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涛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液
  • 10篇血液透析
  • 6篇血液透析患者
  • 6篇透析患者
  • 6篇维持性
  • 5篇动静脉内
  • 5篇动静脉内瘘
  • 5篇内瘘
  • 5篇维持性血液
  • 5篇静脉
  • 5篇静脉内
  • 5篇静脉内瘘
  • 4篇心功能
  • 4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动静脉
  • 3篇对心
  • 3篇肾透析
  • 3篇自体
  • 3篇自体动静脉内...
  • 2篇蛋白

机构

  • 1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4篇石涛
  • 9篇叶文玲
  • 8篇李雪梅
  • 6篇夏京华
  • 4篇马杰
  • 3篇陈丽萌
  • 3篇贾愚
  • 3篇鲁重美
  • 3篇孙威
  • 3篇刘蓓
  • 2篇王秀荣
  • 1篇刘士勤
  • 1篇姜亚芳
  • 1篇李学旺
  • 1篇段琳
  • 1篇方理刚
  • 1篇罗琳
  • 1篇李峥
  • 1篇刘倍
  • 1篇徐红

传媒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纯透析液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C反应蛋白、β_2微球蛋白和脂蛋白(a)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超纯透析液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C反应蛋白、脂蛋白(a)、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长期血液透析患者21例,随机分为超纯透析液和常规透析液组,均用低通量聚砜膜,前瞻性观察两组入组前1周、入组后1周、1月、6月和12月透析前指标有无差异。并在上述点观察各组透析中120分钟、透析后即刻上述指标较透析前有无变化。结果常规透析或超纯透析组在任一观察点的单次透析中120min和透析后即刻,上述指标较透析前水平没有变化。12月后,超纯组透析前血清白介素-1β较对照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较超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良好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有利稳定透析过程对炎症指标的影响,长期使用超纯透析液能降低患者透析前血清白介素-1β水平,且维持血清Lp(a)水平稳定,它可能有利于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相关并发症。
陶建瓴孙阳李雪梅刘士勤夏京华石涛段琳李艳李学旺
关键词:超纯透析液血液透析脂蛋白A白介素-1Β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2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在美国、我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分别有93.6%、90%和95%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尽管它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并且透析技术在不断提高,但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依然不够理想。
李慧姜亚芳朱宏伟夏京华石涛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影响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透析技术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的肺动脉高压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HT)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超声协会右心检测指南,肺动脉收缩压(PASP)〉35mmHg诊为PHT。超声心动图和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于透析后次日集中检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流量采用超声稀释法检测。收集及评估患者的透析相关信息,取血检测血常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我院透析中心进行MHD6个月以上,采用自体AVF并除外其他疾病引起并发PHT者,共11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7.32±12.49)岁,平均透析龄为(70.51士44.98)个月。28例诊为PHT,占25.23%,平均PASP为(45.68±10.83)mmHg。PHT组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明显较非PHT组常见(53.60%比6.02%,P〈0.01)。PHT组左室射血分数(EF)值(62.06%±14.90%比69.72%±8.60%)、左室内径缩短分数(36.46%±10.04%比40.20%±7.86%)均低于非PHT组(均P〈0.01)。EF〈50%者在PHT组和非PHT组分别占21.43%和3.61%。但PHT组和非PHT组在年龄、性别、透析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透析间期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透析前血压、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钙、血磷、iPTH、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Kt/V、baPWV以及AVF流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HT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与钙磷代谢、AVF流量、血红蛋白、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态等无明显相关性。
叶文玲马杰石涛孙威张抒扬方理刚李雪梅
关键词:肾透析肺性脉搏波传导速度动静脉内瘘钙磷代谢
握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较包括握力在内的不同营养评估指标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7~9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价.随访72个月,以死亡为观察终点,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全因和心脑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营养指标预测死亡的价值.结果 108例HD患者平均年龄(57.6± 13.0)岁,随访6年后,35例(32.4%)患者死亡,其中62.9% (22/35)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年龄增加、残余尿量少、血肌酐水平低、前白蛋白水平低和平均小腿围低是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握力较低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HR=2.842,95%CI 1.390 ~ 5.811)和心脑血管事件死亡风险(HR=2.826,95%CI 1.150~ 6.947)约为握力较高人群的2.8倍.调整性别、年龄、心脑血管及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BMI)、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标准蛋白代谢率(nPCR)和前白蛋白后,低握力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05,95%CI 1.112~ 5.642).握力用于预测男性和女性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是0.705和0.682.结论 低握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彭晓艳贾愚夏京华石涛陈伟鲁重美李雪梅陈丽萌
