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巍

作品数:36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5篇心脏
  • 10篇磁共振
  • 9篇成像
  • 7篇心脏磁共振
  • 6篇低剂量
  • 5篇动脉
  • 5篇心肌
  • 5篇图像
  • 4篇图像质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单次
  • 3篇动脉瓣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成像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瓣
  • 3篇螺距
  • 3篇大螺距
  • 2篇单次激发

机构

  • 36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圣路易斯华盛...

作者

  • 36篇程巍
  • 16篇孙家瑜
  • 16篇李真林
  • 14篇陈玉成
  • 10篇袁元
  • 8篇潘雪琳
  • 6篇邓莉萍
  • 6篇王思梦
  • 5篇何帅
  • 4篇余建群
  • 4篇帅桃
  • 3篇夏春潮
  • 3篇郜发宝
  • 3篇蔡舒
  • 3篇李万江
  • 3篇樊敏
  • 2篇邓丽萍
  • 2篇朱达
  • 2篇赵瑾
  • 2篇钟耀祖

传媒

  • 12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四川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4
2012年
本文介绍了迭代重建算法、非对称性屏蔽采集、X-Care等7种CT低剂量技术及在腹部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在保证CT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腹部CT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期增强扫描,与其他部位相比,病人接受的辐射量将成倍增加,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有必要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
潘雪琳李真林程巍邓丽萍袁元帅桃赵瑾宋彬
关键词:CT技术腹部扫描低剂量图像质量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普通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胸部普通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75例患者依次分为7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电流量110 mAs和低管电流量105、100、95、90、85、80 mAs测量,计算并评估7组患者纵隔窗图像的胸骨前空气CT值标准差(SD空气)、肺动脉分叉平面肺动脉信噪比、降主动脉信噪比、肺动脉-竖脊肌对比噪声比、降主动脉-竖脊肌对比噪声比;纵隔窗图像和肺窗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以及射线剂量指标: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 7组患者纵隔窗图像肺动脉信噪比、降主动脉信噪比、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和射线剂量CTDI、DLP、E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竖脊肌对比噪声比、降主动脉-竖脊肌对比噪声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7组图像信噪比、射线剂量和主观质量评分均为最低,部分图像肩背部出现横条状伪影,影响肺尖部病变的显示,难以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结论胸部普通CT检查,通过阶段性降低管电流量使诊断医生逐渐适应低剂量图像质量,从而普及现有设备的低剂量扫描的方法是可行的。双源CT采用85 mAs的参考管电流量,既能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合格图像,又能明显降低患者群体接受的辐射剂量。
邓莉萍李真林袁元李焱程巍李沉鲛
关键词:低剂量胸部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腰椎检查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双源CT腰椎检查中低剂量扫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5月行双源CT腰椎检查的714例患者随机分为7组。均采用管电压120 kV,分别依次采用常规参考管电流量250 mAs和低管电流量240、230、220、210、200、190 mAs,且均采用CARE DOSE技术采集数据。扫描参数:准直器64 mm×0.6 mm,重建层厚0.75 mm,重建间隔0.7 mm,FOV 180~200 mm。采集图像后,测量腰3椎体的CT值及同层面的脊髓的CT值、背脊肌的CT值及噪声;腰5椎体的CT值及同层面的脊髓的CT值、背脊肌的CT值及噪声,并计算腰3、腰5椎体及相应层面脊髓的信噪比(SNR)和其相对于背脊肌的对比噪声比(CNR)。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管电流下的CNR、SNR、盲法评分的数值以及射线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进行分析。结果第1组和第2组比较,图像的背脊肌SD值;腰3、腰5椎体和脊髓的SNR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与第3、4、5、6、7组比较,腰3、腰5低管电流量各组间图像的背脊肌SD值;腰3、腰5椎体和脊髓的SNR值与常规管电流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3和腰5各组图像的椎体-背脊肌和脊髓-背脊肌CNR值分别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腰椎检查时,通过阶段性逐步降低管电流量的方法,使诊断医生逐渐适应低剂量图像质量,从而实现现有设备的低剂量扫描的方法是可行的。对于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患者,可以采用190 mAs的参考管电流量进行腰椎扫描,不仅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同时也能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合格图像,并且保护患者和减小设备损耗。
潘雪琳李真林程巍朱智慧任思华袁元邓丽萍齐贵强
关键词:低剂量腰椎
MR单次激发相位反转恢复稳态快速成像序列在心律失常患者心肌延迟显像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采用单次激发相位反转恢复稳态快速成像序列对心律失常患者行心肌延迟强化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心电图确诊为心律失常,且行MR扫描时有心律失常的56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MR单次激发相位反转恢复稳态快速成像序列(序列1)与常规节段磁化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序列2)心肌延迟强化成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分为4级).对2种序列图像质量的比较采用等级资料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对2名医师评价同一序列图像质量的一致性采用加权Kappa检验.结果 56例患者均完成了2种序列的心肌延迟强化成像检查.序列1图像质量均达3级及以上,满足临床诊断要求,19例检出心肌延迟强化.序列2图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伪影,尤其是对于有严重心律不齐、屏气配合困难的患者图像质量不佳影响临床诊断.医师1对序列1图像进行评价,4级50例、3级6例,序列2图像2级15例、1级41例;医师2对序列1图像进行评价,4级48例、3级8例,序列2图像2级13例、1级43例.2名医师序列1的图像质量均高于序列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1.329和141.177,P均<0.01).2名医师评价序列1和序列2的图像质量一致性结果均为优(Kappa值分别为0.837和0.905,P均<0.01).结论 采用序列1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肌延迟强化成像,图像质量较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夏春潮李真林孙家瑜程巍陈宪宋彬陈玉成
关键词:心律失常
