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魏

作品数:65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会议论文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烧伤
  • 9篇自杀
  • 9篇创面
  • 7篇生长因子Β
  • 7篇转化生长因子
  • 7篇转化生长因子...
  • 7篇自伤
  • 7篇自伤行为
  • 7篇化生
  • 6篇纤维细胞
  • 5篇引流
  • 5篇皮肤
  • 5篇模拟肽
  • 5篇负压
  • 5篇负压引流
  • 5篇干细胞
  • 5篇成纤维细胞
  • 4篇色素痣
  • 4篇皮肤移植

机构

  • 63篇山东大学第二...
  • 6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5篇王魏
  • 56篇姜笃银
  • 33篇刘振中
  • 32篇张基勋
  • 21篇刘磊
  • 17篇宗宪磊
  • 14篇王兴蕾
  • 13篇蔡景龙
  • 11篇单菲
  • 8篇王晓川
  • 8篇王超
  • 7篇王文婷
  • 6篇张敬
  • 4篇刘军莉
  • 4篇王吉昌
  • 3篇徐斌
  • 3篇王利霞
  • 2篇付小兵
  • 1篇聂兰军
  • 1篇庞力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第九届全国创...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感染...
  • 1篇2010年第...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华医学会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 20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鞘氨醇激酶1、2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phK)1、2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切取瘢痕疙瘩和其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各12例,原代组织块法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皮肤组、瘢痕...
张敬徐斌刘振中王魏王利霞张基勋蔡景龙
关键词:瘢痕疙瘩鞘氨醇激酶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传导通路
文献传递
应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筛选TGF-beta1相关模拟肽
刘振中姜笃银蔡景龙宗宪磊张基勋单菲王文婷王魏
深度烧伤患者四肢关节功能部位的复合皮移植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ADM)在深度烧伤的四肢关节部位的临床移植效果。方法以11例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和Ⅲ度烧伤的患者为对象,采用复合皮(CS)移植技术将20块网状ADM(每块150~400cm2)与自体超薄断层皮片(UTSG,厚度0.05cm)重叠,组成CS,一次性移植于患者14处四肢关节区域的切痂或削痂创面上,并在邻近的烧伤部位移植自体断层中厚皮片(STSG,厚度0.15~0.20cm)作为对照。术后10~14d首次换药,定期随访和行移植皮片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CS成活率93.7%,STSG成活率为97.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CS组未见明显的瘢痕增生和挛缩,所有患者关节屈伸范围正常。组织学观察显示,CS真皮层无皮肤附件,胶原纤维排列有序,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但在烧伤后期感染创面上的CS移植效果(外观质地和组织结构)不及烧伤早期的清洁创面。结论深度烧伤患者关节部位尽早应用ADM能够产生满意的整形效果并满足关节功能需要。
姜笃银聂兰军蔡景龙王魏
关键词:烧伤皮肤移植无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皮
耳廓烧伤治疗探讨
刘磊姜笃银刘振中张基勋王魏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序贯治疗复杂难愈性创面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皮瓣移植序贯治疗复杂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 年1 月份以来联合应用VSD 及皮瓣移植治疗的复杂难愈...
张基勋刘振中刘磊王魏王超王晓川姜笃银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皮瓣移植序贯治疗难愈性创面
深Ⅱ度烧伤创面汗腺干细胞标志物的变化规律
目的 了解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汗腺上皮细胞增殖并向表皮细胞转化的规律,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与躯干烧伤患者28例.收集患者深Ⅱ度...
姜笃银宗宪磊付小兵王魏单菲
表皮细胞表达胚胎性角蛋白与创伤不同修复结局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特征性细胞角蛋白(CKs)在表皮组织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创伤修复不同结局的关系。方法对人假上皮瘤样增生(PEH)、瘢痕疙瘩(Ke)、增生性瘢痕(HS)和正常皮肤(NS)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双染色标记技术进行对比研究,观察CKs在表皮组织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组表皮不表达CK8&18和CK17。在活动期PEH、Ke和HS表皮组织中存在数量不等的CK8&18^+细胞和CK17^+细胞,含量高低依次为PEH〉Ke〉HS和HS〉Ke〉PEH(P〈0.05),CK19^+和CK5&6^+细胞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而CK10^+细胞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局部观察到相应的表皮超常增生、细胞形态改变和表皮下炎症反应。结论活动期PEH、Ke和HS表皮细胞存在程度不同的去分化和终末分化失衡,提示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与创伤修复不同结局有关。
魏欣净姜笃银宗宪磊付小兵盛志勇王魏单菲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细胞分化
深Ⅱ度烧伤创面汗腺干细胞标志物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汗腺上皮细胞增殖并向表皮细胞转化的规律,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与躯干烧伤患者28例。收集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组织标本37块、浅Ⅱ度烧伤创面组织标本21块、正常皮肤标本10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法,观察细胞角蛋白10(CK10)、CK14、CKl9、bcl-2和P63在深、浅Ⅱ度烧伤创面及正常皮肤汁腺分泌部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皮肤汗腺分泌部上皮细胞中等强度表达CK19、CK14和CK10,基底层肌上皮细胞做弱表达P63和CK14,CK10表达阳性的终末分化细胞不表达bcl-2和P63。浅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其汗腺分泌部结构及上述蛋白表达未见异常。深Ⅱ度烧伤后7d创面汗腺分泌部上皮细胞P63和bcl-2表达增强;伤后8~10d创面基底细胞增殖、迁移和鳞状七皮化,形成bcl-2、P63、CK19和CK14表达强阳性的实心岛状上皮结构,并随肉芽组织向创面浅层迁移,经鳞状上皮增殖完成创面再上皮化。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13~30d,超常增殖的表皮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细胞仍强烈表达bcl-2、CK14、CK19和P63。结论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逆分化过程导致上皮生长滞后和肉芽组织过度增殖,这种失衡现象可能是导致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失控的重要机制之一。
姜笃银宗宪磊付小兵王魏单菲
关键词:汗腺上皮细胞干细胞转分化
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灶清创处理,后采用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在使用一次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后创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切口一期愈合;13例创面范围较大患者,连续给予2~3次可调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后,缝合切口,创面愈合。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远期随访无复发。结论可调节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骨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可更好的控制感染,显著提高治愈率。
王晓川刘振中刘磊张基勋冯慧伟王魏王超姜笃银
关键词:化脓性肋软骨炎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t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系统的特异性快速抑制物,是体内纤溶活性重要的凋节剂。PAl主要存在于血小板、肝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组织细胞内,在很多生理学和病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魏蔡景龙刘振中张敬王文婷
关键词: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纤维化基因多态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