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馥沁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隐喻
  • 5篇英语
  • 4篇语料
  • 4篇语料库
  • 4篇概念隐喻
  • 3篇大学英语
  • 3篇多模态
  • 2篇电影
  • 2篇多模态话语
  • 2篇多模态话语分...
  • 2篇新闻
  • 2篇话语
  • 2篇话语分析
  • 2篇混合式
  • 2篇基于语料
  • 2篇基于语料库
  • 2篇教学
  • 2篇《生活大爆炸...
  • 2篇阿尔兹海默病
  • 1篇大学英语课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京江...
  • 2篇江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作者

  • 14篇王馥沁
  • 1篇卢辉
  • 1篇张璘
  • 1篇潘玥
  • 1篇戴国伟
  • 1篇潘玥

传媒

  • 3篇英语广场(学...
  • 2篇湖北开放职业...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河北能源职业...
  • 1篇科技信息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语料库的概念隐喻在政治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2020年
隐喻的本质是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隐喻对新闻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概述和分类,尝试归纳政治英语新闻中概念隐喻的应用和隐喻词汇的种类,结合语料库工具,从意识形态和情感态度层面对所收集的英语政治新闻进行隐喻词汇分类和特征总结,最后指出了政治英语新闻词汇中隐喻现象的启示和思考。
王馥沁
关键词:政治新闻语料库隐喻
电影中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23年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个广泛应用的理论框架,尤其在电影语篇的研究中,能够有机整合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资源,有助于观众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更深入地理解和延伸文本。本研究以电影语篇为例,采用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深入分析电影中涉及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认知维度的多模态元素。本文旨在探究语言、声音、画面等各种符号元素如何协同构建意义资源,进而呈现出独特的电影艺术效果,突显主题和隐含信息。
王馥沁潘玥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对口译译员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口译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口译效果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与译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本文从译员自身出发,引入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著名论断"场域——惯习"理论来分析口译过程中译员所受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阐明在口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提出口译译员应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素质以应对各种状况。
王馥沁
关键词:口译员场域惯习
电影中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多模态隐喻表达
2023年
本研究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选取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相关影片,探讨了患者的隐喻表达特征。本文以影片中的经典片段为例,呈现了多模态隐喻的构建过程,着重揭示了感官叙事映射、多重映射带来的联想效果,以及在电影中呈现的阿尔兹海默病作为疾病隐喻的独特表现。在相关影片中,隐喻不再以单一形式呈现,而是展现了多层次、多维度的隐喻系统,凸显了多模态隐喻的多义审美特征。
王馥沁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多模态隐喻
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在独立学院的应用研究——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种具有创新思路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针对性较强的分级教学,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以公共英语课程为依托,分析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应用的可行性,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分级教学来构建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以期探索出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互动体验的教学模式。
王馥沁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解读《生活大爆炸》第四季海报
2015年
电影海报是叙事图像,集文字、颜色为一体,浓缩表达了电影的主题。美剧《生活大爆炸》集合图像、颜色、文字三种模态成功塑造了一群高智商低情商特立独行的技术型宅男。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即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来分析《生活大爆炸》海报的独特之处,从而深入解读美剧《生活大爆炸》。
王馥沁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生活大爆炸》
《生活大爆炸》中艺术语言的陌生化
2012年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关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思想。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使事物"陌生化",打破常识常规,延长审美,使人产生新鲜陌生感。《生活大爆炸》作为一部另类的情景喜剧,其艺术语言的运用独辟蹊径,别具匠心。本文从陌生化角度分析影片中的幽默语言、视听语言、造型语言等影视艺术语言的运用,深入探析其独特创新之处,阐释其偏离生活常态而产生的另类美感。
王馥沁张璘
关键词:《生活大爆炸》艺术语言
英语师范生授课应变能力培养与实践
2011年
授课应变能力是英语教师的重要素养,它具有不可预测性、全面实践性、创新性和艺术性的特征。由于英语师范生今后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各异;有关教学的手段、技术分析、辅助教具都具有局限性,为了今后更好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建设学生满意的英语课堂,这就要求在现阶段英语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授课应变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卢辉王馥沁戴国伟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
当东北作为隐喻:论电视剧《漫长的季节》的地域书写与跨域共鸣
2023年
20世纪80年代,一场关于隐喻理论的革命悄然兴起,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这一观点在促使人类对隐喻的研究从修辞转向认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饰语言的表达方式,它存在的本质原因被归结为人类对事物的认知。简单来说,隐喻就是人类对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的驯化方式。《漫长的季节》与其说是在写一场命案,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概念隐喻理论的实践。一场悬疑戏落幕,让观众惊疑慨叹的不是真相,而是灯光之后的东北概念,它在剧中表现为一群东北人.
王馥沁潘玥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LAKOFF隐喻思维方式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分级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19年
混合式分级教学是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分类基础上,辅以资源库工具,实行个性化的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本文以公共英语课程为基础,结合网络与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语料库的混合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王馥沁
关键词:语料库大学英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