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凤
- 作品数:74 被引量:38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脑半球胶质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分析大脑半球胶质肉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0例大脑半球胶质肉瘤病例,通过光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10例胶质肉瘤患者平均年龄54岁,男6例,女4例,临床表现以头痛(6/10)、恶心呕吐(5/10)及肢体感觉障碍或活动障碍(4/10)为主.9例为原发性,均为单发占位性病变,肿物最大径2.4~5.5 cm(平均4.2 cm);1例为继发性,病变广泛累及颅底及颅外.术中见肿瘤距皮层1.5 ~4.0 cm(平均2.4 cm),4例边界不清.镜下均见2种成分.6例术后有随访,5例随访3~17个月死亡(平均生存9个月),1例随访45个月无复发,4例失访;免疫组织化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10/10)、p53(6/10)、p16(4/1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10)、CD68(1/10)阳性表达,10例Ki-67阳性指数15% ~70%,平均34%;组织化学染色网织纤维均阳性.结论 胶质肉瘤主要位于大脑实质深部,肿瘤生长快,病程短,临床发现时肿瘤病灶已很大.免疫组织化学GFAP结合组织化学网织纤维染色有助于胶质母细胞瘤和肉瘤两种成分的确定.部分病例p53、p16阳性表达,EGFR罕见表达.病变广泛,手术不易切净,预后较差.
- 霍真梁智勇李媛沈捷毕娅兰孟云霄张淑英罗玉凤曹金伶杨堤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 免疫组织化学非特异染色的控制及对策
- 免疫组化染色就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组织化学的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结构的...
- 罗玉凤王德田曹金伶万建伟冯瑞娥
- 关键词: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学方法染色质量
- 文献传递
- 肾球旁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分析肾球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比研究2例肾球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2例肾球旁细胞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9岁,有高血压症状;均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6个月,无复发或转移。肿瘤位于肾皮质,直径2 cm,界清。例1具有典型的良性肾球旁细胞瘤特征,即瘤组织实性、片状分布,细胞呈圆形,大小较一致,胞质淡染或弱嗜酸性,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腻,缺乏核分裂;间质毛细血管和血窦丰富,透明变性的厚壁血管呈簇状分布。例2则由椭圆形、多角形、梭形及带状细胞构成,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8~10个/10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部分区域呈席纹状或旋涡状生长。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和CD34弥漫强(+),SMA不同程度(+);例1和例2的Ki-67指数分别为<1%和20%。结论肾球旁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少部分病例为恶性潜能未定。提示恶性潜能的临床病理指标包括血管或包膜浸润、肿瘤体积大、高核分裂象及年长或年幼患者。明显核异型对预后的影响尚不确定。
- 游燕梁智勇朱翀师晓华罗玉凤曹金伶
- 关键词:球旁细胞瘤肾肿瘤预后因素恶性潜能
- 肺转移性腺样囊性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
- 2014年
- 目的 报道3例肺转移性腺样囊性癌(ACC),并总结分析此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3例肺转移性ACC患者年龄分别为37岁、54岁和60岁,男女之比为2∶1;既往均有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病史,确诊后9-14年(平均11年)出现肺内结节.胸部CT或X线检查示肺内多发结节,未见气管病变.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2例行肺楔形切除术.镜下示3例均为筛状/管状型,未见实性区及高级别转化区域.3例均可见粉染基底膜样物质和蓝染黏液样物.3例随访3-48个月(平均25个月),1例穿刺确诊后接受化疗,23个月后死亡;2例肺楔形切除术后放疗,病灶缩小,未见其他脏器受累.免疫组化:3例CD117、bcl-2和p16均(+);SMA和p63肌上皮(+);3例基底膜样物胶原Ⅳ均(+);3例GFAP及TTF-1均(-);仅1例p53(+);Ki-67阳性指数2%-10%,平均6%.组织化学:3例AB/PAS均(+).结论 肺内原发性ACC非常罕见,诊断应首先排除转移性.筛状/管状型ACC转移到肺可以经历较长时间,发现肺内多发结节应考虑到转移癌.手术切除及术后放疗有助于治疗.
