电活动(electromyography,EMG)检验模型有效性;应用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检测第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4、mGluR7、mGluR8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结肠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不同压力CRD刺激下,NMS组大鼠的AWR评分(P<0.01)和腹壁肌电活动(P<0.05)明显高于NC组;NMS组大鼠结肠中第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4、mGluR7、mGluR8的mRNA(P<0.01,P<0.05,P<0.01)和蛋白水平表达(积分光度值integrated density,ID)(P<0.05,P<0.01,P<0.01)分别高于相对应NC组的表达;NMS组mGluR4、mGluR7、mGluR8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C组。结论第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4、mGluR7、mGluR8在内脏高敏性大鼠结肠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发病可能与第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相关。
- 邵利梅刘雁冰肖军华刘菲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性
- SHIP在炎症性肠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观察SHIP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结肠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炎症性肠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活动期UC患者,活动期CD患者,及结直肠癌旁正常粘膜组织(NC组)标本各20例。将活检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SHI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利用Western blot半定量比较分析SHIP蛋白表达及组间差异;Real-time RT-PCR分析SHIP在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和组间差异。统计学处理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示UC组SHIP阳性表达积分为(7.20±2.53),CD组积分为(6.50±2.76),对照组积分为(1.10±0.74)。t检验组间比较UC组和CD组无统计学差异(t=0.59,P>0.05);而UC组与NC组(t=7.32,P<0.05),CD组与NC组(t=5.9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SHIP表达,UC组SHIP相对表达量为(0.314±0.021),CD组(0.301±0.019),NC组(0.163±0.027)。UC和CD组表达无差异(t=1.44,P>0.05),而UC组,CD组与NC组相比表达明显升高(t=13.88、13.16,P均<0.05)。Real-time RT PCR检测UC组结肠粘膜SHIP m RNA相对表达量为(0.649±0.028),CD组为(0.645±0.021),NC组为(0.140±0.015)。同样,UC组与CD组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其相较对照组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肠组织SHI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但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间没有明显差异;提示SHIP可能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蒋巍亮曾悦卢战军肖军华郑萍万荣王兴鹏杨丽娟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克罗恩病(CD)患者、3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肠道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PPAR-γ蛋白与IBD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PPAR-γ在UC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34.21%(13/3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63.33%(19/30)及CD患者60.71%(17/28)(P<0.05);PPAR-γ蛋白表达与UC疾病活动性明显相关(P<0.05),与UC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及CD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PPAR-γ蛋白在UC肠道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疾病活动性明显相关。提示PPAR-γ可能在U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窦晓坛肖军华郑萍
- 关键词:PPAR-Γ结肠炎溃疡性克罗恩病
- 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实验性结肠炎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抗炎与促炎因子的失衡可能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卵泡抑素-1是一种具有广泛糖基化修饰的分泌糖蛋白,目前的研究倾向于是一种炎性蛋白。本研究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结肠标本中FSTL1的表达,分析探讨FSTL1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中的作用。方法:20只BALB/c小鼠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予以4%DSS喂养一周,对照组予以普通饮水一周,监测小鼠疾病症状,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观察FSTL1在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检测结肠组织FSTL1蛋白及FSTL1 mRNA表达水平,对FSTL1表达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病变主要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部分表面上皮脱落,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破坏;FSTL1蛋白表达于肠黏膜腺体间质,模型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9±1.44)和(0.6±0.5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l;实验组结肠FSTL1 mRNA平均表达水平(1.57±0.23)较对照组(0.46±0.22)明显增加,(t=10.84,P<0.05)。结肠组织FSTL1mRNA表达水平与小鼠DAI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50,P<0.05。结论:研究中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FSTL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与小鼠DAI成正相关。提示FSTL1可能与实验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新的炎性标记物应用。
- 宋允娜肖军华蒋巍亮卢战军郑萍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葡聚糖硫酸钠疾病活动度
- 行胶囊内镜检查67例患者临床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总结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镜室2009年7月-2011年4月67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结合其中32名患者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检出率,诊断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结胶囊内镜检查时的注意事项。结果:1例胶囊内镜操作失败,66例受检者检出率80.3%,诊断率为66.7%,发现病变中血管病变为主要诊断,占62.1%,其次为肠道占位(息肉、肿瘤)为14.6%,克罗恩病占10.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安全,无创,诊断率较高,临床胶囊内镜检查时建议充分肠道准备,实时监控及结合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 卢战军郑海明肖军华郑萍
- 关键词: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克罗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