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茜

作品数:240 被引量:98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2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中医
  • 27篇伤寒
  • 24篇伤寒论
  • 22篇辨治
  • 17篇中药
  • 16篇经方
  • 15篇验案
  • 15篇《伤寒论》
  • 12篇医经
  • 12篇证治
  • 12篇金匮
  • 12篇金匮要略
  • 11篇叶天士
  • 11篇名医
  • 10篇细胞
  • 10篇柴胡
  • 9篇提取物
  • 8篇脂肪
  • 8篇温病
  • 8篇桂枝

机构

  • 23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解放军第30...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教育部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北京康仁堂药...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239篇王雪茜
  • 157篇王庆国
  • 128篇程发峰
  • 57篇赵琰
  • 39篇马重阳
  • 38篇李长香
  • 38篇闫军堂
  • 34篇刘敏
  • 31篇屈会化
  • 28篇穆杰
  • 27篇刘晓倩
  • 26篇朱文翔
  • 23篇翟昌明
  • 19篇孔慧
  • 18篇连雅君
  • 17篇杜欣
  • 15篇刘原君
  • 15篇张晓瑜
  • 13篇马小娜
  • 12篇于才

传媒

  • 16篇环球中医药
  • 1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3篇中医学报
  • 12篇现代中医临床
  • 10篇辽宁中医药大...
  • 9篇全国第二十三...
  • 7篇中医药导报
  • 6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医教育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世界中医药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河南中医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17篇2022
  • 12篇2021
  • 14篇2020
  • 15篇2019
  • 18篇2018
  • 24篇2017
  • 41篇2016
  • 26篇2015
  • 24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医大师王庆国从“三枢”论治不寐被引量:1
2023年
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其在中医学又称“不寐”。王庆国教授提出“通平致和”的学术思想,认为不寐病机关键在于人不应天、阴阳失和,枢机不利、功能失调。强调少阳为表里之枢、少阴为水火之枢、脾胃为升降之枢,临证治疗不寐,需和调少阳之枢、平衡少阴之枢、斡旋中焦之枢,从“枢”调“平”,以“通”致“和”。
陈聪爱张泽涵邵威任梓林陈丹王雪茜程发峰李长香王庆国
关键词:不寐失眠名医经验
王庆国谈经方运用的五项原则被引量:10
2013年
经方是古代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结晶,其用药精专,法度严谨,示人规范,疗效卓著,且理遵经旨,贴近本源,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王庆国运用经方的经验可总结为五项原则,即熟谙经旨,打牢基础;紧扣病机,抓住关键;病证结合,适应需求;科学评价,有利交流;掌握规律,有的放矢。
闫军堂刘晓倩王雪茜马小娜刘敏
关键词:伤寒论经方运用
《伤寒论》中“痞证”浅识
"痞证"是中医脾胃系疾病的常见病之一,以气机上下不通、气闭不行为主要特点。其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否隔"。仲景在《伤寒论》中对"痞证"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总结,为后世医家在临证中治疗"痞证"具有重...
刘原君朱文翔李长香程发峰王雪茜
文献传递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于《伤寒论》腹满虚实辨析
"腹满"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此证在《伤寒论》中出现次数很多,但其病因病机在文中因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复杂多变,但大体上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临床上应仔细辨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出自《素问·通评虚实论》,历来中医认为...
刘姝伶李磊马重阳任北大刘松楠雷超芳王雪茜
关键词:腹满虚实
浅议《伤寒杂病论》和《临证指南医案》对通阳祛湿法的运用被引量:9
2016年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通阳祛湿法治疗湿痹、"小便不利"、厥证及痰饮病,叶天士继承仲景思想,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分消走泄法,从三焦给湿邪以出路,恢复阳气的通达与条畅,拓展了通阳祛湿法在外感和杂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本文对《伤寒杂病论》和《临证指南医案》中通阳祛湿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梳理,以资同道。
王国力赵琰王庆国程发峰王雪茜
关键词:分消走泄湿痹小便不利
承气汤类方与“肺肠同治”应用探讨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方剂演变以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肺与大肠相表里"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肺与大肠在经络上相互络属,生理上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协调,进而在疾病方面也相互影响。对于肺系或肠系疾病的治疗,历代医家遵循"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论,多采用肺肠同治之法。同时,受到《伤寒论》中诸承气汤的启发,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化裁出诸多承气汤类方。其中尤以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载宣白承气汤为首,是肺肠脏腑合治的代表方。凡证属痰热蕴肺、腑气不通者,均可用本方或其加减方,使腑气得通,肺气得以宣降,达肺肠合治之目的。
朱文翔刘原君程发峰李长香王雪茜王庆国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大承气汤类方宣白承气汤
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双侧胸部穴位温度差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双侧胸部穴位温度差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人躯干正面的红外热像图,并测定双侧胸部穴位(步廊、神封、灵墟、乳根、乳中、膺窗)的温度,得出双侧穴位温度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双侧胸部穴位的平均温度差为(0.25±0.06)℃,观察组双侧胸部穴位的平均温度差为(2.53±0.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此温度差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而逐渐增大。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双侧胸部穴位的温度差,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及疗效判定的辅助参考,具有方便、无创、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许继宗安贺军郭雁冰李玉华刘宁王雪茜张波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冠心病
中医药从双层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以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为核心,目前西医对于NAFLD尚无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药物,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于NAFLD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NAFL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归纳中医药单味药活性成分从IR与OS双层面治疗NAFLD的研究进展。
穆杰王雪茜王庆国程发峰朱文翔翟昌明马重阳
关键词:中药活性成分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
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组分制成:1~6重量份的黄芩提取物,2~8重量份的栀子提取物和3~12重量份的猪胆粉。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够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且原料种类少。
程发峰王雪茜孔慧王庆国
双辛鼻鼽散治疗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双辛鼻鼽散对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纳入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给予双辛鼻鼽散(北京市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颗粒剂型),2次/日,1包/次,连续服用2周,观察不同时间点(服药前、服药后第1周、服药后第2周、服药后第3个月)患者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症状体征分级记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共纳入70例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同时间点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S总分值在用药第3个月下降的比例占100%,各项分值以流涕、鼻塞两项下降的最为明显。(2)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逐渐增长,不同时间点的整体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不同时间点的中医次症,整体以鼻涕清稀、精神倦怠、恶风怕冷、喜热饮、乏力、容易感冒等表现所占比例高。精神倦怠、咳痰色白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比较最显著(P<0.01)。(4)用药1周时的不良反应共有18例,用药2周时共有3例。用药第2周、第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辛鼻鼽散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优于短期疗效,用药2周即可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发挥一定的预防作用;双辛鼻鼽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流涕、鼻塞症状的治疗效果胜过对鼻痒、喷嚏的治疗效果;双辛鼻鼽散对中医次症的疗效以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的疗效最佳,优于对其他中医次症的疗效;双辛鼻鼽散的临床疗效显�
雷超芳翟昌明马重阳孔慧连雅君杜伟哲赛佳洋陈聪爱张雪茹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