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建华

作品数:101 被引量:38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6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PET/C
  • 19篇PET/CT
  • 17篇正电子
  • 17篇显像
  • 16篇图像
  • 14篇PET
  • 13篇SPECT
  • 12篇正电子发射
  • 12篇体层摄影
  • 12篇体层摄影术
  • 12篇肿瘤
  • 11篇容积
  • 11篇部分容积效应
  • 10篇单光子
  • 10篇核医学
  • 9篇疗法
  • 9篇骨折
  • 8篇脱氧
  • 8篇脱氧葡萄糖
  • 8篇发射型计算机

机构

  • 81篇中国医学科学...
  • 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北京协和医学...
  • 8篇承德医学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第二人...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北京市医疗器...
  • 1篇上海鹏钼医疗...
  • 1篇河北中模医疗...

作者

  • 100篇耿建华
  • 52篇陈盛祖
  • 43篇陈英茂
  • 28篇田嘉禾
  • 27篇郑容
  • 10篇吴宁
  • 10篇姚树林
  • 10篇司宏伟
  • 9篇林琳
  • 7篇刘琳
  • 6篇张雯杰
  • 6篇邵明哲
  • 5篇邹作伟
  • 5篇徐白萱
  • 5篇贾莹莹
  • 4篇王奕斌
  • 4篇曹仲年
  • 4篇张连宇
  • 4篇何义杰
  • 4篇赵卫强

