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斌杰

作品数:37 被引量:26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3篇沉积物
  • 8篇化合物
  • 7篇原油
  • 5篇沼泽
  • 5篇碳同位素
  • 5篇同位素
  • 5篇热模拟
  • 5篇沉积环境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地球化学意义
  • 4篇油矿床
  • 4篇有机地球
  • 4篇有机地球化学
  • 4篇矿床
  • 4篇化学特征
  • 4篇海洋沉积
  • 3篇有机质
  • 3篇生物标志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兰...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共兰州市委...
  • 2篇长庆石油勘探...
  • 2篇国家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作者

  • 37篇罗斌杰
  • 18篇段毅
  • 8篇王春江
  • 7篇夏燕青
  • 6篇周世新
  • 6篇李原
  • 5篇郑国东
  • 5篇杨醒华
  • 3篇文启彬
  • 3篇孟仟祥
  • 3篇李新宇
  • 3篇王有孝
  • 3篇崔明中
  • 3篇徐雁前
  • 2篇宋金明
  • 2篇袁剑英
  • 2篇李智明
  • 2篇曾凡刚
  • 1篇陈宁
  • 1篇陈宁

传媒

  • 16篇沉积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球化学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8篇1997
  • 9篇1996
  • 7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0
  • 1篇198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指示沉积环境的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被引量:2
2000年
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茫崖拗陷、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以及吐鲁番盆地油田的原油和油源岩非烃馏分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发现不同形成环境的原油中苯并噻唑化合物的分布有着显著差异. 湖沼相形成的原油具有高含量的苯并噻唑、较高含量的烷硫基苯并噻唑和2(3H)-苯并噻唑酮、2,2′-二硫基联苯并噻唑含量较低的特征; 微咸水-咸水湖相形成的原油, 苯并噻唑和2, 2′-二硫醇联苯并噻唑的丰度都比较高, 而烷硫基苯并噻唑和2(3H)-苯并噻唑酮含量较低.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属弱碱-弱酸性化合物, 其稳定存在的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介质因素有关. 碱性环境利于氮碱类稳定存在, 而酸性环境中则以弱酸性的含氮化合物为主要稳定产物.
李原李任伟周世新罗斌杰
关键词:原油油源岩沉积环境
南宁盆地第三系木质褐煤中甾类化合物热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本文根据热模拟实验,探讨了甾烷的产状及其热演规律,不同的甾烷具有不同的产状,规则甾烷、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主要来源于非干酪根前身物质的转变,干酪根降解基本上不生成这些化合物;而孕甾烷却主要来自干酪根降解。8个常用参数aaa(20R)C_(27)、C_(28)、C_(29)%、∑dixt/∑St.、C_(29)aaa20S/20(S+R)、C_(29)5αββ/(ββ+aa).C_(27)aaa20S/20(S+R),C_(27)5αββ/(ββ+aa)等均存在多解性。aaa(20R)C_(20)%值越大,其余参数越小,对成熟度(低成至成熟)的指示越精确。反之则无指导意义。
夏燕青罗斌杰
关键词:褐煤热模拟实验甾烷南宁盆地第三纪
南沙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样品中甾、萜类化合物研究
1997年
本文对南沙及其邻近海区表层样品中甾、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沉积物中可溶有机质饱和烃组分GS-MS分析,检测出丰富的甾、萜烷。甾烷和五环三萜烷的相对丰度和构型特征表明,沉积物中可溶有机质经历了一定的演化,具有丰富的"地质型"甾萜烷,一些样品的成熟度参数反映出有机质演化已进入生油门槛。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原生有机质在特定的物化条件下(温度、压力和粘土矿物催化)演化形成,与石油烃污染和再造有机质并无明显关系。
周世新曾凡刚李原罗斌杰段毅宋之光
关键词:海底沉积物南沙海区有机地球化学
热模拟实验产物中烷烃参数的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6
1996年
通过两个系列热模拟实验研究了褐煤干酪根降解与褐煤综合有机母质(包括干酪根和非干酪根物质)热演化生成烷烃的特征。结果表明:干酪根不直接降解生成轻质油,干酪根降解产物中正烷烃无奇偶优势,姥植比较高,而且不随温度变化而大幅度变化,Pr/nC17和Ph/nC18比值随温度升高线性下降;综合有机母质热演化产物中,有轻质油生成,在低温阶段正烷烃有很强的奇偶优势,姥植比随温度升高先是变大然后减小,Pr/nC17和PU/nC18比值随温度升高而反复升降。
夏燕青罗斌杰王春江
关键词:热模拟烷烃地球化学特征石油
