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大鹏

作品数:111 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9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1篇体育
  • 37篇运动员
  • 21篇道德
  • 16篇运动心理
  • 15篇运动心理学
  • 12篇大学生
  • 12篇心理
  • 12篇反社会
  • 11篇体育锻炼
  • 11篇反社会行为
  • 10篇社会
  • 10篇社会行为
  • 10篇体育道德
  • 10篇亲社会
  • 10篇亲社会行为
  • 8篇中介
  • 8篇赛前
  • 7篇战术
  • 6篇道德推脱
  • 6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10篇武汉体育学院
  • 3篇武汉学院
  • 2篇长江大学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红河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安徽省体育局

作者

  • 111篇祝大鹏
  • 11篇李爱玲
  • 11篇胡亦海
  • 11篇余银
  • 11篇高平
  • 10篇王梅
  • 4篇漆昌柱
  • 4篇陈梦伶
  • 3篇赵鹏
  • 2篇庞晓冬
  • 2篇单曙光
  • 2篇鲍善军
  • 2篇杨华东
  • 1篇赵海燕
  • 1篇黄志剑
  • 1篇吴广宏
  • 1篇徐霞
  • 1篇邓炜
  • 1篇王凯军
  • 1篇张忠秋

传媒

  • 11篇武汉体育学院...
  • 8篇湖北体育科技
  • 6篇山东体育学院...
  • 5篇体育成人教育...
  • 4篇北京体育大学...
  • 4篇浙江体育科学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3篇体育科学研究
  • 3篇天津体育学院...
  • 3篇山东体育科技
  • 3篇体育学刊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2篇体育科研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2015第十...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解放军体育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年份

  • 10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疫情时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下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6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53人、女生387人。结果1)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r=0.235,p<0.01)和心理弹性(r=0.245,p<0.01)呈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r=-0.186,p<0.01)自我效能(r=-0.229,p<0.01)和心理弹性(r=-0.341,p<0.01)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不同体育锻炼量对大学生自我效能(F=18.99,p<0.01)心理弹性(F=22.93,p<0.01)和焦虑(F=11.92,p<0.01)的影响不同。3)体育锻炼负向预测焦虑(β=-0.11,p<0.01),效应量为-0.04。4)体育锻炼对焦虑影响的中介效应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即体育锻炼→心理弹性→焦虑和体育锻炼→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焦虑,两种途径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3%和7.2%,效应量分别为-0.006和-0.017。结论在后疫情时代下,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焦虑之间存在关联,高校可以通过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我效能和增强心理弹性,进而降低大学生的焦虑、促进心理健康。
崔孜毓祝大鹏李小倩黄廷振
关键词:体育锻炼自我效能心理弹性
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心智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对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的心智指标进行测试,以分析该运动员的心智特征。研究显示,吴静钰在运动动机、心理坚韧性、认知方式、赛前情绪状态、意志品质、心境状态、人格和智力等心理成分上均表现出了显著高于其他运动员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反映了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所需要具备的心智特征。
祝大鹏胡亦海余银高平王梅
关键词: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
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育德育功能的有限与有效
2023年
研究采用专家访谈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德育功能上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今后的中小学体育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理解道德的内涵与外延;(2)在教学过程中将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有效结合;(3)强调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力作用;(4)在中小学体育教育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以此突破制约中小学体育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困境,在全要素协同作用下实现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德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祝大鹏
关键词:体育教育德育功能
近20年道德认知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道德认知作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研究基于理论发展的脉络,对道德认知理论的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道德认知是个体依据内在道德观念和准则,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对如何处理...
陈梦一祝大鹏
关键词:道德心理道德认知道德判断
文献传递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对体育院校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1.研究目的通过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比较该课程教学对大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影响,总结该教学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探索体育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教...
祝大鹏
文献传递
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通过对479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在意向、判断和行为上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情景和一般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存在显著差异;(2)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体育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道德行为以及一般情景中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体育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判断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3)身体对抗性项目大学生在体育情景中反社会行为的道德意向、道德行为以及亲社会道德行为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身体对抗性项目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上显著低于非身体对抗性项目大学生;(4)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体育道德对一般道德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
祝大鹏陈明辉叶娜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道德道德判断道德行为
大学生体育道德判断存在双重标准吗?基于运动员成就经验和个人品德的研究
体育道德就是指一定社会用以调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道德判断对个体的体育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当前体育道德判断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普通大学生为被试,分析运动员的成就经验(优异&一般)...
祝大鹏
关键词:个人品德
体操运动员完美主义与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以112名大学体操运动员(男68,女44)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检验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与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与运动员运动领域完美主义有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作为运动员的一种人格特征,在运动员的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中应该引起教练员的重视。
祝大鹏
关键词:体操运动员饮食障碍运动动机赛前情绪
多维运动完美主义量表在中国运动员中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6
2010年
以496名中国不同项目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对多维运动完美主义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探索性因素分表明,各条目在所属因子的因子负荷为0.561~0.860之间,4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2.86%;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拟合指数为:χ2/df=2.693、GFI=0.932、CFI=0.894、RM-SEA=0.043,IFI=0.907、NNFI=0.903。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比较理想: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8、0.772、0.736和0.762。间隔时间5周的重测信度为0.769。效标关联效度检验表明,多维运动完美主义与自我定向、个体失败焦虑、躯体焦虑以及社会期待焦虑等负性情绪有显著性低正相关,而与任务定向和自信有显著性负相关。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中国运动员的运动完美主义研究。
祝大鹏
关键词:信度
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研究
研究目的: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密切联系。如何将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发挥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功能,实现体育教...
祝大鹏
关键词:中华体育精神高校体育教育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