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韬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酸酯
  • 5篇碳酸酯
  • 5篇聚碳酸
  • 5篇聚碳酸酯
  • 5篇残余应力
  • 4篇注射成型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值模拟
  • 1篇迭代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应力
  • 1篇有限元
  • 1篇粘弹性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熔体
  • 1篇数对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 1篇塑化
  • 1篇塑化过程

机构

  • 7篇中航工业北京...
  • 2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航发北京...

作者

  • 9篇王韬
  • 7篇厉蕾
  • 7篇颜悦
  • 5篇葛勇
  • 4篇郎建林
  • 2篇曹伟
  • 1篇刘春太
  • 1篇申长雨
  • 1篇张世勋
  • 1篇孙琦伟

传媒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材料工程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注塑件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分析及工艺优化被引量:19
2012年
基于Moldflow软件模拟研究了注塑件厚度方向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和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注塑件平面上残余应力均值和极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塑件厚度方向残余应力表现出拉-压-拉的三区域分布,平面上残余应力均值和极差受保压压力影响最大,其次为注射时间和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影响最小。最佳注射工艺组合的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发现,残余应力变化趋势相似,对于生产实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韬颜悦
关键词:残余应力MOLDFLOW正交设计
聚碳酸酯熔体挤压流变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鉴于现有流变仪不能直接表征挤压过程的应力-应变关系,本工作设计了恒定接触面积模式平板挤压流动装置,通过测量上平板压力及移动位移来表征熔体的流变特征,再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幂律模型、PTT模型和XPP模型表征挤压过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聚碳酸酯熔体挤压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大,当熔体温度降低、挤压速率升高时,挤压应力随应变表现出三段分布,而初始挤压间距不影响应力应变分布模式,仅仅影响挤压应力的大小;黏弹本构模型可以预测出挤压应力的变化趋势,其中XPP模型的预测值更接近实验结果。
王韬曹伟颜悦厉蕾
关键词:本构模型应力
透明塑料熔体流变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高级流变测试平台研究了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苯乙烯(PS)三种透明塑料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学行为,拟合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非牛顿指数(n)和黏流活化能。实验结果证明PC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n值接近1,近似于牛顿流体,PMMA和PS属于非牛顿流体,n值随温度升高而趋近1。苯环基团的存在增加了PC和PS分子链的刚性,减少了链间的无规缠绕,明显提高了熔体的流动性,而PMMA分子链的柔性特征增加了链间缠结点密度,相应降低了熔体流动性。
王韬颜悦厉蕾
关键词:黏流活化能
基于ALE描述的压缩流动三维粘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塑料熔体压缩流动中在主流动平面及厚度方向均有速度变化,结合了剪切和拉伸两种流动特征。为了准确描述和模拟塑料熔体的压缩流动,本文基于粘弹性及ALE原理建立了熔体三维流动理论模型,构造了有限元求解的变分方程。为了避免整体求解计算量大、稳定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两重迭代解耦合算法分别求解耦合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本构方程、能量方程,开发了模拟程序。开展了等厚度板及变厚度板的注压成型实验及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压缩过程中出现压力变化小于4.57%的平台现象;温度呈指数规律下降;塑料入口、流动末端第一法向应力差比平均值分别高1.73MPa、0.87MPa,变厚度区域第一法向应力差比平均值高1.16MPa。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数值算法能够较好地表征压缩过程中熔体的压力、温度变化、应力演化。
曹伟花少震张世勋王韬刘春太申长雨
关键词:ALE注压成型粘弹性有限元迭代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聚碳酸酯残余应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不同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聚碳酸酯(PC)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对残余应力影响最大,冷却时间和模具温度次之,注射压力影响最小。熔体温度升高,分子链快速松弛,残余应力减小。同时试样浇口附近处的残余应力较大且分布集中,沿熔体流动方向,残余应力逐渐减小。对于不同成型工艺,残余应力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
葛勇王韬厉蕾
关键词:注射成型聚碳酸酯残余应力光程差
注射成型聚碳酸酯厚度截面的残余应力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通过光弹法定量测量了注射成型聚碳酸酯(PC)试样在厚度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并结合模具温度的变化与不对称分布,对厚度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厚度截面上,试样边缘分布较高的流动残余应力,芯部分布较高的热残余应力,两区域界面处为流动应力与热应力相互耦合而形成的低应力过渡区;模具温度低于120?C时,PC的残余应力随模具温度的变化并不明显;模具温度高于120?C时,PC的残余应力随模具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不对称模具温度会导致在低模温侧高热残余应力区分布宽,在高模温侧高热残余应力区分布窄.此外,试样的翘曲随模具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不对称模具温度会导致较大的翘曲.
郎建林王韬葛勇厉蕾颜悦
关键词:注射成型聚碳酸酯残余应力模具温度
注射成型塑化过程对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双因素多水平试验方法考察了注射成型塑化过程的塑化温度和塑化停留时间对聚碳酸酯(PC)黄色指数、拉伸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C分子链基团和分子键发生高温断裂,引发PC产生黄化,且黄化程度与塑化停留时间呈线性增加关系。塑化温度升高,塑化停留时间延长,PC的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快速降低,PC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在塑化温度300℃,310℃和320℃下,PC临界塑化停留时间分别为126.1 min,77.1 min和38.7min。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在充填方向上,PC应力呈对称分布;塑化停留时间延长,PC光程差增大,应力分布逐步均匀。
葛勇王韬郎建林厉蕾颜悦
关键词:塑化过程聚碳酸酯黄色指数残余应力
热力历史对PMMA残余应力和光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光弹测量对注射成型过程不同热力历史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件进行了残余应力的定量表征,并测试分析了样件的透光率和雾度。研究表明,成型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对样件的残余应力影响显著,提高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增大保压压力和注射速度、缩短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都可以有效降低残余应力;退火温度升高可明显削弱成型过程热力历史的差异,降低残余应力并使之趋于一致,偏差最小为0.71 MPa。热力历史对光学性能的影响与残余应力相关性较大,总体上残余应力降低,透光率升高而雾度降低,可分别达到93.1%和1.1%。
王韬葛勇郎建林孙琦伟厉蕾颜悦
关键词:注射成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残余应力
注射压缩成型工艺参数对厚壁聚碳酸酯制件厚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考察了不同注射压缩成型工艺参数(两点间距、压缩速率和压缩行程)对聚碳酸酯(PC)平板制件厚度偏差及厚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C平板厚度随两点间距和压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两点间距和压缩速率是控制厚度精度的主导因素,而压缩行程对厚度影响较小。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PC平板均是上薄下厚的分布趋势,且不同的压缩工艺仅对厚度值大小有影响,而对PC制件的厚度分布趋势没有影响。
葛勇王韬郎建林颜悦厉蕾
关键词:注射压缩成型聚碳酸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