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9篇传染
  • 7篇传染病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5篇病例
  • 4篇疫情
  • 4篇染病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登革热
  • 3篇输入性
  • 3篇疟疾
  • 3篇健康
  • 3篇法定传染
  • 3篇法定传染病
  • 3篇病毒
  • 2篇严重急性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机构

  • 31篇广州市越秀区...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州市教育局
  • 1篇广州市白云区...

作者

  • 31篇罗晓风
  • 19篇曾维斌
  • 18篇肖晓玲
  • 16篇周德谦
  • 14篇湛柳华
  • 8篇刘杰
  • 5篇周文
  • 3篇龚诚华
  • 2篇余丹丹
  • 2篇王金平
  • 2篇廖寅斌
  • 2篇辜洁妮
  • 2篇顾哲青
  • 2篇陈志强
  • 1篇李铁钢
  • 1篇伍彪
  • 1篇余卫华
  • 1篇梁文佳
  • 1篇冯建震
  • 1篇刘淑勤

传媒

  • 11篇预防医学论坛
  • 5篇中国药物经济...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 1篇广州市第十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越秀区2009~2011年甲流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2009年5月29日越秀区报告我国首例因输入性甲流病例引起奉地续发感染病例,至2011年底,全区累计报告甲流病例911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2009年发病率为66.63/10万,2010年发病率为7.95/10万,2011年发病率为3.50/10万(P〈0.01);年均发病率(/10万):农林街最高达44.80.流花街最低,无病例报告(P〈0.01);男性为30.18,女性为21.75;10~14岁人群发病最高,达239.82。911例病人中,学生占72.12%,2009年9~11月发病的占总病例数的74.09%;2009年9~11月发生聚集性疫情39起,发病372例,38起在学校中,1起在医院。结论越秀区甲流的流行经历了由输入性到本土流行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和季节性特征,中小学校是越秀区甲流疫情的重点场所,学生是重点人群。
罗晓风周德谦肖晓玲曾维斌刘杰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2014-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疟疾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疟疾输入性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消除疟疾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报告疟疾病例528例,死亡4例。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453例(85.80%)、间日疟28例(5.30%)、卵形疟28例(5.30%)、三日疟13例(2.46%)、诺氏疟1例(0.19%)、巴西疟1例(0.19%)、混合疟4例(0.76%)。病例诊断时间间隔算术平均数为9.04 d,发病后3 d内确诊病例占36.74%(194/528)。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较集中于1、6和9-11月。病例以男性中青年为主。现居住地分布于全国21个省、直辖市。除1例长潜伏期复发三日疟病例外,其余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527/528)。结论2014-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但境外输入性病例数较2006-2013年明显上升。应加大地区防控体系建设投入,以提高必要的疟疾监测能力,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伍燕萍肖晓玲向蓥飞任文锋罗晓风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输入性病例
2005~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健康危害程度综合评价
2017年
目的探讨2005~2015年越秀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健康危害程度,分析识别我区主要危害健康传染病,为解决我区主要健康问题相关政策的制订和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整合2005~2015年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疾病健康危害度指数(HEI),合并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指标,综合评价疾病健康危害程度。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HEI评价。结果 2005~2015年我区法定报告的传染病HEI前5位的依次为梅毒、肺结核、艾滋病和HIV、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HEI=0.93、0.88、0.83、0.74、0.72),是我区常见的主要健康危害传染病;登革热为周期性虫媒传染病,流行性感冒为周期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大流行年份是我区健康危害主要传染病。结论综合指数评价法可以作为疾病健康危害程度评价识别的有效方法。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区主要健康危害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HIV、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登革热、流行性感冒。
罗晓风周德谦司徒健曾维斌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广州市梅花村街登革热疫情调查分析
2015年
目的调查分析2 014年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疫情报告数据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阐明本次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2 014年7月2日~10月2 9日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3 4 0例,主要集中在9~10月,病例发生在15个社区,有9个点,发病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特征,病例均具有登革热临床特征,无死亡病例。结论本次登革热流行为本地流行。白纹伊蚊密度高和医务人员对登革热诊断的不熟悉可能是导致该起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
