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银叶

作品数:61 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缺血
  • 13篇血栓
  • 13篇活性
  • 11篇血小板
  • 11篇细胞
  • 10篇脑缺血
  • 8篇血管
  • 8篇血小板聚集
  • 8篇英文
  • 7篇再灌注
  • 7篇抗凝
  • 7篇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黄酮
  • 5篇溶栓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编码基因
  • 4篇蛋白
  • 4篇血栓形成
  • 4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61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红惠新医...
  • 2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作者

  • 61篇王银叶
  • 37篇刘晓岩
  • 17篇朱元军
  • 7篇李长龄
  • 6篇陈世忠
  • 5篇彭师奇
  • 4篇张晓雪
  • 4篇艾铁民
  • 4篇汤志宇
  • 4篇刘秀梅
  • 3篇梁鸿
  • 3篇胡涛
  • 3篇赵明
  • 3篇丁双
  • 3篇赵玉英
  • 3篇胡振宇
  • 3篇张红梅
  • 3篇李洁璇
  • 3篇郭宏宝
  • 2篇朱亚楠

传媒

  • 18篇Journa...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药学会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第八届全国中...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 1篇第八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7-二乙酰黄芩素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6,7-二乙酰黄芩素对四氯化碳(CCl4)和D-氨基半乳糖(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CCl4和D-GalN诱导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处理肝脏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用试剂盒测定肝线粒体中AST,SOD和GSH-PX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结果:在CCl4和D-GalN诱导和的小鼠肝急性损伤模型中,6,7-二乙酰黄芩素给药(50,100 mg.kg-1,ig)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组织状况;6,7-二乙酰黄芩素给药(25,50,100 mg.kg-1,ig)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肝急性损伤小鼠的肝线粒体中AST活性和MDA的含量,显著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结论:6,7-二乙酰黄芩对CCl4和D-GalN诱导和的小鼠肝急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线粒体中抗氧化酶的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
刘晓岩张超逸王银叶车庆明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脂质过氧化
环维黄杨星D抑制凝血和静脉血栓形成(英文)
2010年
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ne D)系从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 Sieb.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在我国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在此项研究中,我们观测环维黄杨星D的抗凝血作用及对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环维黄杨星D低、中、高剂量(5~20 mg/kg)能剂量依赖地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P<0.01);中、高剂量(10~20 mg/kg)能延长PT、aPTT和TT(P<0.05或P<0.01);环维黄杨星D低、中、高剂量(5~20 mg/kg)均未明显延长小鼠的出血时间;环维黄杨星D低、中、高剂量(5~20 mg/kg)均能抑制小鼠和大鼠静脉血栓的形成。本文首次证明环维黄杨星D口服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以及抑制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其出血副作用轻微,提示它可能作为口服抗凝血药。
刘秀梅刘晓岩王银叶陈世忠
关键词:环维黄杨星D凝血静脉血栓出血时间
一个槲皮素衍生物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与凋亡的保护作用(英文)
2013年
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是一个新合成的槲皮素衍生物, 它比槲皮素有更强的细胞保护作用。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它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2.5-10 μmol/L)可显著提高H2O2损伤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 其作用强于槲皮素和维生素E。但在无细胞反应体系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不显示抗氧化作用。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5-10 μmol/L)显著提高H2O2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液NO水平和SOD活性, 2.5-10 μmol/L可显著增加培养液中GSH-Px活性, 10μmol/L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显著降低MDA水平。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2.5-10 μmol/L)可以非常明显地减少H2O2诱导的RAECs凋亡率。可见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归因于它促进内皮细胞NO释放, 增加细胞内SOD和GSH-Px酶生成, 从而减少脂质过氧化; 抑制细胞凋亡也是它的重要机制之一。该发现提示: 甲氧基甲醚异戊烯基槲皮素有可能成为一个对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血管损伤相关疾病有益的抗氧化剂。
刘秀梅刘晓岩王银叶
关键词:抗凋亡
脉络宁输液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被引量:10
2002年
王银叶刘晓岩李长龄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中医药治疗动物实验
