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孟诗
-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择取6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方案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水平、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占比、新生血管消退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水平分析,治疗后两组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占比分析,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0.05);从新生血管消退率分析,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P<0.05);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应用可以改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水平,减少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促进新生血管消退。
- 杨毅彬翁孟诗
-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
- 影响眼外伤预后视力恢复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响眼外伤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根据眼外伤术后视力恢复情况选取好转组和未好转组各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眼外伤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结果眼外伤类型的分组在病例组和好转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以顿挫伤为对照,爆炸伤的OR值及95%CI为1.83(1.12~2.98);年龄在病例组和好转组之间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小于16岁为参照,大于40岁的OR值及95%CI为2.56(1.33~4.91);患者的职业分布在两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学生为参照,农民的OR值及95%CI为1.95(1.03~3.67);是否存在其他并存疾病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以没有其他疾病为对照,并存其他疾病的OR值及95%CI为2.43(1.46~4.05);患者受伤后的就诊时间在病例组和好转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受伤后24 h以内就诊为对照,在受伤收24 h以后就诊的OR值及95%CI为2.65(1.62~4.34)。结论爆炸伤及患者并存其他疾病以及大年龄段和农民群体等因素都是影响眼外伤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如果能在发生眼外伤后及时就诊就能提高术后的视力恢复。
- 翁孟诗高慕洁梁静
- 关键词:眼外伤视力预后
- 玻璃体手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预后。方法对15例(15只眼)开放性眼外伤后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在15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11例视网膜解剖复位,光感至手动2例,指数1例,0.05者1例。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有效手段,可使大多数伤眼获得解剖修复,部分可获得一定的视功能,术后无视力者外观短期内能得到维持。
- 翁孟诗高慕洁梁静黄运矗
- 关键词: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无光感
-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诱因分析及防治
- 2006年
-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提出做好防治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收治的34例类固醇性青光眼病人用药时间特点及临床表现、体征。结果:34例患者均为长期反复局部使用地塞米松复合制剂,用药时间6个月至5年,34例均为开角型青光眼。结论: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发病取决所用激素剂型、剂量、用药时间及频度途径等。因此提高人们对该病的重视,加强药品销售管理,做好健康教育,避免长期滥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是关健。
- 李秋仪梁静翁孟诗
-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青光眼
- 银杏叶提取物对抗青光眼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抗青光眼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了37例抗青光眼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以口服维生素类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银杏叶提取物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眼压、视觉诱发电位。比较两组患者病变改变的差异性。结果:①两组患者视力提高在计数资料上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计量资料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治疗后视野、视觉诱发电位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毒副作用小,具有保护视神经,提高视功能作用。
- 翁孟诗高慕洁江波
- 关键词:青光眼银杏叶提取物视功能
- 鼻内镜下改良双路泪道插管法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指导下,泪道连续注气找鼻侧断端并双路泪道插管、置管固定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 23例(23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采用泪道连续注气找鼻侧断端并双路泪道插管法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撑物,另一端自上泪小管插人,两端于鼻腔拉出后固定于鼻腔内。结果 23例术后泪管冲洗均通畅,1例有轻度溢泪,1例患者诉眼部轻度异物感,所有患者无外观不满意,均能顺利配合治疗至拔管。结论改良双路泪道插管法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其固定效果牢同,外观较满意,易于患者接受。
- 翁孟诗李翠莲莫莲霞高慕洁
-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泪道插管鼻内镜
-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120饲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倒,对照组常规注射维生素B1、B12,静滴能量合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辩证论治和针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分别子治疗l、2、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18、33、9例,治疗2个月后分别为35、21、4例.治疗3个月后则分别为49、9、2例;对照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治愈、好转、无效的饲教为7、24、29例,治疗2个月后分别为14、20、26例,治疗3个月后则分别为29、11、20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子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15.864,23.409,17.773,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 翁孟诗江波高慕洁苏多
- 关键词:麻痹性斜视中西医结合针刺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均采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8例(80.00%)、有效6例(17.14%)、无效1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0.492±0.034)高于治疗前(0.184±0.020)、黄斑中心凹厚度(CFT)为(228.390±82.930)mm低于治疗前(462.560±74.32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黄运矗翁孟诗高慕洁
-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20年4月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300例患者,其中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60例,未发生合并恶性青光眼的24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提示年龄、前房深度、术前眼压、晶状体厚度以及眼轴长度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065,95%CI:1.014~1.241)、眼轴长度(OR=1.006,95%CI:1.001~1.121)以及术前眼压(OR=1.211,95%CI:1.124~1.297)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恶性青光眼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较多并且复杂,患者年龄、眼轴长度以及术前持续高血压会增加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恶性青光眼的风险,在临床中应该特别注意。
- 杨毅彬翁孟诗莫钦宇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
- 儿童隐斜视的视觉训练及眼球正位视训练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及眼球正位视训练纠正儿童隐斜视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儿童隐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41例3岁~14岁有视疲劳症状的隐斜视儿童,采用视觉训练以及眼球正位训练对隐斜视患儿的视力进行纠正,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训练后,122例病人视疲劳症状基本消失,遮盖试验眼球没有偏斜现象;13例病人视疲劳症状明显减轻,隐斜度数有所减少,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7%。训练后患儿的辐辏性融合范围、远近斜视角以及远近立体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通过进行视觉训练以及正位视训练,使病例功能已减退的神经肌肉进行精细而协调的工作,协调双眼运动能力,使患儿的隐斜视逐渐恢复正常。
- 梁静翁孟诗江波
- 关键词:隐斜视视觉训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