- 霍真孟云霄毕娅兰李媛张淑英罗玉凤曹金伶梁智勇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组织化学
- 免疫蛋白酶体亚基在干燥综合征唇腺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免疫蛋白酶体亚基人低分子质量多肽(LMP)2、LMP7在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唇腺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pSS诊断、鉴别诊断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pSS患者、15例非pSS的结缔组织病患者和9例正常人的下唇唇腺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MP2和LMP7在3组唇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计算腺泡阳性率,半定量分析LMP2和LMP7在各组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对数据进行平方根反正弦转换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的LMP2和LMP7的腺泡阳性率差异,用Spearman进行pSS组的腺泡阳性率与各临床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LMP2和LMP7表达在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LMP2的腺泡阳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LMP7的腺泡阳性率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S组高于结缔组织病组,结缔组织病组高于正常组;仅pSS组内的LMP7的腺泡阳性率高于LMP2(P<0.01)。pSS组内LMP2和LMP7腺泡阳性率与临床各检验结果无相关性(P>0.05)。结论 pSS患者唇腺中LMP7的表达明显增强,LMP2无明显上调,提示LMP7和LMP2两亚基的个体基因调节机制不同。
- 李珍罗玉凤曹金伶郭春岚王鸿琳肖镜琏张洁张丁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蛋白酶体涎腺
- S100A4及CEACAM-1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S100A4及CEACAM-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102例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标本,分析其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及Histofine...
- 孙健罗玉凤曹金伶万建伟崔全才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S100A4
- 文献传递
- 嗜铬素A表达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意义
- 2005年
- 冯超李汉忠罗玉凤曹金玲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嗜铬素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 原发性心滑膜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报道4例原发性心滑膜肉瘤,并总结分析此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本组4例心滑膜肉瘤年龄22~52岁,平均41岁;男女之比为1:3,均无滑膜肉瘤病史。1例有吸烟史。4例肿瘤最大径6~24cm,平均12.5cm;2例肿瘤位于心包,1例位于心房,1例位于心室。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镜下检查3例为单相型滑膜肉瘤,1例为双相型滑膜肉瘤。4例随访1天~24个月,3例死亡,1例存活。免疫组化:4例AEl/AE3、EMA、vimentin和bcl-2均(+),3例CD99(+),3例calponin(+),1例S-100散在(+);4例desmin、SMA、CD34和calretinin均(-);Ki一67阳性指数5%~35%,平均18%。结论原发性心滑膜肉瘤比较少见,诊断应首先排除转移性。单相型滑膜肉瘤较双相型多见,心包为最常见部位。原发性心滑膜肉瘤预后较差,特别是心包滑膜肉瘤预后极差,术后放、化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
- 霍真赵雨杨堤李媛罗玉凤曹金伶梁智勇
- 关键词:滑膜肉瘤免疫组化
- 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细胞病理学探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细胞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甲状腺LCH的细针穿刺进行常规涂片并观察细胞学特点、沉渣包埋及免疫组化标记,对其中3例行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 4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8~40岁,均为系统性LCH累及甲状腺,其中1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涂片见大量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的组织细胞,细胞核略增大,核膜不规则,可见明显纵行核沟,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不等。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CD1a和CD68(+),TTF-1和AE1/AE3(-)。基因突变检测BRAF V600E突变(-)。结论甲状腺LCH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胞学形态易混淆,术前诊断难度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免疫组化的应用。
- 赵雨鲁涛顾建刚罗玉凤曹金玲杨堤陈杰孟芝兰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
- Survivin在人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Survivin(SVV)在人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结直肠腺瘤、25例结直肠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10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SVV、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SVV在结直肠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等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0%(12/40)、40.9%(9/22)和35.8%(10/28),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VV在绒毛腺管状腺瘤组织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DukesA、B、C期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17/25)、75%(27/36)、81.3%(26/32)和95%(38/40),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各组(P<0.05)。P53和Bcl-2在上述各组病例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VV的高表达与Bcl-2和P53表达无相关性(P=0.487,P=0.437)。结论SVV在结直肠癌发生早期即有表达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腺瘤癌变具有一定关系。SVV表达对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 关健陈杰罗玉凤曹金伶赵和郝君
- 关键词:SURVIVIN腺瘤腺癌结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