曾维斌罗晓风戴丽萍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
广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广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医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影响因素。方法 访谈了解医院收治患者、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等情况 ,现场调查病区环境和消毒情况 ,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防护行为。结果 医院共收治 10 4例SARS患者 (其中 4 0例重症患者 ) ,2 5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 ,其中ICU罹患率最高 ,为 9 6 % (12 /12 5 )。感染发病和未感染发病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上 ,戴口罩、穿隔离衣、用鞋套、戴手套、消毒洗手和及时洗澡换衣等措施的采用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可能受病区环境 (条件 )、消毒措施、患者的传染性、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个人防护等多方面的影响 ;
高立冬张贤昌殷文武邹钦林伟生苏佳彪罗晓风辜洁妮梁文佳李灵辉彭国文李晖
关键词: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调查与处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诊断和应急处置等进行回顾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该病例在非洲乘坐埃塞俄比亚至广州的ET606航班时发病,血液标本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P3实验室检测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结论]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此起疫情为输入性,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未出现二代病例。
罗晓风周德谦刘杰龚诚华
关键词:输入性疫情
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掌握广州市越秀区近几年梅毒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06~2010年越秀区梅毒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累计报告梅毒3 908例,年均发病率为67.31/10万;合计死亡3例,病死率为0.08%。3 908例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占12.36%,二期梅毒占12.56%,三期梅毒占2.71%,胎传梅毒占1.87%,隐性梅毒占70.50%。2006~2010年梅毒发病率分别为52.31/10万、60.67/10万、76.04/10万、74.01/10万、73.30/10万。2006~2010年梅毒年均发病率,较高的为城中村的矿泉街道(131.24/10万)、北京街道(107.50/10万)和登峰街道(102.90/10万);男性为71.09/10万,女性为62.63/10万;最高的为25~34岁(115.55/10万)、≥65岁(112.78/10万)。3 908例病人中,离(退)休人员占18.24%,家务待业者占15.35%,商业服务人员占12.38%,工人占9.11%,农民占0.84%,干部职员占6.06%,其他人员占20.93%,不详占10.02%。[结论]广州市越秀区梅毒疫情较为严峻。
罗晓风蔡梅英肖晓玲周德谦湛柳华曾维斌
关键词:梅毒
2012年广州市越秀区首起本地公共场所感染登革热疫情调查和处理
2014年
目的分析1起公共场所登革热发生的特点和原因,为今后虫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经验。方法 2012年7月20日至8月14日对年度首例报告登革热病例就诊医院现住址及其活动地点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结果本起疫情处理历时25天,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确定为1起公共场所感染登革热疫情,感染地为越秀公园;今后应加强公共场所的灭蚊杀虫工作,降低病媒生物密度,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罗晓风肖晓玲刘杰陈志强
关键词:登革热公共场所疫情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64例,其中恶性疟55例(85.94%),间日疟7例(10.94%),首次发现卵形疟2例(3.12%);病例中男女比例为5.4:1,患者平均年龄为(36.06±8.65)岁,病例主要来源:非洲外籍来华经商25例(39.06%),病例外出主要为境外劳务输出25例(39.06%);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按照主要输入源地区非洲旱季(10~次年3月)30例,雨季(4~9月)34例,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患者发病24 h内确诊的仅12例,占18.75%,经药物治疗后治愈63例,死亡1例。结论应加强境外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的筛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单位诊治能力,避免死亡病例发生和继发性传播风险。
罗晓风廖寅斌余丹丹湛柳华肖晓玲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1例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查明重症手足口病例发生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重症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2月25日报告的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2009年版《手足口病顸防控制指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结果]越秀区常住人口中首次发现,经病原学确诊为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同居住的死者密切接触者,7岁表哥续发患上重症手足口病,经及时隔离治疗而康复出院。[结论]发生重症手足口病疫情后,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发现续发病例及时到指定收治医院就诊等是处理重症手足口病和防止疫情扩散的主要措施。
罗晓风刘杰冯建震湛柳华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