传媒

  • 28篇中国医学装备
  • 11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中华核医学杂...
  • 5篇国际放射医学...
  • 4篇核电子学与探...
  • 3篇肿瘤防治杂志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核技术
  • 2篇国外医学(放...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2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国外医学情报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10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放疗后肋骨骨折的骨显像表现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放疗致肋骨骨折的骨显像增高灶的形态、位置、出现和消失时间及X线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8例诊断为放疗后肋骨骨折的乳腺癌患者的骨显像系列片。结果该组增高灶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多为轻、中度放射性摄取,多发者线性排列,位于第3~7肋腋前线上或第2肋中部。增高灶出现距离放疗结束的时间为9至39个月。X线示相应肋骨局部骨质密度增高、骨痂形成或断裂不愈合。结论根据肋骨增高灶的形态、位置、与放疗的时间关系及X线表现有助于与骨转移鉴别。
林琳贾莹莹郑容刘琳耿建华陈盛祖乔士珍
关键词:骨显像乳腺肿瘤放疗肋骨骨折X线
肺癌18F-FDG符合线路T/N比值与其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癌氟-脱氧葡萄糖(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时肺部肿物摄取值与周围正常肺组织摄取值(T/N)的比值与肺癌病理分型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术前行F-FDG 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
林琳郑容耿建华刘琳陈盛祖
文献传递
双探头符合探测图像的噪声分析
2004年
目的 分析双探头符合探测图像的噪声成分。方法 采用Hawkeye双探头SPECT仪及东芝模型 ,对 7种活度进行采集重建图像 ,测量1 8F 脱氧葡萄糖 (FDG)均匀分布区域像素均值及标准差 ,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果 噪声分为 3个成分 :成分 1与信号强度成正比 ,由随机符合造成 ;成分 2与信号强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由放射性统计涨落造成 ;成分 3与信号强度无关。图像的信噪比平方与计数成二次 线性关系 ,随计数增加信噪比增加 ,但其速度逐渐缓慢 ,达最大值后开始降低。结论 符合探测图像噪声的平方与计数成二次 线性关系。与单光子显像相比 ,其噪声中增加了与信号强度成正比的随机符合噪声部分。
耿建华陈英茂陈盛祖田嘉禾曹秀华赵卫强
关键词:噪声
^(18)F-FDGPET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半定量分析与肺癌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癌18F-FDG PET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半定量指标-肿瘤和(或)正常组织比值(T/N)与病理类型和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行胸部18F-FDG PET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肺癌病灶经2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目测确认后,沿病灶周边勾画感兴趣区,通过与对侧正常肺组织比较计算T/N值;病灶大小=(长轴+短轴+纵轴)÷3。结果:鳞癌组、腺癌组、小细胞癌肺组、细支气管肺泡癌组和类癌组的T/N值分别为9.77±6.73、8.19±3.89、11.28±1.63、2.43±0.04和6.07±0.10。鳞癌、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T/N比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种病理类型组间病灶大小差异无显著性,病灶T/N值与病灶大小相关(r=0.366,P=0.003)。将病灶按照大小分为≤3.0 cm组、3.0~4.5 cm组、4.5~6.0 cm组和≥6.0 cm组,各组的T/N值分别为6.35±2.73、10.07±5.00、10.92±7.13和15.12±11.5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4.989,P=0.004)。3.0~4.5 cm组与4.5~6.0 cm组的T/N值无显著性差异,4.5~6.0 cm组与≥6.0 cm组的T/N值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间T/N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例T/N值<2.5的患者中,2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为腺癌,腺癌病灶<3.0 cm。结论:鳞癌、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T/N比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病灶小者T/N值低。
林琳郑容刘琳贾莹莹耿建华陈盛祖
关键词:肺肿瘤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测试
为了保证PET/CT、PET的正常运作,设备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是必不可少的。质量控制指对设备进行的一些专门的测试,这些测试要按特定的标准(例如NEMA标准)进行。对PET/CT,质控又分为...
耿建华陈盛祖
文献传递
^(125)Ⅰ粒子装载过程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125I粒子装载过程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方法:选择测量粒子为前列腺癌治疗所用的14.8MBq的125I粒子,测量粒子周围的剂量率,按照平均装载速度及前列腺癌平均的植入粒数86粒,评估125I粒子装载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结果:在无屏蔽防护情况下,操作人员全身有可能受到高于剂量限值的照射。不同的操作方式,操作人员手部的受照剂量不同,分批倒出粒子装载可以降低手部的受照剂量,分批装载次数越多,手部的受照剂量越低。结论:建议在125I粒子装载中,在L型铅防护屏下或防护通风橱中进行,以降低全身剂量;采用分多次装载的方法,以降低手部的剂量。
耿建华曹仲年赵卫强洪浩邹作伟孙超郑容陈盛祖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
PET-CT、SPECT及SPECT-CT受检者辐射水平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PET-CT、SPECT及SPECT-CT检查会给受检者带来不可避免的医疗照射,这些检查所致辐射剂量的多少及其是否会给人体带来损伤成为了公众及专业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小剂量照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的研究目前仍存在争议。为此,对PET-CT、SPECT及SPECT-CT检查所致辐射剂量及其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调研综述,在达到临床需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降低PET-CT、SPECT及SPECT-CT检查对受检者的照射剂量。但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不会导致确定性效应,其产生的线性无阈的随机性效应观点也遇到研究质疑。
吴一田耿建华
关键词:PET-CTSPECT-CT受检者生物效应
SPECT/CT对骨显像疑难病灶的诊断增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SPECT/CT对平面骨显像疑难病灶的诊断增益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72例全身骨显像诊断疑难病灶的SPECT/CT检查结果,分析SPECT/CT诊断增益与病灶部位、摄取程度、CT特征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2例中,骨显像共发现140处诊断不确定病灶,65.00%(91/140)病灶经SPECT/CT显像后可以明确诊断。SPECT/CT对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增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P=0.035)。经SPECT/CT融合显像后,脊柱病灶获得诊断增益率明显高于骨盆病灶(χ2=8.81,P=0.003)。SPECT/CT对不同摄取程度病灶的诊断增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43)。CT呈溶骨为主及具有良性特征的病灶经SPECT/CT显像获得的诊断增益高于成骨为主及混合性病灶。结论 SPECT/CT对诊断全身骨显像疑难病灶具有明确增益作用,病灶部位及CT特征是判断能否通过SPECT/CT融合显像获得明确诊断的重要因素。
林琳郑容刘琳贾莹莹耿建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肿瘤间质介入β核素治疗过程中的数学模型被引量:4
2003年
为了给定量优化肿瘤间质介入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肿瘤间质介入核素治疗的全过程,对过程中的吸收剂量、剂量效应及疗效预测三个层次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探讨。给出了肿瘤组织中吸收剂量率及克隆源性细胞存活率的时空分布计算公式,并导出了肿瘤的控制概率计算公式。
耿建华陈英茂田嘉禾陈盛祖
关键词:肿瘤治疗数学模型
PET/CT中的CT剂量和质量控制被引量:14
2011年
PET/CT检查中的CT扫描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全身PET/CT检查过程受检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中,因CT扫描产生的放射剂量占较大比例。本文对PET/CT检查中PET及CT扫描对放射剂量的贡献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不影响临床对CT图像质量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放射剂量,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
张连宇耿建华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