华佗再造丸中单体成分的细胞保护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鉴定华佗再造丸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采用PC12细胞和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 End.3)氧化损伤和缺糖缺氧再灌注(OGR)损伤模型测定,从中得到的72种单体成分中具有细胞保护活性和促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结果:可提高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化合物有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可提高OGR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异甘草素、3-咖啡酰奎尼酸和人参皂苷Rb1。可促进正常PC12细胞增殖的单体化合物有人参皂苷Rg2、胆酸钠等8种化合物。可提高氧化损伤的b 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芍药苷等6种化合物。可提高OGR损伤的b 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人参皂苷Rg1等6种化合物。结论:除槲皮素对不同细胞不同损伤模型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为广谱细胞保护剂外,其余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或模型选择性保护作用,对神经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的化合物未见有细胞保护作用。这些结果为华佗再造丸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药理学依据。
刘晓岩朱元军马建慧王银叶
关键词:华佗再造丸PC12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特种红曲对鹌鹑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观察特种红曲对鹌鹑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 ,以确证其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乙醇性脂肪肝鹌鹑模型 ,测定给药前后的血脂和肝脂水平 ,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特种红曲 1 .6g·kg-1给脂肪肝鹌鹑灌胃 2 0d ,可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 (P<0 .0 1 ) ,同时降低肝脏TC和TG水平 (P <0 .0 1 ) ;特种红曲 0 .8g·kg-1也可降低血浆TC和LDL水平(P <0 .0 5 )和肝脏TC水平 (P <0 .0 1 ) ,并可使肝组织的脂变程度明显减轻 ,部分动物的肝脏甚至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王银叶韦薇李长龄
关键词:鹌鹑脂肪肝
小牛脾提取物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和抑制HL60细胞的糖酵解作用(英文)
2011年
小牛脾提取物为临床治疗肿瘤的辅助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们评价了小牛脾提取物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和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10 mL/kg(2.5 mg生物活性多肽和190μg核糖/mL)小牛脾提取物可显著增加白细胞减少症小鼠的白细胞数量,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小牛脾提取物在体外明显刺激骨髓细胞增殖和下调血清中的GM-CSF水平。此外,小牛脾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降低乳酸和ATP的生成;同时可以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S期阻滞。研究结果提示:小牛脾提取物可以明显升高白细胞数量,其机制可能与直接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相关;小牛脾提取物可以抑制HL60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细胞糖酵解作用有关。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小牛提取物新的作用和机制,对于扩展小牛脾提取物的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胡振宇刘晓岩刘秀梅杨振军王银叶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症糖酵解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
L-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抑制血小板功能的可能途径(英文)
2004年
目的 L -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本文观察它在体外对GPIIb IIIa单抗FITC PAC 1与洗涤家兔血小板结合的影响和体内给药对大鼠血小板活性物质的影响 ,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抗体与活化血小板的结合 ;用比色法测定血清NO浓度 ;用放免法测定cAMP ,TXA2 和PGI2 水平。结果 L -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 3 0mg·kg- 1灌胃给药 ,可明显增加大鼠血浆NO浓度和大鼠主动脉段体外培养上清液中 6 keto PGF1α水平 ,但对血浆中TXB2 和 6 keto PGF1α水平和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而乙酰水杨酸则明显降低血清TXB2 和 6 keto PGF1α水平。L -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 10 0 μmol·L- 1在体外可明显减少GPIIb IIIa单抗FITC PAC 1与血小板的结合。结论 L -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功效可能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和PGI2 ,继而阻止血小板活化来介导 。
王银叶王超韩梅彭师奇赵明
关键词:L-精氨酸血小板功能流式细胞仪比色法血管内皮细胞
rAcAP5高表达工程菌株的筛选、多肽的制备、纯化及对栓塞性脑缺血的溶栓作用(英文)
2014年
犬钩虫抗凝肽5(AcAP5)是一种具有抗凝活性的多肽。本实验室发现重组AcAP5(rAcAP5)具有TAFIa抑制活性,并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具有溶栓活性。本研究拟筛选rAcAP5高表达菌株,并用大鼠栓塞性MCAO模型来评价rAcAP5的溶栓作用。根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对编码AcAP5的目的基因进行了优化用具有不同特点的6种表达质粒和11种大肠杆菌菌株构建了66种重组菌株,从中选出rAcAP5可溶性表达量最高的菌株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阳离子交换色谱来纯化目的蛋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纯化过的rAcAP5的纯度通过飞行质谱测定所表达的rAcAP5的分子量用大鼠栓塞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评价溶栓作用。rAcAP5表达量最高的菌株是C2566H/pTYB1-rAcAP5,经过两步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之后,纯度达到90%,纯蛋白产量为28 mg/L。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rCBF评价溶栓效果,给生理盐水(溶媒)后rCBF无明显变化,而给予rAcAP5(50–200μg/kg,i.v.)后,rCBF显著增加,剂量有依赖性,表明rAcAP5具有明显的溶栓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筛选到rAcAP5的高表达菌株,表达、纯化并鉴定了该多肽,发现它在栓塞性MCAO模型上有明显的溶栓作用,提示它有可能作为溶栓剂或辅助溶栓剂应用。
朱亚楠朱元军卜琦鑫刘晓岩王银叶
关键词:纯化溶栓
重组犬钩虫抗凝肽5突变体、其编码基因、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抑制凝血因子Xa活性的重组犬钩虫抗凝肽5突变体(rAcAP<Sub>5</Sub>m)及其编码基因。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重组多肽的制备及其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优选的,本发明重组多肽具有SEQ ...
王银叶张晓雪刘晓岩李洁璇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