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导管
  • 4篇中心静脉
  • 4篇静脉
  • 3篇置入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导管
  • 3篇外周
  • 3篇静脉导管
  • 3篇护理
  • 2篇导管插入
  • 2篇导管插入术
  • 2篇手术
  • 2篇外周置入中心...
  • 2篇经外周置入
  • 2篇经外周置入中...
  • 1篇导管异位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减少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依从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王鑫
  • 5篇徐远
  • 3篇徐志宾
  • 2篇王培
  • 2篇曲智锋
  • 1篇陈殿森
  • 1篇陈丽君
  • 1篇李果果
  • 1篇刘花转

传媒

  • 2篇癌症进展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n=48)和常规手术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姑息性切除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狭窄段直径和梗阻缓解率。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入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肿瘤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常规手术组,姑息性切除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手术后,支架置入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血清ALB水平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手术后,支架置入组患者的狭窄段直径大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率均为100%。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急诊手术,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显著,解除梗阻及清除淋巴结更加彻底,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徐远曲智锋王培王鑫
关键词:急诊手术梗阻性结直肠癌淋巴结清扫并发症
肝硬化脾亢伴血小板减少32例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2010年
陈丽君刘花转王鑫李果果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的影像解剖分型研究及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研究双侧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三岔口”区的局部影像解剖并进行分型,初步探讨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心静脉置管病例389例,根据锁骨下静脉、颈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局部影像解剖特点进行分型,右侧分为5型,左侧分为4型,结合置管后胸部X线片、CT检查、腔内心电及超声等资料明确中心静脉管位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与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关系。结果 389例病例右侧“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中Ⅰ型占44.7%、Ⅱ型占24.7%、Ⅲ型占10.3%、Ⅳ型占17.2%、Ⅴ型占3.1%;左侧“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中Ⅰ型占29.3%、Ⅱ型占59.9%、Ⅲ型占9.8%、Ⅳ型占1.0%。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共271例,右侧入路180例中导管异位共24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7例、Ⅴ型5例,左侧入路91例中导管异位共3例,其中Ⅱ型2例、Ⅲ型1例;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PICC右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6,P=0.019),左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3,P=0.557)。CVC置管118例,右侧入路104例中导管异位5例,其中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左侧入路14例中导管异位3例,其中Ⅱ型2例、Ⅳ型1例,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CVC右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03,P=0.116),左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97,P=0.213)。结论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的影像解剖分型右侧Ⅰ型最多见,左侧Ⅱ型最多见,局部影像解剖分型与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存在一定关系。
徐志宾徐远王鑫
关键词: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影像解剖
影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摄片条件及显示清晰度的原因分析
2023年
目的对比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不同摄片条件胸部X线片中心静脉导管及胸椎的显示清晰度,并分析、总结影响中心静脉导管显示清晰度的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6月PICC置管患者361例,术后按照不同拍摄条件分为2组,分别按照肋骨条件和常规胸部条件拍摄胸部站立后前位X线片,对比不同摄片条件胸部X线片PICC导管和胸椎显示清晰度,并总结、分析影响PICC导管显示清晰度的因素。结果肋骨条件胸部X线片198例,PICC导管显示清晰140例、欠清晰58例,胸椎显示清晰194例、欠清晰4例;常规条件胸部X线片163例,PICC导管显示清晰110例、欠清晰53例,胸椎显示清晰90例、欠清晰73例;PICC导管显示清晰度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P=0.567),胸椎显示清晰度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38,P<0.01)。肋骨条件胸部X线片PICC导管显示欠清晰原因:心脏大血管搏动31例,与椎体重叠11例,前两者复合因素14例,其他因素2例;常规条件胸部X线片PICC导管显示欠清晰原因:心脏大血管搏动18例,与椎体重叠19例,前两者复合因素11例,其他因素5例。结论采用肋骨条件摄片可以提高胸椎显示清晰度,但不能有效提高PICC导管显示清晰度。胸部X线片上PICC导管显示欠清晰的主要原因是心脏大血管搏动或/和导管与胸椎重叠。
徐志宾徐远王鑫
关键词:摄片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导管异位的基本原因,同时提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平均分组,分为参照组(n=31例)以及试验组(n=31例),将采取常规置管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规范化置管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异位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异位发生率为3.2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比参照组患者异位发生率(19.3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4.19%)差异显著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采取规范化置管操作,同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发生导管异位现象,提升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王鑫
关键词:置管导管异位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前术后不同定位标志影像资料可比性分析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对比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胸部X线定位片与胸部CT定位片上导管头端与不同定位标志的位置差异,分析PICC术前术后不同定位标志影像资料可比性。方法 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PICC置管患者149例,所有病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置管后常规摄胸部站立后前位X线定位片监测导管头端位置,收集置管后1个月内患者胸部CT检查资料,测量胸部X线定位片、CT定位片上PICC导管头端至邻近胸椎、肺门角、气管隆突距离。结果 胸部X线定位片PICC导管头端至邻近的胸椎椎体上缘(或下缘)的平均距离为(-2.46±0.62)mm,CT定位片上平均距离为(-0.95±0.66)mm,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04);胸部X线定位片上PICC导管头端至肺门角平均距离为(-31.0±19.2)mm,CT定位片上平均距离为(-34.2±16.8)mm,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05);胸部X线定位片PICC导管头端至气管隆突的平均距离为(-51.3±19.3)mm,CT定位片上平均距离为(-51.8±17.4)mm,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67)。结论 相对于胸椎、肺门角,以气管隆突作为定位标志,PICC术前术后影像资料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徐志宾徐远陈殿森王鑫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在宫颈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在宫颈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104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给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痛苦程度[心理痛苦温度计(DT)]、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19%,与对照组患者的8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T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D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4%,与对照组患者的5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3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静脉滴注相比,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的给药方式可以减轻化疗患者的痛苦程度,并发症总发生率相对较低,更具有优势。
徐远曲智锋王培王鑫
关键词:宫颈癌化疗安全性
综合护理对改善肿瘤慢性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将综合护理用于肿瘤慢性癌痛患者中,研究并分析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单位收入及治疗的60例肿瘤慢性癌痛患者纳入此文研究及分析资料,依据护理措施差异分组,每组有30例,在参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在实验组中采取综合护理,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合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合计率(93.33%)比对于参照组患者(70.00%),X^2=5.4545,P=0.0195,形成统计学数据比较及参比意义。结论肿瘤慢性癌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具有改善效果,呈现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和意义。
王鑫
关键词:综合护理肿瘤慢性癌痛治疗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