局部容积匀场在3.0T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比3.0T磁共振心脏扫描自动匀场和局部容积匀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3.0T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中匀场模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25例临床心脏磁共振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14-77岁,平均年龄...
蔡舒孙家瑜陈玉成夏春潮程巍
PSIR-MOCO(相位敏感反转恢复-运动校正)序列在心脏磁共振评价心衰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的应用研究
程巍
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疑诊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患者6例。采用电影序列评价双心室功能。在经静脉团注钆喷葡胺0.15mmol/kg后5~15min采用反转恢复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IR-turbo Flash)行心脏延迟增强成像。最后结合心室功能、形态以及延迟成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其中4例延迟成像呈现典型的左室内膜下环形强化,符合心脏淀粉样变的影像特征,临床及(或)病理诊断也肯定了淀粉样变诊断。另2例患者没有延迟强化或不具备特征性强化,临床也排除了淀粉样变诊断。结论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孙家瑜张庆程巍陈玉成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淀粉样变
双源CT大螺距扫描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二代双源炫速CT大螺距心电门控低剂量扫描方案(Advanced prospective ECGtriggering high pitch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FLASH-DS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6月于我院行CT血管扫描的小儿先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FLASHDSCT组40例,采用FLASH-DSCT扫描方案;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独立诊断并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对结果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客观评价两组的对比度噪声比(CNR)。以手术结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FLASH-DSCT组患儿行DSCT低剂量扫描方案的ED为(0.238±0.178)mSv,与对照组ED〔(1.897±1.07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SH-DSCT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4.22±0.73)分,稍优于对照组〔(3.82±0.61)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两组降主动脉和左室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ASH-DSCT组与对照组的敏感度(96.4%vs.97.4%)、特异度(99.8%vs.99.5%)和诊断准确率(99.1%vs.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LASH-DSCT可有效地降低婴幼儿患者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程巍兰斌张静李真林余建群何帅黎英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先天性心脏病大螺距
双低扫描方案结合迭代重建CT血管成像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双源炫速CT-flash低剂量扫描技术及低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迭代重建CT血管成像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行心脏血管扫描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双低扫描方案与常规扫描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对比剂用量,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独立诊断并采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对结果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测量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儿的ED为(0.30±0.16)m Sv,对照组患儿ED为(0.97±0.34)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剂注射剂量分别为(10.01±1.87)和(16.04±3.17)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评分(3.40±0.57)分,优于对照组(2.90±0.89)分,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7.4%和97.9%,特异度分别为98.7%和97.7%,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3%和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低扫描方案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可大大降低婴幼儿患者的CT辐射剂量与对比剂注射剂量,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扫描方案,且诊断准确率高,适合在临床扫描中推广运用。
樊敏邹萌陈庭宇李娟程巍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对比剂
CT冠脉成像中胸廓径线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中胸廓前后径及左右径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以获得最优化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我院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的患者118例,分为A〔25kg/m2≤体质量指数(BMI)值<30〕、B(BMI值<25kg/m2)两组。A组患者58例,平均年龄59.9岁;B组患者60例,平均年龄60.1岁。扫描参数:准直64×0.6mm,重建层厚0.75mm,重建间隔0.7mm,FOV 150~180mm,根据心率自动调整螺距。A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330mAs;B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220mAs。采集图像后,测量胸廓前后径(AP)、左右径(RL),及所在层面(共5个层面)冠脉、背脊肌的CT值和噪声(SD),并计算冠脉相对于背脊肌的对比噪声比(CNRa)、信噪比(SNRa)。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CNRa、SNRa与胸廓AP、RL、BMI的相关性检验。结果 A、B两组RL的5个层面与CNRa具有相关性(P<0.05),A、B两组中除A组第iii、iv层外,均与CNRa具有相关性(P<0.05),除A组第ii、iv层、B组第v层外,BMI均与CNRa具有相关性(P<0.05)。A组CNRa与RL的相关系数除第ii层面外,都大于其与AP的相关系数,B组CNRa、SNRa与RL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其与AP的相关系数。A组除第iii层面外,CNRa、SNRa与AP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与BMI的相关系数;B组除第ii层面外,CNRa与AP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与BMI的相关系数。结论在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中,图像质量与胸廓径线(左右径、前后径)的相关性大于与BMI的相关性。采用胸廓径线作为降低射线剂量的参考标准更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潘雪琳孙家瑜程巍邓开鸿张菊英罗云梅白红利余建群袁元邓莉萍帅桃王思梦
关键词:冠脉成像体质量指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