南沙群岛海区现代海洋沉积物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1997年
南沙群岛海区第四纪沉积物的芳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NS90-109和NS90-103沉积物有丰富的芳烃种类,位于礁区上陆坡的NS90-109样品的芳烃相对丰度较高。低分子量的芳烃化合物含量很低,如萘系化合物低于检测限,与未被污染现代海洋沉积物的芳烃分布特征一致。芳烃各种热演化参数值较低、多环芳烃的烷基化程度较低,而古代沉积物成熟度较高,反映了有机质初期演化阶段的特征。NS90-109样品的甲基硫芴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于湖沼相和咸水—盐湖相。NS90-109现代海洋沉积物的三芴分布特征与其它环境不同,应属于未被污染的现代海洋沉积物,属于有机质演化的初期阶段,母质来源于海洋生物的多环芳烃前身物以及陆生植物自然大火燃烧物,后者经过风的长距离搬运。
李原周世新曾凡刚罗斌杰李智明
关键词:南沙群岛海区现代沉积物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
南沙海洋和甘南沼泽现代沉积物中单个脂肪酸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被引量:16
1995年
应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在线分析技术,分析了现代沉积物中单个脂肪酸碳同位素组成,研究了不同碳数脂肪酸碳同位素组成与其生物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脂肪酸的成因,从而找到了一种研究脂肪酸成因的新途径。
段毅文启彬罗斌杰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沉积物沼泽
地块-海槽边缘带的油气形成被引量:1
1996年
对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在古生代,中国西北区为海相沉积,沉积盆地的基底是一些离散的古老结晶地块,其上海水侵漫,其间为大洋或窄大洋的海槽。地块之间的海槽或地块与海槽过渡的边缘带盆地是油气形成的有利地带。在海槽遭受压缩褶皱而回返的造山过程中,“地块-海槽”体系发生转化,形成中新生代“山系-盆地”的陆相沉积体系。这时,边缘带的油气源岩系被埋藏在盆地边缘和外围的山系之下。但这些油气源程序形成的部分油气已经运移到盆地内的储集层中聚集,形成“外生内储”的油气藏。这种类型的盆地中,存在陆相生油和海相生油,“内生内储”和“外生内储”的两类生油岩系和两种生储组合配置体系。“地块-海槽”边缘带油气形成观点的提出,突破了以现今盆地为界限研究古生代油气形成分布规律的传统观念,增大了中国西北区可以发现的油气资源量,扩展了找油找气的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罗斌杰郑国东袁剑英杨醒华段毅
关键词:地块海槽油气藏
我国海洋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有机质通量及烃类化合物和脂肪酸分布特征被引量:19
1997年
首次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我国南沙永暑礁泻湖和东海大陆架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区沉降颗粒有机质在达到距海底5m以前,接近一半被消耗,消耗程度是永暑礁泻湖大于东海大陆架.烃类和脂肪酸分布指示了两地区沉降颗粒有机质来源存在着较小的差异,但是主要来自海洋浮游生物.沉降颗粒有机质的生物和生物化学强烈改造也被认识了,其强度是永暑礁泻湖大于东海大陆架.同时发现C_(25)HBI二烯化合物的存在与硅藻种属分布有关.
段毅崔明中罗斌杰宋金明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
南宁盆地第三系木质褐煤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热模拟研究
1996年
本文通过热模拟实验揭示了木质褐煤中综合有机母质与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五环三萜类和8,14-断藿烷的差异,并探讨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综合有机母质生成的五环三萜类数量多、化合物种类也多,干酪根降解生成的数量小、化合物种类也少,8,14-断藿烷主要由非干酪根物质转化而成,干酪根降解基本上不生成这类化合物。藿烷参数Ts/Tm、C31αβ22S/22(S+R)、C32αβ22S/22(S+R)和8,14-断藿烷多数C278β(H)/8α(H)、C288β(H)/8α(H)是良好的热演化指标;藿烯和生物藿烷同时存在或生物藿烷单独存在分别指示未成熟和低成熟。
夏燕青罗斌杰王春江
关键词:褐煤三萜类化合物热模拟
库车坳陷中生代海侵事件对有机质的影响被引量:9
1999年
对库车河剖面三叠侏罗系重要生烃组段进行了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单体烃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侵层位与非海侵层位在生物组成和生标特征等方面明显不同,海侵带来了不同的生物体,使有机质类型发生了改变。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方面表现为Pr/Ph小于1,甾烷含量丰富,甾烷中C27化合物丰度与C29相当,三环萜烷有C21<C23>C24的分布特点,单体烃同位素表现出富集轻碳同位素的特点。中生代海侵事件对塔北隆起区及库车拗陷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世新李原张中宁罗斌杰罗斌杰段毅
关键词:中生代海侵有机质特征油矿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