关键词:血液透析握力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经历的研究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深入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经历与体验,探索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的支持策略。方法对14例患者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并分析访谈资料。结果经过对访谈内容的剖析和归类,提炼出4个主题,即:认知是自我管理的关键;情绪、意志是自我管理的保证;动机是自我管理的动力源泉;行为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外化。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已经有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行为,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强烈的自我管理动机,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亟待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支持。
黄宝延李峥夏京华石涛陈丽萌
关键词:肾透析高血压自我护理
2例长期过高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首选的血管通路,充足合适的AVF血流量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基本条件。通路血流量过低预示通路功能不良,导致透析不充分,但过高的通路流量则会增加心脏负荷,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
石涛刘蓓叶文玲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心脏超声干体重
文献传递
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出现营养状况差异的原因。方法将109例血透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n=26)、中年组(n=49)、老年组(n=34),测量身体指标、血生化指标、饮食调查结果、握力、主观综合评估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关联。结果三组患者的小腿围、前白蛋白、血肌酐、握力、SGA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该5个因素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下降趋势,护理人员有必要针对年长患者进行定期营养监测和干预,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贾愚王秀荣叶文玲徐红夏京华石涛李雪梅鲁重美
关键词:肾透析营养状况营养评价年龄因素
长期过高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引起心功能变化2例报告
2011年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AVF充足的血流量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基本条件,但过高的通路流量会增加心脏负荷,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检测方法的限制,对AVF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较少。
刘蓓石涛叶文玲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心功能变化血流量血液透析充分性血管通路慢性肾衰竭
长期过高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刘蓓石涛叶文玲
不同年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和能量贮备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消耗及能量贮备状态。方法共入组129例血液透析患者,男性62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56.33±14.14)岁。将其分为〈40岁、40~59岁、60~69岁以及I〉70岁等年龄组。根据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肌酐、体重指数(BMI)、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等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并采用多频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瘦肉及脂肪质量,以8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人体组成改变。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与对照组相比,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液透析患者中38%的患者BMI高于正常高限,BMI低于18.5kg,/m^2者占6.2%,〈40岁、40-59岁、60—69岁、/〉70岁各组低体重者分别占各年龄段患者的0、6.2%、4.8%和11.1%。t〉70岁组nPCR(1.46±0.28)∥(kg·d)较40—59岁组(1.54±0.28)g/(kg·d)明显降低(P=0.004),肌酐(834.08±184.96)μmol/L较40~59岁组(976.24±186.86)p,mol/L明显降低(P=0.037),前白蛋白(272.65±79.78)mg/L较40—59岁组(332.07±73.03)mg/L明显降低(P=0.026)。血液透析患者人体细胞质量(22.81±8.12)kg较对照组(29.95±6。73)kg明显下降(P〈0.001)、瘦肉组织质量(40.16±11.90)kg较对照组(47.22±9.84)kg明显下降(P〈0.001),瘦肉质量指数(14.75-±3.57)kg/m^2较对照组(17.57±3.10)kg/m^2明显下降(P=0.001),脂肪组织质量(17.45±8.83)kg较对照组(13.66±7.28)kg明显增加(P〈0.001),脂肪质量指数(8.86±4.53)kg/m^2较对照组(6.93±3.67)kg/m^2明显增加(P=0.001)。印~69岁以及≥70岁组人体细胞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6,P〈0001),〈4JD岁患者瘦肉质量指数亦明显低于�
马杰叶文玲蔡建芳石涛孙威李雪梅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